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栓塞
  • 3篇肝癌
  • 2篇栓塞术
  • 2篇化疗
  • 2篇化疗栓塞
  • 2篇化疗栓塞术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症
  • 1篇硬化剂
  • 1篇硬化剂治疗
  • 1篇载药
  • 1篇载药微球
  • 1篇治疗肝癌
  • 1篇射频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陈冬萍
  • 3篇肖书萍
  • 1篇郑传胜
  • 1篇周国锋
  • 1篇李杰
  • 1篇阚雪峰
  • 1篇张建初
  • 1篇耿志琦
  • 1篇冯敢生
  • 1篇李小芳
  • 1篇刘婷
  • 1篇刘昊
  • 1篇唐丽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B超和CT双导向下射频消融精准治疗肝癌的术中护理配合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B超及CT双导向下局麻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术中护理配合规范。方法对32例患者的36个肝癌病灶,在B超和CT双导向下局麻行RFA,护士术前做好护理关怀,让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介绍手术的优越性,讲解术中配合要点;术中做好患者、药品、器械的准备,熟悉手术步骤并给予医生配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种管道通路、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维护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结果 36个肝癌病灶均在双导向下精准穿刺成功,顺利完成RFA。经治疗的36个肝癌病灶在术后随访复查期间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未见有明显肿瘤残存。32例患者均未出现与RFA治疗及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在B超和CT双导向局麻下行RFA,专业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肖书萍陈冬萍李小芳阚雪峰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癌护理配合
肝癌患者行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2例,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预防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发生肝区疼痛137例,发热51例,便秘74例,恶心呕吐114例,溶瘤综合征2例。1例溶瘤综合征经治疗无效死亡,其余171例经处理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术后常见不良反应有肝区疼痛、发热、便秘、恶心呕吐等。应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观察和处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陈冬萍肖书萍饶亚丽刘家成
关键词:肝癌化疗栓塞术载药微球肝区疼痛便秘
年轻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2012年
静脉留置针是用于静脉输液的一种常用的穿刺工具,可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发挥积极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手术科室已经普及使用。其穿刺的操作程序较头皮钢针复杂,
陈冬萍耿志琦李杰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年轻护士血管损伤反复穿刺
介入栓塞与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颌面血管瘤的护理被引量:3
2005年
对8例颌面部血管瘤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注入栓塞剂,栓塞1~7d后给予局部注射硬化剂,1~2周注射1次,6次为1个疗程。结果8例治疗1~2个疗程后瘤体缩小,瘤体色泽变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介入栓塞和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创伤小、风险小、疗效好。
陈冬萍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硬化剂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低氧血症与肺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2006年
肖书萍张建初郑传胜周国锋刘婷陈冬萍冯敢生
关键词:肝癌化疗栓塞术肺功能低氧血症
住院病人陪护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2013年
目的:加强护理人员对住院病人陪护安全的认识与管理,尽可能减少住院病人陪护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对住院病人陪护在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提出加强陪护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增加护理人员与病人陪护对于不安全事件的防范意识,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对病人和陪护实行人性化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是预防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陈冬萍唐丽刘昊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