陈厚德
- 作品数:39 被引量:2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镰刀菌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力与寄主专一性测定被引量:22
- 2006年
- 从罹病的空心莲子草上分离到一种镰刀菌,人工接种条件下,3叶期的空心莲子草幼苗最易发病,叶部次之。在供试的4个菌株中,以YZ-03菌株的致病力最强,该菌株接种空心莲子草幼苗5d后,接种的植株病情指数已达100,8d后幼苗全部枯死;人工接种叶片和茎秆9d后,叶片的病情指数达90.95,接种茎秆的病情指数达85.19。采用27科61种植物对该镰刀菌进行寄主专一性测定,结果表明,该镰刀菌能使莲子草严重发病,也能侵染藜的幼苗,对包括主要农作物在内的其他59种植物均无致病性。
- 袁树忠何平平廉吉衷王彰明陈厚德
-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镰刀菌致病力寄主专一性
- 江苏省小麦纹枯病病原组成及其致病力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为了明确目前江苏省小麦纹枯病病原的组成和致病性,从江苏省13个市的65个县(市)采集到的小麦纹枯病典型症状病株上共分离到171株丝核菌,通过苏木精染色法观察,其中双核丝核菌169株,多核丝核菌2株。这些双核丝核菌分别属于不同的融合群,通过菌丝对峙培养,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其中CAG 1群158株,占93.49%,其它融合群共11株,占6.51%。2株多核丝核菌能互相融合,PCR扩增病菌的内转录区并进行测序,B last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属于AG 2融合群。对这171个丝核菌菌株进行了室内3个小麦品种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间致病力强弱存在明显差异,双核丝核菌的致病力强度显著高于多核丝核菌,双核丝核菌间不同融合群菌株致病力无明显差异。不同来源的菌株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以无锡、连云港、泰州地区菌株致病力最强,南通菌株最弱。
- 方正陈怀谷陈厚德王裕中
-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致病力
- 江苏玉米纹枯病菌的菌丝融合群及其对药剂的敏感性被引量:8
- 1997年
- 从江苏省玉米主产区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盐城、南通和扬州市的19个县(市)的春、夏玉米上,共分离出75株纹枯病菌株。经菌丝融合群测定,它们属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AG1菌丝融合群中的两个亚群:AG1-IA和AG1-IC。其中,AG1-IA占优势,为分离总菌数的93.3%。在AG1-IA亚群中,来源不同的菌株间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
- 陈厚德梁继农朱华朱华刘荆
- 关键词:玉米纹枯菌致病力药剂敏感性
- 不同氮磷钾水平下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敏感性研究
- 2004年
- 不同氮磷钾水平下 ,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不同。室内试验表明 ,增加氮含量 ,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菌的抑制率显著下降 ;增加钾含量 ,抑制率显著增强 ;而磷含量的变化对抑制率影响不大 ,差异不显著。田间试验表明 ,不同施肥水平对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有显著影响。增施氮肥或氮肥用量过多 ,纹枯病发生重 ,且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显著下降 ;增施钾肥 ,纹枯病发生轻 ,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显著提高 ;增施磷肥对防效的影响不显著。
- 陈厚德夏慧王彰明万靓军赵卫华
- 关键词:氮肥磷肥钾肥水稻纹枯病菌井冈霉素
- 小麦全蚀病的化学防治被引量:5
- 1991年
-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小麦产区,如北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内报道发生此病的已超过18个省市,有些地区如江苏近年有加重趋势,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目前,为减轻或避免小麦全蚀病的危害,许多国家和地区常采用停止连作小麦或水早轮作,但现已发现,这类方法很不经济,而且在某些地区无法施行。
- 胡广淦陈厚德李清铣韦须祥汪以
-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药剂
- 小麦茎基褐腐病药剂防治试验
- 2001年
- 小麦茎基褐腐病是近年来小麦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由于该病害的发病部位及时间均与纹枯病相似而容易混淆,生产上防治纹枯病的药剂对这一病害却没有很好的效果。据报道,引起该病害发生的病原菌有多种,其中 Fusari-um nivale 的致病力最强。为了寻找能对该病害有较好防效的杀菌剂。
- 袁树忠陈厚德王彰明
- 关键词:药剂防治立克秀福美双拌种双烯唑醇
- 药剂拌种对小麦苗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研究了立克秀、福美双、多菌灵、麦丰灵、麦纹灵等 5种药剂拌种对小麦苗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5种拌种剂对根际真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 ;多数药剂对根际放线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中 ,福美双对根际放线菌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药剂对根际细菌的影响情况比较复杂。
- 陈厚德赵卫华王彰明袁树忠夏慧
- 关键词:小麦药剂拌种根际微生物
- 小麦接种赤霉病菌后的蛋白变化
- 过氧化物酶比活力测定结果显示,抗性品种苏麦3号和望水白在接种赤霉病菌孢子后的6天内,过氧化物酶(POD)比活力明显高于对照,中抗品种扬麦158比对照也略有增加,而感病品种宁麦6号和安农8455则与对照无差异。用FPLC方...
- 刘志林陈怀谷林玲陈厚德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菌生化反应
- 一种滑刃线虫对小麦纹枯病(菌)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表明 ,接种一种滑刃线虫能明显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程度 ,线虫的数量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呈负相关。接种线虫的病原菌菌落表面湿润 ,菌丝体间有大量线虫的卵、幼虫和成虫。线虫以口针刺吸菌丝 ,所携带的细菌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亦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种滑刃线虫能在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上生存和繁殖。
- 陈厚德赵卫华王彰明董磊
- 关键词:线虫小麦纹枯病植物病原真菌发病程度田间试验负相关
- 线虫对小麦纹枯病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在小麦成株期,调查植株茎基部线虫量,结果表明:茎基部0~5cm处存在大量线虫,感染纹枯病的植株线虫量高于健株,病株(茎鲜重)线虫量为93.9~102.7条·g^(-1),健株(茎鲜重)为15.8~43.4条·g^(-1)。以杀线虫剂克百威处理小麦根部土壤后,植株线虫量明显下降,病株(茎鲜重)降至57.5~84.6条·g^(-1),健株(茎鲜重)降至1.6~33.8条·g^(-1),但纹枯病随着植株线虫量的下降而明显加重,病株率较未施用杀线虫剂田块上升1.32倍。将线虫与小麦纹枯菌混合接种小麦植株,病株率无明显变化,但病斑平均长度降低34.80%,说明线虫对小麦纹枯菌的浸染、扩展有一定干扰作用。经初步识别,小麦茎基部的线虫中90%以上为腐生线虫,少数为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线虫。
- 陈厚德王彰明倪桂花袁树忠夏慧陈洪新
-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