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艳
- 作品数:101 被引量:31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转染分泌型aFGF基因对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观察转染分泌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基因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小型猪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和扩增EPC,将编码人分泌型aFGF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dno-associated virus, AAV)转染EPC (EPC-aFGF),同时设立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EPC-GFP)和未转基因的EPC组(EPC)。转染后3 d,ELISA检测各组上清中aFGF的分泌情况,并以MTS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 Transwell测定迁移能力,以及在基质胶上的血管生成能力和撤除血清与生长因子后的抗凋亡能力。结果ELISA检测表明转染目的基因EPC上清中的aFGF的量明显增加(P<0.05)。MTS测定显示EPC-aFGF的增殖能力具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7),其迁移至Transwell下室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在基质胶上形成血管样结构的能力明显增加,且在撤除血清和生长因子后,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转染分泌型aFGF基因能够增强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和抗凋亡能力,为增强内皮祖细胞功能,提高其成血管效应提供了新的方法。
- 陈书艳王飞颜雪芸李毅刚
- 关键词:转染祖细胞重组腺相关病毒PROGENITOR上清
- 老年糖尿病患者影响血糖控制及肾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FFA)、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等指标对血糖控制及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12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
- 魏璐陈书艳
-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肾小球滤过率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在目前全球糖尿病(DM)流行的大环境下,我国的DM发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25年,我国DM患者将超过5000万,我国将成为世界上DM患者最多的国家。随着DM发病率增高,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居高不下。2001年公布的美国胆固醇教育项目专家组关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筛选、评估、治疗的第三次报告(ATPⅢ)提出,DM是冠心病的等危症(CHDriskequivalents)。
- 李月华徐琛华诸培佳陈书艳刘晓红姜坚陆秋芬费爱华
-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
- 老年男性骨钙素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 目的:研究血清骨钙素(BGP)与老年男性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206例老年男性患者(包括69例2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BGP等骨代谢相关指标,并测定血糖与血脂代谢参数,分析BG...
- 陈小静周璐高艳虹王燕卢维晟潘志红陈书艳
- 关键词:老年男性骨钙素糖代谢脂代谢
- 文献传递
- 维生素D缺乏与老年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9年
-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有5种化合物,与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1]。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1,25-二羟维生素D,但其半衰期短,故目前临床上主要用25-羟维生素D水平表示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除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还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或肿瘤等临床疾病。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25(OH)D小于10 ng/mL(25 nmol/L)为严重缺乏,<20 ng/mL(50 nmol/L)为缺乏,<30 ng/mL(75 nmol/L)为维生素D不足[2-3]。目前维生素D缺乏很普遍。一项针对中东136个国家60 979例患者的大型研究发现,82.5%的患者缺乏维生素D[4]。老年人由于自身活动限制、维生素D摄入或合成少及慢性疾病等影响,维生素D缺乏较常人更为常见。研究显示我国70%~90%的60岁以上老年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80~89岁人群中90%以上的人存在维生素D不足[5]。
- 武琴陈书艳
-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相关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25-羟维生素D25(OH)D脂溶性维生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CD117^+心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心肌细胞、血管生成,减轻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但其旁分泌作用能否能够通过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促进CD117+心脏干细胞的分化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CD117+心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8-02/2009-02在新华医院完成。材料:新生大鼠,体质量5~8g,用于心脏干细胞分离培养;4周龄SD大鼠,体质量200~250g,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大鼠心肌组织进行植块培养,体外磁珠分离培养大鼠心脏干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其表型为CD117+。将获得的CD117+心脏干细胞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无血清同步化24h,PBS冲洗3次,加入DMEM/F12培养基,接种至被明胶包被的6孔板。