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惠勇

作品数:70 被引量:360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建筑科学
  • 21篇理学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9篇损伤识别
  • 13篇损伤识别方法
  • 12篇应变能
  • 12篇输电
  • 12篇输电塔
  • 10篇结构损伤识别
  • 9篇模态
  • 8篇信息融合
  • 8篇遗传算法
  • 7篇云模型
  • 7篇加速度
  • 6篇证据理论
  • 6篇加速度响应
  • 5篇非线性
  • 4篇噪声
  • 4篇岭估计
  • 4篇模态应变能
  • 4篇结构损伤识别...
  • 4篇建筑
  • 3篇多层结构

机构

  • 56篇重庆大学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交通学院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四川电力设计...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70篇郭惠勇
  • 20篇李正良
  • 9篇张陵
  • 3篇罗乐
  • 2篇周进雄
  • 2篇曾虹
  • 2篇王玉山
  • 2篇张锋
  • 1篇范晓军
  • 1篇李正英
  • 1篇王志华
  • 1篇杨佑发
  • 1篇孙清
  • 1篇张爱社
  • 1篇郜建人
  • 1篇汪之松
  • 1篇熊辉
  • 1篇周志祥
  • 1篇王磊
  • 1篇刘博

传媒

  • 8篇工程力学
  • 7篇振动与冲击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工程抗震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云模型和离散卡尔曼滤波的临时看台结构动荷载识别
2023年
人群荷载的作用,包括人群的拥挤和跳跃、摇摆等产生的动荷载常常是看台等临时设施结构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国内外学者对看台等临时结构荷载识别工作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此类结构进行人群等荷载的快速识别研究。提出基于云模型和离散卡尔曼滤波的临时看台结构动荷载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云模型和离散卡尔曼滤波的基本原理,然后基于离散卡尔曼滤波器推导出荷载识别算法并利用云模型技术进行优化,以有效解决了测量误差、环境噪声等带来的干扰问题,最后应用临时看台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与未优化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荷载识别方法进行对比。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临时看台结构具有良好的动荷载识别性能。
陈文博郭惠勇
关键词:云模型卡尔曼滤波
基于ARCH模型残差偏移距离的非线性损伤检测和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解决空间钢架结构非线性损伤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uto 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ARCH)模型残差偏移距离的损伤识别方法。文章首先描述ARCH模型的基本理论,并给出了ARCH模型建模的定阶方法和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接着分析结构非线性损伤的特性;然后,考虑到传统的非线性识别指标难以运用到空间钢架结构,提出基于ARCH模型的欧氏距离指标和改进的残差偏移距离指标识别钢结构损伤位置。最后,使用一个8层剪切结构数值模拟验证了2个损伤指标的有效性,并且将文章提出的指标运用于输电塔钢架模型的非线性损伤识别试验中。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非线性损伤识别指标难以直接运用于钢架的损伤识别,而建议的欧氏距离指标和残差偏移距离指标可以较好地识别出钢架结构的非线性损伤。
张锋郭惠勇
关键词:损伤识别钢架结构非线性ARCH模型
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输电塔塔腿拓扑优化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解决输电塔塔腿的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拓扑优化方法。建立了输电塔结构拓扑优化的计算模型,采用罚函数形式确定了人工鱼群算法的目标函数,并提出了拓扑变量的判定规则。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输电塔塔腿进行了拓扑优化研究。考虑到基本人工鱼群算法易陷入局部优化解,提出了视野和步长的变化策略,以及觅食行为的加速策略。数值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基本人工鱼群算法可以较好的优化输电塔塔腿,而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可以更有效地优化输电塔塔腿,并且其优化效率明显优化基本人工鱼群算法和差商算法。
郭惠勇宋小辉李正良
关键词:输电塔人工鱼群算法拓扑优化
免疫遗传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与改进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解决结构的多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免疫遗传算法和贝叶斯融合理论的二阶段识别方法。首先将结构的应变能和频率数据作为两种具有互补性质的信息源,通过采用贝叶斯融合理论来初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然后通过免疫遗传算法来精确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考虑到基本免疫遗传算法的搜索效率仍不太高,故提出了疫苗培养、以及双终止条件等改进策略。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二阶段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而所建议的改进免疫遗传算法明显优于基本免疫遗传算法和简单遗传算法。
郭惠勇李正良
关键词:损伤识别贝叶斯理论免疫遗传算法信息融合
PSO算法在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与改进
<正>本文对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结构的损伤诊断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PSO算法和证据理论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首先采用了频率和模态应变能作为损伤定位源数据,分别利用了频变法和应变能方法进行了损伤信息的初步提取,再利用证...
郭惠勇田圣李正良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证据理论应变能
文献传递
基于云模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以工程力学课程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解决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有效性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并探讨了避免主观性影响的教学评价有效策略。首先描述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从六个方面给出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然后分析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观性问题,并探讨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最后利用云模型在处理统计问题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云模型隶属度组合策略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可靠性并降低主观性的干扰。以工程力学课程的评价数据为例,分别采用传统的主观观察排除法和统计标准差偏移排除法,以及所建议的云模型隶属度排除法和云模型隶属度组合法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议的云模型隶属度组合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不仅降低了个人主观性判断的干扰,而且改善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郭惠勇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云模型主观性有效性
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36
2008年
通过对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技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从三个方面,即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机理、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参数和结构损伤的识别算法,分别探讨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最后对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郭惠勇李正良彭川
基于岭估计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
为了识别结构的损伤,提出了基于岭估计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描述了基于模态应变能灵敏度的结构损伤方程,然后考虑测量噪声等因素易造成病态的损伤方程问题,提出了采用岭估计求解结构的损伤方程,并利用L曲线确定最优的岭参数。数值仿真...
郭惠勇盛懋
关键词:损伤识别岭估计位移模态
文献传递
基于频率响应和统计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解决测量噪声下的损伤定位和定量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测量位移的两阶段识别方法和基于统计理论的损伤敏感度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损伤刚度的改变特性和测量位移来确定损伤指标,再通过损伤指标的相关自由度变化来确定损伤单元,然后利用自由度缩聚的方法推导出损伤程度的定量计算公式。并利用统计理论来分析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推导出损伤指标和损伤程度的噪声敏感性计算公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测量位移的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法不仅可以精确的识别出损伤位置和程度,而且识别效果受测量噪声的影响较小,该方法明显优于直接广义逆法。
郭惠勇李正良罗乐
关键词:损伤识别简谐激励
长输管道抗震研究的进展与趋向被引量:25
2001年
为解决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 ,对国内外在长距离输送管道的地震反应与稳定性研究领域内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包括土 管系统模型的建立、地震激励的输入以及管线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等 ,分析了有关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向 ,指出进一步研究各种因素对管道抗震性能影响的范围与程度 ,力学模型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以及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与修正等将是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
张陵郭惠勇孙清张爱社范晓军
关键词:地震反应稳定性管道运输抗震性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