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娟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性...
  • 3篇特发性
  • 3篇特发性血小板...
  • 3篇特发性血小板...
  • 3篇紫癜
  • 2篇血小板治疗
  • 2篇输注
  • 1篇电镜
  • 1篇血象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特点
  • 1篇载药
  • 1篇中毒
  • 1篇髓象
  • 1篇足叶乙甙
  • 1篇细胞
  • 1篇慢性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泉州市第一医...
  • 2篇福建省泉州市...

作者

  • 4篇朱雄鹏
  • 4篇陈丽娟
  • 3篇刘德斌
  • 3篇张奕加
  • 3篇陈志哲
  • 2篇孙力
  • 2篇骆云龙
  • 2篇许文前
  • 1篇吴立德
  • 1篇周琳瑛
  • 1篇李碧玲
  • 1篇刘德彬

传媒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前后巨核细胞的改变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ITP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ITP患者进行骨髓巨核细胞光镜与电镜检查,并作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百分率,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而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治疗后明显增加(P<0.001)。部分病例治疗前可见有程度不一的分隔膜系统(DMS)扩张,核周隙不规则扩张,质膜局部受损,未成熟型巨核细胞增多;治疗后,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对于ITP的诊断、疗效以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朱雄鹏陈志哲张奕加陈丽娟刘德斌周琳瑛许文前孙力骆云龙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核细胞光镜电镜
静脉输注载长春新碱和足叶乙甙血小板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4
2002年
朱雄鹏张奕加陈志哲陈丽娟骆永河刘德斌
关键词:ITP静脉输注长春新碱足叶乙甙血小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输注载药血小板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
朱雄鹏张奕加陈志哲陈丽娟刘德斌许文前孙力骆云龙
该组在国内首先应用足叶乙甙和长春新碱偶联血小板治疗难治性ITP病例,结果显示:应用VP16+VCR偶联血小板治疗难治性ITP,起效较快,疗效满意,而且方法简单,副作用少,易推广应用。并应用先进技术系统严密地观察了偶联血小...
关键词: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7例慢性苯中毒的临床和血液学特点被引量:1
1996年
77例慢性苯中毒的临床和血液学特点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内一科(362000)李碧玲,陈丽娟,吴立德,朱雄鹏,刘德彬福建省泉州市卫生防疫站杨光明,赵万钟,吕文辉,傅海文1991年1月至1994年7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苯中毒患者共77例,诊断为再生...
李碧玲陈丽娟吴立德朱雄鹏刘德彬杨光明赵万钟吕文辉傅海文
关键词:苯中毒血液学血象骨髓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