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栓塞
  • 4篇栓塞治疗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肿瘤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大出血
  • 3篇介入
  • 3篇化道
  • 3篇急性消化道
  • 3篇急性消化道大...
  • 2篇影像
  • 2篇膝关节
  • 2篇介入栓塞
  • 2篇介入栓塞治疗
  • 2篇扩散
  • 2篇加权成像
  • 2篇关节
  • 2篇恶性
  • 2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13篇合肥市第一人...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陈兵
  • 4篇高斌
  • 4篇夏春华
  • 4篇徐圣德
  • 3篇汪涛
  • 3篇许国忠
  • 2篇彭琼
  • 2篇汪亚军
  • 2篇洪慈
  • 2篇吴玲巧
  • 2篇夏仕勇
  • 1篇郭峰
  • 1篇任静
  • 1篇黄永翠
  • 1篇胡永胜
  • 1篇刘文利
  • 1篇王慧
  • 1篇颜玲
  • 1篇高俊峰
  • 1篇张振华

传媒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全国第七次外...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低场强MRI对颅内环状强化转移瘤的诊断与鉴别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探讨颅内环状强化转移瘤在超低场强MRI增强扫描的特点。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颅内环状强化病灶的增强MRI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颅内病灶共有60个。其中转移瘤15例,共52个病灶。环状强化39个,均匀结节状强化13例,伴有软脑膜强化2例。1例脑脓肿患者,3个病灶均呈环状强化。1例脑囊虫病患者,3个病灶呈环状强化并壁内偏心头节强化。2例胶质瘤患者,1例Ⅱ级星形细胞瘤轻微环状强化,1例Ⅲ级间变性胶质瘤呈花瓣状环形强化。结论颅内环状强化转移瘤MRI表现的特殊形态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同时结合病史、年龄和部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正确诊断的。
陈兵夏春华汪亚军
关键词:脑肿瘤肿瘤转移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CT影像特点。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音减低、肺部叩诊浊音症状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难治性MPP患儿持续发热时间、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浊音情况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此外CRP、PCT、WBC、LDH及IgA水平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CT检查中胸腔积液、肺不张及肺实变发生率更高。
陈兵张梦琦封浩然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磁敏感加权成像和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成像对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示及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三维对比增强MR静脉成像(3D—CEMRV)技术对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示能力,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方法20例(40侧)健康成人受检者分别行矢状面3D—CEMRV和横轴面SWI检查。3D—CEMRV的原始图像行MIP,SWI原始图像行MinIP及MPR处理后,对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分布、数目及直径进行观察。3D—CEMRV与SWI测量结果之间行配对t检验。结果根据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注入处将其分为前注入组和后注入组。3D—CEMRV和SWI两种技术观察到前注入组桥静脉数目分别为(1.9±0.6)和(3.2±0.8)支,直径分别为(3.4±1.1)和(2.1±0.5)mm,两种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3、9.76,P值均〈0.01)。后注入组桥静脉数目分别为(3.5±1.2)和(5.9±1.1)支,直径分别为(3.7±0.9)和(2.9±0.7)mm,两种方法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1、8.47,P值均〈0.01)。结论3D—CEMRV和SWI成像技术可显示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有助于上矢状窦旁区域的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桥静脉的保护,且SWI技术对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示能力优于3D—CEMRV技术。
夏春华陈丹陈兵汪娅军夏仕勇刘文利张振华王慧吴玲巧
关键词:脑静脉磁共振成像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栓塞治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对策、方法选择、影响疗效的因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方法:急性消化道大出血32例,男26例,女6例。胃出血11例,小肠出血20例,结肠出血2例。分别采用PVA、明胶海绵、钢丝圈...
