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郑威

郑威

作品数:2 被引量:6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1篇豆素
  • 1篇三萜
  • 1篇香豆素
  • 1篇毛茛
  • 1篇毛茛属
  • 1篇木脂素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黄酮
  • 1篇酚酸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作者

  • 2篇赵昱
  • 2篇郑威
  • 2篇周长新
  • 1篇施树云
  • 1篇黄可新
  • 1篇张水利
  • 1篇王丽薇
  • 1篇伍义行
  • 1篇翁林佳
  • 1篇陈海永
  • 1篇李校堃
  • 1篇曾苏
  • 1篇陶巧凤
  • 1篇瞿佳
  • 1篇徐艳
  • 1篇林文燕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毛茛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目的:对毛莨科植物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95%乙醇提取后分别以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毛茛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滨蒿内酯(scoparone,1)、小麦黄素(tricin,2)、原儿茶酸(pmocatechuic acid,3)、木犀草素(luteolin,4)、白头翁素(anemonin,5)、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6)、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7)、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8)、小毛茛内酯(tematolide,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毛茛属植物中分到。
郑威周长新张水利翁林佳赵昱
关键词:毛茛属毛茛化学成分
蒙古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4
2008年
目的:研究蒙古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蒙古蒲公英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44个化合物,包括16个黄酮类衍生物(1~16),15个酚酸类化合物(17~31),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32),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33~34),4个倍半萜(35~38),3个三萜类化合物(39~41),1个长链脂肪酸类化合物(42),2个甾体类化合物(43~44)。结论:其中化合物14,15,34,3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isoetin-7-O-β-D-glucopyranosyl-2'-O-a-L-arabinopyranoside(14),isoetin-7-O-β-D-glucopyranosyl·2'-0-a-D-glucopyranoside(15),蒙古蒲公英素A(6,9,10-trihydroxy-benzoxanthene-1,2-dicarboxylicacid,mongolicumin A,34),蒙古蒲公英素B(11-hydroxy-2-oxo-guaia-1(10),3,5-trien-8,12-lactone,mongolicuminB,35);化合物1,3,6~13,20~22,30,3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23~29,32,37~4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施树云周长新徐艳陶巧凤白骅卢付生林文燕陈海永郑威王丽薇伍义行曾苏黄可新赵昱李校堃瞿佳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酚酸香豆素木脂素三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