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婕舒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电图
  • 4篇动脉
  • 4篇动态心电图
  • 4篇心病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4篇急性冠状动脉
  • 4篇冠心病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病患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虚拟组织学
  • 3篇血管内超声
  • 3篇综合征
  • 3篇急性冠状动脉...
  • 3篇冠心病患者
  • 3篇冠状动脉综合...

机构

  • 7篇四川省人民医...
  • 5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13篇郑婕舒
  • 5篇张元春
  • 4篇欧阳征鹏
  • 4篇罗常有
  • 4篇戴磊
  • 4篇陈序
  • 4篇吴稚华
  • 4篇刘祖恒
  • 3篇尹庆
  • 3篇王善花
  • 2篇刘明江
  • 2篇欧阳振鹏
  • 2篇陈旸
  • 2篇苏伟平
  • 1篇张元春
  • 1篇贺迅
  • 1篇曾杰
  • 1篇吴家宽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地震前后动态心电图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地震后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为地震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并设定14:28为时间基点。以动态心电图方式连续监测基点前后4h两组人群在心率、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事件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地震组在震后的各项指标与震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关,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震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陈旸刘明江欧阳振鹏郑婕舒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态心电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及高分子量脂联素浓度与罪犯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的特点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及高分子量脂联素浓度随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构成变化而变化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影响冠脉斑块易损性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0例,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及高分子量脂联素的浓度。结合ST段及T波发生改变的导联,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复杂病变的部位及斑块破裂与否来综合确定罪犯病变。研究ACS患者血清脂联素及高分子量脂联素浓度与罪犯病变罪犯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特点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与罪犯病变纤维脂质体积绝对值呈中等程度相关(r=0.505,P<0.01),与罪犯病变纤维组织体积绝对值亦呈正相关(r=0.499,P<0.01),而ACS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罪犯病变4种VH-IVUS检测的成分间无相关性。结论:ACS患者罪犯病变斑块相对稳定的成分纤维组织和纤维脂质含量增加时,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也增加。高分子量脂联素作为保护性的脂肪因子可能参与到影响冠脉斑块易损性的机制。
郑婕舒张元春刘祖恒熊赖焱戴磊罗常有王善花尹庆苏伟平
关键词:脂联素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昼夜分布规律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时间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美国MGY HLTER12.NET 3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采用人机对话,专人测量分析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216例进行24h心电监测,比较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次数、时间分布规律。结果:6~12时段是心率最快峰值期,室性、室上性,房颤及间隙性束支阻滞发生频率最高时段,同时也是ST段压低最明显时段,0~6时段是心率最慢峰值期,也是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高时段。结论:冠心病患者24 h的心律失常及ST段改变都具有明显的昼夜分布节律,而避免在晨间及上午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或活动,可减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吴稚华陈序欧阳征鹏郑婕舒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特征。方法采用美国MGYHLTER12.NET3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动态检测时间为24h,检测开始后属患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专人测量分析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指标。结果96例患者发作时间为44.9min/24h,总发作时间4316.12min/24h,发作最长305min/24h,最短者3min/24h,ST段压低范围-1.3~-5.3mm,均为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压低发作时间分布以凌晨05:00~08:00最多,与其他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41~60次/min时,ST段压低的持续时间最长。结论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在清晨的比例高于其他时期,临床上应警惕该时段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抗心肌缺血治疗,预防心脏猝死的发生。
吴稚华陈序欧阳征鹏郑婕舒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抵抗素浓度与罪犯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特点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抵抗素浓度与罪犯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特点相关性,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抵抗素影响斑块易损性的机制。方法选取ACS患者60例,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浓度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合心电图检查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确定罪犯病变。从而研究ACS患者血清抵抗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ACS罪犯病变VH-IVUS特点的相关性。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中位数为3.66 mg/L,四分位数间距为2.21 mg/L。抵抗素浓度的中位数为3.53 mg/L,四分位数间距为6.28 mg/L。ACS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与罪犯病变坏死核心体积绝对值呈正相关(r=0.427,P=0.01);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罪犯病变坏死核心体积绝对值也呈正相关(r=0.322,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抵抗素浓度的增加都伴随着罪犯病变脂质池的扩大。血清抵抗素浓度在评价斑块易损性方面可能较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更加敏感。
