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肺癌
  • 2篇原发肺癌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治疗
  • 2篇小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基因
  • 2篇多原发
  • 2篇多原发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肺肿瘤
  • 2篇靶向
  • 2篇靶向治疗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丁胺
  • 1篇多发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钟华
  • 3篇韩宝惠
  • 1篇李东亮
  • 1篇王露茜
  • 1篇贾静
  • 1篇张波
  • 1篇张翔宇
  • 1篇张耀
  • 1篇郭军军
  • 1篇方文涛
  • 1篇郭明发
  • 1篇耿若君
  • 1篇李炳

传媒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转移性肿...
  • 1篇肿瘤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L-精氨酸、氨基胍和胍丁胺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L-精氨酸(L-Arg)、氨基胍(AG)和胍丁胺(AGM)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3种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和NO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用Longa评分标准来评价,血清NO浓度用酶标仪检测,脑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L-Arg组、AG组和AGM组在缺血再灌注12、24、72 h的NO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12 h,L-Arg组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NO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缺血再灌注24 h,AG组和AGM组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NO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在缺血再灌注12、24、72 h,L-Arg组的iNOS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AG组和AGM组则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和L-Arg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NO和海马内iNOS的表达随时间有动态变化。L-Arg在术后12 h、AG和AGM在术后24h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
王露茜贾静郭明发张耀张翔宇郭军军耿若君李炳钟华李东亮
关键词:脑缺血精氨酸氨基胍胍丁胺一氧化氮合酶
立体定向放疗与射频消融治疗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CT引导下射频消融技术与立体定向放疗(SBRT)对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MPLC)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11月30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本院收治的72例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辅助下射频消融治疗组和 SBRT治疗组, 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截至2022年11月30日, 射频消融组疾病稳定(SD)占67%, 部分缓解(PR)占11%, 疾病进展(PD)占22%。SBRT组患者SD占53%, PR占19%, PD占28%。两组病灶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和86%(χ2=0.140, P=0.708)。射频消融组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86%, SBRT组的分别为83%、72%(χ2=1.724, P=0.189)。两组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对因高龄、心肺功能不全或伴随其他疾病而无法耐受手术的MPLC患者, 射频消融和SBRT均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且安全性良好。
杜华薇周严钟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消融多原发肺癌
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1
2023年
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既往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禁区",但随着对靶向药物免疫调节作用的深入认识及临床证据不断生成,免疫治疗有望为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带来新希望。共识在《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的基础上,由共识专家组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通过共识更新研讨会共同制定。专家组经充分研讨在3个临床问题上形成新的共识,不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突变患者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推荐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患者在靶向治疗耐药或不可及时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同时,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专家组也调整了3条共识意见的推荐级别,对于表皮生长因子TKI耐药后发生广泛进展患者使用ICIs联合抗血管治疗调整为强推荐,对于晚期KRAS突变和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CIs治疗分别调整为一致推荐和强推荐。共识结合国内外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及专家组广泛认可的临床经验,旨在为中国临床医师的免疫治疗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引导。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研究协作组韩宝惠钟华
关键词:免疫治疗
胸部伴睾丸核蛋白基因重排癌2例病例报告
2024年
伴睾丸核蛋白基因重排癌(NUT癌)是以染色体15q14上睾丸核蛋白重排为特征的一种罕见实体恶性肿瘤。这类肿瘤可以发生在人体各个部位, 但主要好发于胸部(肺、纵隔)、头颈部等中线部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中青年多见。NUT癌病理诊断不易, 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二代测序等进行明确。NUT癌预后差, 对常规治疗效果欠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了2例病理提示低分化癌, 经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和二代测序证实为BRD4-NUT融合重排的胸部NUT癌。1例为15岁男孩, 伴全身多发骨、皮下转移, 予化疗加抗血管生成治疗, 疗效为疾病稳定。1例为34岁女性, 化疗加免疫治疗1个周期, 后参加临床试验应用溴结构域和超末端家族蛋白抑制剂靶向治疗, 疗效为部分缓解。本文结合文献回顾性报告了NUT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
马美丽高志强张雪艳聂蔚王姝元钟华韩宝惠
关键词: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肺部多发结节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2023年
CT筛查的开展显著降低了肺癌高危人群的死亡率,同时也提高了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包括肺部多发结节尤其是多发磨玻璃病灶的检出。多原发肺癌构成了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早期腺癌居多,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虽然病程进展通常较缓慢、少有淋巴结转移,但病灶数量多、分布位置散在仍然增加了临床诊疗的难度。多发肺结节患者往往不能通过手术一次性切除所有病灶,而反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则带来一个两难问题,即手术切除病灶给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是否大于患者肺功能损失造成的潜在风险。因此,尽管临床工作中常见因焦虑心态而急于进行治疗的多发肺结节患者,治疗指征的把控和治疗方式的选择仍需全面考量。目前针对多发结节介入干预的时机、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局部治疗的地位仍有较多争议,尚无统一标准。笔者及所在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就临床上积累的肺部多发结节诊疗经验,对肺多发结节的诊断评估、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局部治疗、靶向和免疫辅助治疗以及临床随访进行了详细评述。
钟华姚烽陈群慧郭金栋张琳程张瑶韩宝惠
关键词:肺肿瘤多原发肺癌消融治疗
黄芩苷通过诱导ROS发生抑制人T细胞淋巴瘤的增殖并促进凋亡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baicalin)对T细胞淋巴瘤Molt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芩苷(2.5、5、10、20、40、80和160μg/mL)处理T细胞淋巴瘤Molt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用黄芩苷(20μg/mL)处理Molt4细胞后,采用瑞氏染色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FCM法检测对Molt4细胞凋亡率的影响,DCFH-DA法检测Molt4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变化。最后,采用FCM法检测黄芩苷单药或联合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对Molt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芩苷(2.5、5、10、20、40、80和160μg/mL)可明显抑制Molt4细胞的增殖能力(P值均<0.05),黄芩苷对Molt4细胞的IC50值为(19.2±2.2)μg/mL。黄芩苷处理Molt4细胞48和60 h后均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FCM法检测显示黄芩苷组细胞的凋亡率为(42.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9)%(P<0.01);DCFH-DA法检测结果显示黄芩苷处理Molt4细胞6、12和24 h后细胞内ROS的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提高,但在36 h后细胞内ROS的水平开始降低。黄芩苷联合DTT可明显降低黄芩苷对Molt4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黄芩苷可抑制T淋巴瘤Molt4细胞的生长,并通过刺激ROS生成从而诱导Molt4细胞的凋亡。
肖丹钟华徐岚李昕傅婉彬
关键词:黄芩甙活性氧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
2024年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1位,2020年约180万例患者死于肺癌。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驱动基因的发现及相应靶向药物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则革新了驱动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治疗策略。TNM分期是包括肺癌在内的实体瘤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期系统,统一的分期方法不仅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共同的学术语言,同时也为疾病的预后判断及后续治疗决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工具。随着对肺癌预后因素的深入认识及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和成熟,肺癌TNM分期不断更新。2023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上,第9版TNM分期向全球公布并预计在2024年1月正式采用。本文就肺癌TNM分期的历史沿革、数据来源、第9版分期的主要变化及局限性进行讨论。
张波方文涛钟华
关键词:肺肿瘤TNM分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