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叶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BOX-PCR分子标记对补播紫花苜蓿共生根瘤菌田间竞争结瘤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本研究利用SX01、HB02两株根瘤菌菌株对山西右玉草地补植的紫花苜蓿中苜一号进行了田间接种试验。为了检验根瘤菌菌株的接种效果和筛选高效紫花苜蓿根瘤菌菌株,采用BOX-PCR分子标记方法对接种根瘤菌菌株的田间竞争结瘤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接种供试菌株及田间分离获得的根瘤菌菌株进行BOX-PCR及不同菌株之间的BOX分子指纹图谱比较,检测供试菌株的田间占瘤率。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接种供试菌株60 d后,SX01、HB02两株根瘤菌菌株的田间占瘤率分别达到46.7%,53.3%,说明这两株根瘤菌菌株均具有较强竞争结瘤能力,可以作为高效根瘤菌菌株进行田间推广应用;并阐明了BOX-PCR作为一种分子标记方法,可对根瘤菌菌株竞争结瘤能力进行研究。
- 肖猛刘晓云刘桂霞戴燕燕郭振国郭晓叶魏爽
- 关键词:BOX-PCR根瘤菌
- 河北坝上草原紫花苜蓿-根瘤菌高效共生体的筛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筛选适合河北坝上寒冷、干旱和半干旱特殊环境下的紫花苜蓿-根瘤菌菌株高效共生体。[方法]采用5株分离自河北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根瘤菌菌株对敖汉和阿尔冈金紫花苜蓿品种分别进行田间接种试验,测定2种紫花苜蓿品种的平均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和结瘤数等性状。[结果]菌株HBU75002和HBU03701在各方面表现较为优良,菌株HBU75002与其他菌株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比对照增产26.6%。接种根瘤菌对2种苜蓿品种生物量也产生了不同影响,敖汉苜蓿产量较阿尔冈金增产幅度略大,最高达36.8%,而阿尔冈金则为35.6%;2株根瘤菌菌株对苜蓿品种也表现出不同的增产效果,菌株HBU03701对阿尔冈金苜蓿的增产效果最佳;菌株HBU75002对敖汉苜蓿的增产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苜蓿牧草生产提供高效优良的根瘤菌菌株。
- 陈俊杰刘晓云肖猛鲍雪银刘忠宽刘庆辉郭晓叶
-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体田间筛选干重
- 含羞草(Mimosaspp.)根围土壤根瘤菌物种多样性及分布研究
- 本研究通过16S rDNA-PCR RFLP分析、16S rDNA全序列分析、回接实验及共生基因(nodA)检测等技术,对分离自云南、海南及广东等地区的205株土壤根瘤菌进行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研究。 16S rDNA-...
- 郭晓叶
- 关键词:含羞草物种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应用BOX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南苜蓿高效根瘤菌菌株
- 刘晓云郭晓叶肖猛李乔仙薛世明王易鹏董鑫
- 应用BOX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南苜蓿高效根瘤菌菌株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应用BOX-PCR技术对12株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接种根瘤菌菌株在土壤中的竞争结瘤能力进行研究,以占瘤率的高低配合植物生长性状最终确定与南苜蓿共生的高效根瘤菌菌株。【方法】对接种根瘤菌产生的南苜蓿根瘤进行分离培养,选择部分结瘤菌株和12株全部供试接种菌株进行BOX分子指纹图谱研究,经过对图谱的比较与分析获得了各接种菌株的占瘤率。【结果】在供试菌株中,来自于云南盈江的菌株SWF67523占瘤率最高,为93.33%,说明菌株SWF67523具有较强的竞争结瘤能力,该菌株对南苜蓿干重增幅也较高,为100%;菌株SWF67409来自于云南楚雄,其占瘤率略低于菌株SWF67523,但其对提高植物干重的贡献最大(增幅106.5%);来自于云南楚雄的菌株SWF67394占瘤率较低,但其结瘤率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也较明显。【结论】将根瘤菌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纳入南苜蓿高效根瘤菌菌株的筛选中,研究获得了一株竞争结瘤能力强、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的菌株SWF67523,以及促生根瘤菌菌株SWF67409和SWF67394,为生产高效根瘤菌菌剂提供了物质基础。
- 刘晓云郭晓叶魏爽李乔仙薛世明王易鹏董鑫
- 关键词:根瘤菌BOX-PCR分子标记
- 云南省德宏州含羞草β-根瘤菌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分离自云南德宏州的含羞草β-根瘤菌进行遗传与表型多样性研究,揭示我国含羞草β-根瘤菌的物种多样性。【方法】应用16S rDNA PCR-RFLP、全细胞蛋白SDS-PAGE电泳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60株含羞草根瘤菌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16S rDNA PCR-RFLP及全细胞蛋白SDS-PAGE图谱分析将供试菌株分为2个遗传型群和2个表型群,分别与贪铜菌属(Cupriavidus)和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参比菌株聚群。经16S rDNA全序列分析,供试菌株被归到台湾贪铜菌(Cupriavidus taiwanensis)、含羞草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mimosarum)及结瘤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hymatum)等3个种群。【结论】云南德宏州的含羞草β-根瘤菌主要为贪铜菌及伯克霍尔德菌类群,其中贪铜菌占绝对优势,且存在遗传和表型的丰富多样性,该研究揭示了含羞草β-根瘤菌的物种多样性并丰富了我国β-根瘤菌菌种资源。
- 刘晓云张芬刘庆辉郭晓叶戴燕燕王易鹏刘桂霞
- 关键词:根瘤菌RDNAPCR-RFLPSDS-PAGE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