高斌徐圣德陈兵许国忠汪涛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栓塞治疗介入放射靶血管栓塞剂
文献传递
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高斌徐圣德陈兵彭琼洪慈许国忠汪涛李华
由于临床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大出血时急诊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且剖腹探查有时亦不能发现出血部位。该项目是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和应用3.0FSP微导管插入末及弓状动脉,并应用不同的栓塞材料对出血的血管进...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栓塞治疗栓塞材料
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附12例报告)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选择性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栓塞后 8例月经量明显减少 ,1例绝经 ,6例压迫症状缓解。结论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方法安全 ,创伤小 ,并发症少 ,能在短期内控制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 。
苏燕李新玲徐圣德陈兵
关键词:子宫肌瘤动脉栓塞并发症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与关节镜检查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不同程度损伤的MRI表现,提高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00例临床可疑半月板伤患者进行了MRI检查,临床对80例Ⅱ度以上的患者进行了关节镜手术,将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进行了对照研究,分别算出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在200例400个半月板中,MRI报告异常的有224个。其中I度64个;II度54个;III度72个,其中IIIA型53个(纵行撕裂21个,横行撕裂32个),IIIB型19个。另外有34个不能用上述方法分类,表现为半月板结构碎裂。以关节镜结果为标准,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2.8%。结论MRI检查为一种无创性的能准确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成像方法,将逐渐取代诊断性关节镜检查。
陈兵夏春华汪亚军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关节镜创伤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时相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1年
为了探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缺血脑梗死(AICI)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名AICI患者与50名体检健康者资料,对两组的平均弥散系数(DCavg)、感兴趣区各向异性指数(FA)、容积比各向异性(VRA)与衰减指数(Exat)进行对比,并通过DTI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三项指标判断诊断价值。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FA、VRA与DCavg指标相对较低,Exat指标较高,DTI诊断后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6.00%、100%和98.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AICI患者治疗中,采用磁共振检查方式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有效评估预后,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吴玲巧陈兵黄永翠张春燕
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及DWI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寻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PLC组,另外收集同期50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1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2组,比较3组及不同病理特征PLC患者间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与DWI定量参数(T1、T2、灌注分数(f)、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扩散系数(D*)、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差异。结果:PLC组患者的T1、f、D*值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T2、D、ADC值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PLC组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直径≥5 cm、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及C级患者的T1、f、D*值较高,T2、D、ADC值较低(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PLC组肝癌组织的HIF-1α、APE1、COL4A1、PI3K及Akt的mRNA表达量较高,FOXP2、p53的m RNA表达量较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f、D*值与肝癌组织的HIF-1α、APE1、COL4A1、PI3K、Akt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FOXP2、p53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T2、D、ADC值与肝癌组织的HIF-1α、APE1、COL4A1、PI3K、Akt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与FOXP2、p53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与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比较,PLC患者增强MRI多模态定量参数及DWI定量参数发生显著变化,且相关定量参数均与PLC癌细胞恶性行为密切相关。
陈兵宋超吴玲巧周骞颜玲
关键词:肝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与磁共振灌注参数在评估直肠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灌注参数评价直肠癌患者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切除肿瘤组织中E-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情况。比较E-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不同表达水平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K_(trans)、K_(ep)和V_(e)等参数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情况的效能。结果60例直肠癌患者中,E-钙粘蛋白低表达者22例(36.67%),波形蛋白高表达者25例(41.67%)。E-钙粘蛋白低表达患者ADC_(b2000)显著低于高表达组,K_(trans)和K_(ep)显著大于高表达组(P<0.05)。波形蛋白高表达患者ADC_(b2000)显著低于低表达组,K_(trans)和K_(ep)显著大于低表达患者(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DC_(b2000)、K_(trans)和K_(ep)预测E-钙粘蛋白低表达的AUC分别为0.731(95%CI:0.603~0.860)、0.650(95%CI:0.502~0.816)和0.667(95%CI:0.518~0.816);ADC_(b2000)、K_(trans)和K_(ep)预测波形蛋白高表达的AUC分别为0.687(95%CI:0.553~0.822)、0.568(95%CI:0.409~0.727)和0.575(95%CI:0.421~0.730)。结论DWI和DCE-MRI参数对直肠癌患者上皮-间充质转化标志物E-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状态有一定评估价值。
周骞陈兵夏仕勇夏春华高俊峰
关键词:上皮-间充质转化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直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