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共培养组,对照组用心肌球培养液诱导分化的心脏干细胞,共培养组用Transwell小室避免细胞融合建立心脏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体系。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脏干细胞生长情况。②Westernblot检测CD117+心脏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系分化过程中培养第1,3,5,7天心肌钙蛋白T、缝隙连接蛋白43、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和smad2及其磷酸化程度的改变。结果:①植块培养和磁珠分离法结合分离出CD117+心脏干细胞,传代后心脏干细胞分散生长,细胞略小于普通心肌细胞。②诱导分化后第5,7天,共培养组心肌钙蛋白T和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分化后第1~7天,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磷酸化smad2/smad2的值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作用能够促进CD117+心脏干细胞内心肌钙蛋白T,缝隙连接蛋白43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的表达,并提高了smad2蛋白的磷酸化程度。
- 曹青王飞林继先陈书艳
- 关键词:心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117转化生长因子ΒSMAD
- FOXO3a沉默或过表达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观察FOXO3a(forkhead box O3a)沉默或过表达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cells,EPCs)增殖的影响。构建了沉默型Ad-shRNA-FOXO3a和突变型Ad-TM(triple mutant)-FOXO3a重组腺病毒载体。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离人脐血来源的EPCs(CD133+CD34+),并进行体外培养及免疫荧光鉴定。将上述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EPCs并观察转染效率与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分析FOXO3a蛋白表达变化;细胞计数与MTT法分析FOXO3a沉默或过表达对EPCs增殖的影响。成功构建了Ad-shRNA-FOXO3a、Ad-TM-FOXO3a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人脐血来源EPCs。Western blot提示,Ad-shRNA-FOXO3a转染EPCs后明显抑制了FOXO3a蛋白的表达;Ad-TM-FOXO3a转染EPCs后明显增加了FOXO3a蛋白的表达。结合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计数与MTT法实验结果提示,有效沉默FOXO3a明显促进了EPCs增殖;FOXO3a过表达明显抑制了EPCs增殖。人脐血来源的EPCs中,FOXO3a参与了细胞增殖的调节。
- 黄黎亚王飞曹青刘芳桑甜甜陈书艳
- 关键词:FOXO3A基因沉默腺病毒载体内皮祖细胞细胞增殖
- 他汀类药物、烟酸、抗氧化剂对降脂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被引量:6
- 2008年
- 冠心病与血脂异常以及脂蛋白的氧化的关系已经逐渐明确,而调脂和抗氧化治疗在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确,本文分别从他汀类药物、烟酸、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联合降脂药物治疗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
- 桑震池陈书艳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烟酸抗氧化剂
- 维生素D缺乏对老年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调查老年重症患者维生素D缺乏情况,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老年重症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资料325例,检测血清25(OH)D,分为25(OH)D充足组、不足组和缺乏组;组间比较主要生化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30d死亡率等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34.77%(113/325)的老年重症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维生素D充足组比较,维生素D缺乏组的血浆乳酸、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30d死亡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维生素D缺乏是影响老年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重症监护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燕袁惠敏高艳红陈书艳
-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危重病预后
- 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髓过氧化物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血管炎症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96例CHF患者分为Ⅱ~Ⅳ级,完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n=46)和比索洛尔组(比索洛尔+常规治疗组药物,n=50),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和随访6个月后测定外周血中MPO、hs-CRP的水平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结果 常规治疗组及比索洛尔组的CHF患者外周血中MPO、hs-CRP的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38.6±6.4)μg/L比(46.4±7.6)μg/L,(32.5±5.4)μg/L比(47.2±6.6)μg/L;(7.8±1.3)mg/L比(10.2±1.6)mg/L,(6.6±1.5)mg/L比(9.9±1.4)mg/L,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5.3±7.1)%比(38.3±8.7)%;(48.4±6.6)%比(37.5±9.8)%]明显增加(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但比索洛尔组较常规治疗组在心功能改善和MPO、hs-CRP的水平下降方面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控制CHF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 费爱华杨旭峰潘曙明陈书艳
- 关键词:心力衰竭比索洛尔过氧化物酶C反应蛋白质心脏功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