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通用电气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宝石CT心肌灌注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不同缺血时间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行CT心肌灌注扫描,评价其在诊断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结扎左前降支近段建立缺血性心脏病模型。于建模后6h、3天、7天、14天行CT首过心肌灌注扫描,扫描结束后取病理,行HE染色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析比较各组的血流灌注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之间的差异及各指标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结果 (1)缺血心肌BF值随缺血时间延长其值呈下降趋势,各不同缺血时间组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缺血心肌BF值与MVD之间存在负相关rp=-0.525,P=0.018。结论宝石CT首过心肌灌注可以评估不同缺血时间缺血心肌的灌注特征,有助于定性评价缺血性心脏病。
- 庞丽芳张欢杨文洁陆伟肖华卜玉莲陈颖许伟青潘自来陈克敏严福华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动物实验心肌灌注
- 能谱CT成像在兔缺血性心脏病模型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评价CT心肌能谱成像在兔缺血性心脏病模型中的价值。方法:建立40只新西兰大白兔缺血性心脏病模型,均分为4组,分别在建模后6h、3d、7d、14d于对比剂注入后10s、1min、3min进行CT心肌能谱扫描。扫描结束后行HE及CD31检查。将不同缺血时间缺血心肌碘基值除以同层面主动脉的碘基值标化后(nICIM)进行统计分析,分析nICIM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延迟10s扫描,nICIM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延迟1min及3min扫描,其值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缺血6h组与其他各组nI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6h-3d=0.01,P6h-7d=0.01,P6h-14d=0.00。延迟10s扫描,nICIM与MVD存在负相关(r=-0.54,P=0.00),延迟1min及3min扫描,nICIM与MVD存在正相关(延迟1min r=0.57,P=0.00,延迟3min r=0.48,P=0.00)。结论:CT心肌能谱成像可有效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的不同阶段。
- 庞丽芳张欢杨文洁陆伟肖华卜玉莲陈颖许伟青潘自来陈克敏严福华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动物实验CT能谱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