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珺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 我国森林资源监督源于森林资源管理,是中国特色森林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利益分析法和规制经济学原理,从必要和充分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产生的理论原因和现实动因。
- 高岚刘东生陆珺
-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督经济学分析委托代理规制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探因和资金筹措浅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阐述外部影响的概念、类型、影响,分析外部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关系及其解决办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具有外部经济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外部经济问题的办法是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措的原则和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资金募集的途径必须具有公开性、公众性,提出了五种主要的资金筹措方式和建议。
- 陆珺
- 关键词:生态效益补偿
- 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初探被引量:1
- 2007年
- 介绍了中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现状;指出监督机构和人员缺乏,监督体系不健全,信息机制不活,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地方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错位等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缺陷;提出中国进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设想;建议对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制度进行调整: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监督系统的职能定位,其次要建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与监督机构、人员的定额配备指导制度,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执行资源林政岗位主要负责人上管一级制度。
- 刘东生陆珺
-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督
-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与机制现状分析——以东北内蒙古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根据实地调研资料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与机制运行20年来所取得的绩效,包括监督检查、督查案件、事前监督、调查研究等方面。认为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可以概括为"一种监督、两类体制",60.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赋予监督机构一定的处罚权利或审批权力,以更好地代表国家直接地、有效地遏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规范森林资源管理行为。
- 刘东生高岚陆珺
-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督绩效分析
-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与机制研究
- 森林资源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林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脱胎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制度,至今已有2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东北、内蒙古国...
- 陆珺
- 关键词:国有林区森林资源
- 文献传递
-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定位,界定其属于准公共物品范畴,由此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主体应以政府为主;从宏观上分析了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瓶颈,并提出了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资金保障的途径。
- 陆珺
-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准公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