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示电磁转矩系数的实质,证明了用电磁转矩系数表达电磁转矩只是某种近似,还证明了将单机系统的电磁转矩定义推广于多机系统,其前提条件是所研究的机组相对于惯性中心COI(center of inertia)只有1个运动模式;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单机、2机和2机群的电磁转矩系数的定义,给出了理论计算方法。在多机情形下,针对某一模式将系统视为2个机群,通过广域测量系统得到局部系统COI的转速和功角、各发电机电磁功率,从而不需等值运算而转化为等值2机,并测辨其电磁转矩系数。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电磁转矩系数的理论计算和辨识方法是有效的,二者能够相互印证。
为了解决"风火打捆"孤岛特高压直流输送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问题,从双馈型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孤岛附加控制策略。该附加控制策略通过系统频率的变化改变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功率或电流指令,实现系统功率的平衡,提高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最后采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对该系统电压和频率稳定性及所提出的孤岛附加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论证。仿真结果表明,该附加控制策略可以明显增强"风火打捆"电源与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配合时的整体稳定性。
随着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在应对网络重构和源荷储不确定性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因此提出一种主动配电网两阶段电压控制策略,第一阶段对主动配电网联络开关进行集中控制,以小时为调度周期并以网损最小为目标进行网络重构,建立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第二阶段对光伏和储能系统进行实时电压控制,将实时电压控制问题转换为马尔科夫博弈过程(Markov game process,MGP)并实行多智能体建模,采用离线训练-在线运行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两阶段均采用数学规划的方法,所提控制策略不依赖于精确的配网潮流模型,对通信要求低、求解速度更快。最后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