郑婕舒张元春刘祖恒熊赖焱戴磊罗常有王善花尹庆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抵抗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非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特点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合并T2DM患者非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特点与罪犯病变进行比较,为临床处理非罪犯病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CS患者60例,其中合并T2DM 17例,入选者分别行3条血管IVUS-VH检查,测量病变的IVUS-VH指标,检出薄纤维帽粥样斑块(VH-TCFA),确定罪犯病变后分为罪犯病变组(A组)与非罪犯病变组(B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VH-TCFA检出率一致(66.7%vs 66.7%,P=1.000)。结论ACS患者(包括合并T2DM)非罪犯病变同样具有易损性。
郑婕舒张元春贺迅戴磊罗常有刘祖恒尹庆王善花苏伟平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老年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及心律失常,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病(EH)组3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2DM)组38例与健康体检组40例的HRV特点及早搏发生情况。结果EH组和EH合并2DM组与对照组HRV时域比较所有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EH合并2DM组与EH组比较除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24小时每5分钟的节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ndex)、24小时5分钟的节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ndex)、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EH组及EH合并2DM组的早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动态心电图HRV监测可以判断老年EH与EH合并2DM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对疾病的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吴稚华陈序欧阳征鹏郑婕舒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改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血流的疗效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时血栓抽吸预防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患者被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治疗组(血栓抽吸组30例)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替罗非班治疗组(常规PCI组,30例),观察两组PCI术前后心肌梗死血栓溶解(TI-MI)积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达到其峰值时间、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MP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的变化及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常规PCI组治疗后相比,血栓抽吸组治疗后血栓积分[(1.82±0.78)分比(1.02±0.55)分]明显下降(P<0.001),球囊扩张次数[(3.06±0.83)次比(1.68±0.95)次]、靶血管平均植入支架数[(1.95±1.32)个比(1.16±0.83)个]明显减少(P<0.001,<0.01),支架直接植入率(0比36.6%)、术后ST段回落>50%率(50%比76.7%)、术后3个月LVEF[(55.3±12.7)%比(62.6±13.8)%]明显升高(P<0.05),CK-MB达到峰值时间更早[(13.18±3.28)h比(10.35±2.72)h]、峰值更小[(358.6±231.9)U/L比(253.2±156.5)U/L],TIMI血流[(2.25±0.83)级比(2.83±0.67)级]、MPG明显改善[(2.23±0.76)级比(2.77±0.61)级],P均<0.05;两组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血栓抽吸可减少血栓,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左室收缩功能,有较好的安全性。
傅宴张元春吴家宽郑婕舒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形成替罗非班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昼夜分布规律探讨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时间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美国MGY HOTER12.NET3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采用人机对话,专人测量分析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216例进行24心电监测,比较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次数、时间分布规律。结果6.12时段是心率最快峰值期,室性、室上性,房颤及间隙性束支阻滞发生频率最高对段,同时也是ST段压低最明显时段,0~6时段是心率最慢峰值期,也是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高对段。结论冠心病患者24h的心律失常及ST段改变都具有明显的昼夜分布节律,而避免在晨闭及上午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或活动,可减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吴稚华陈序欧阳征鹏郑婕舒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浓度与罪犯血管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特点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浓度与罪犯血管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特点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内脂素影响斑块易损性的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浓度。结合心电图检查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节段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综合确定罪犯血管病变。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浓度与罪犯血管VH-IVUS特点的相关性。结果:血清内脂素浓度与罪犯血管病变坏死核心体积绝对值呈正相关(r=0.391,P=0.02),有统计学意义;与罪犯血管病变纤维脂质体积绝对值亦呈正相关(r=0.390,P=0.0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浓度的增加伴随罪犯血管病变相对不稳定成分坏死核心及纤维脂质含量的增加。
郑婕舒张元春刘祖恒熊赖焱戴磊罗常有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罪犯血管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