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长期追踪调查
-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994-200...
- 翟仁友郑娟李建军
- 关键词:肺栓塞介入治疗腔静脉滤器
- 文献传递
-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长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预防肺栓塞(PE)的长期安全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73例接受了IVCF置入术,并经多普勒超声、DSA、CT或MRI确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或)PE患者资料,随访时间为放置IVCF后5个月至11年,包括电话或问卷随访、病历回顾、腹部X线片复查、超声、CT肺动脉成像(CTPA)或下肢间接性CT静脉成像(CTV)检查。结果73例患者共置入78枚滤器,置入时1例滤器张开不全。复查时2例滤器捕获血栓,1例滤器倾斜,无滤器移位、断裂和穿孔。73例中失访5例。14例死亡,存活时间5d至41个月,平均存活期为14.5个月。存活的54例中,确诊的再发DVT3例、下腔静脉血栓1例、滤器血栓1例,未发现再发PE。结论长期使用IVCF预防PE是安全、有效的,并且IVCF置入后的远期严重并发症不常见。
- 王剑锋郑娟钱晓军魏宝杰高堃周意明黄强戴定可于平翟仁友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腔静脉滤器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量化评价肺栓塞再灌注损伤,探讨肺栓塞再灌注损伤形成机制。方法选择14只健康杂种犬为实验对象。利用SwanGanz导管模拟肺膈叶动脉栓塞再灌注。栓塞前、栓塞24h和再通4h要分别进行肺动脉压测定、CT灌注成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结果再灌注肺损伤主要表现为急性渗透性肺水肿。再灌注损伤肺的BF[(325.69±134.00)ml·min-1·100g-1)]和MTT[(1.98±0.44)s]与栓塞前正常基线值[(409.58±88.42)ml·min-1·100g-1)和(1.87±0.48)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再灌注4h的肺动脉压[(25.79±6.25)mmH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平均值[(388.79±25.07)U/ml]与栓塞前正常基线值[(22.31±3.77)mmHg和(404.38±23.81)U/ml]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5)。再灌注损伤侧肺的湿/干重比率(6.29±1.23)显著大于对侧肺(4.54±1.19),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再灌注水肿增加了肺组织的含水量。结论CT灌注成像有效反映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氧自由基对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 包娜翟仁友王辰蒋涛郑娟金文辉
- 关键词:肺栓塞再灌注损伤多层CT灌注成像氧自由基
- 用Swan—Ganz导管建立闭胸式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犬模型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应用 Swan-Ganz 导管建立一种闭胸式肺栓塞-再灌注动物模型,探讨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的形成机制。方法选择14只健康杂种犬,体重15~18 kg。无菌条件下,从颈外静脉插入1根7 F Swan-Ganz 导管送至一侧肺的膈叶动脉。通过向球囊充盈或抽出1.2 ml 稀释对比剂的方式,行肺动脉堵塞和再通。肺栓塞24 h 后抽空球囊,实现肺的膈叶再灌注4 h。实验动物在正常状态下、肺栓塞24 h、再灌注4 h 分别进行血气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正常状态、肺栓塞24 h、再灌注30 min 及1、2、3、4 h 分别进行肺部薄层 CT 扫描。实验末,从双侧肺膈叶取下肺组织标本,分别用于湿/干重比率(W/D)的测量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14只犬造模成功,均出现急性混合性再灌注肺水肿。CT 主要表现为再通血管远端区域不均匀的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表现为炎细胞浸润性肺水肿。再灌注4 h,PaO_2为(81±4)mm Hg(1 mm Hg=0.133 kP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16.0±2.5)pg/L,与栓塞前[分别为(96±6)mm Hg 和(13.9±2.0)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5.29、t=-2.46,P 值均<0.05)。再灌注侧肺的 W/D 为(6.3±1.2),大于对侧肺的(4.5±1.2)(t=3.83,P<0.01)。结论 Swan-Ganz 导管建立的闭胸式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犬模型,成功地模仿了肺栓塞-再灌注过程。薄层 CT 扫描能及时反映再灌注肺损伤的动态变化过程。TNF-α在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包娜翟仁友王辰蒋涛王亚杰郑娟
- 关键词:肺栓塞再灌注损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