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劭荣
- 作品数:46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影戏艺术的演进及其现代转型被引量:1
- 2009年
- 影戏的艺术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音乐唱腔、剧本体制、影偶造型、唱念技艺等方面经历了一个逐渐戏剧化的演变过程。1949年以后,影戏艺术开始分化和转型,产生了以国营专业剧团为艺术主体的新型影戏,走着一条与传统影戏不同的艺术路径。
- 郑劭荣刘丽娟
- 关键词:演进
- “后戏剧时代”戏曲鉴赏课程改革刍议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后戏剧时代,戏曲鉴赏应依据戏曲所处文化空间以及传播方式的变迁,改革培养目标,树立非功利性的教育观;遵循戏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选择科学合理、丰富多样的课程考核形式,充分发挥戏曲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 郑劭荣
- 关键词:课程改革
- 论我国影戏口头剧本的形态特征被引量:1
- 2010年
- 影戏口头剧本的口传性主要体现在剧本的结构形态、舞台演出及其传承机制三个方面。"人物套语"、"情景套语"和"唱词套格"共同构成了口头剧本的基本形态;口头剧本的"即兴演唱"深刻地受制于程式和演出场合,而且"剧无定本";"学习"、"记忆"和"表演"三个互为联系的环节构成口头剧本的传承链条。
- 郑劭荣
- 关键词:影戏演出口传
- 口述的力量——论辰河高腔文本的生成被引量:3
- 2016年
- 口述是促进辰河高腔文本形成的内生力量。民间艺人运用特定的表演程式,以"条纲"为基础,在舞台上即兴发挥,编演新戏,其中的保留剧目通过口传心授成为口述作品。辰河戏文本经历了从口述到书面、从提纲戏到定本戏的演化路径,传世剧本呈现鲜明的口头文学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口述而编撰整理的戏曲文本是艺人集体记忆的结果,剧目的发掘有不少值得反思之处。
- 郑劭荣胡丽春
- 关键词:口述辰河高腔文本
- 我国影戏艺术的演进及其现代转型
- 影戏的艺术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音乐唱腔、剧本体制、影偶造型、唱念技艺等方面经历了一个逐渐戏剧化的演变过程.1949年以后,影戏艺术开始分化和转型,产生了以国营专业剧团为艺术主体的新型影戏,走着一条与传统影戏不同的艺术路...
- 郑劭荣
- 关键词:演进
- 文献传递
- 舞台上的创作——戏曲“口头剧本”的编演伎艺及其艺术成因
- 2013年
- "口头剧本"是指艺人在表演中即兴创作而成的剧本形式,其舞台演出俗称"提纲戏"、"路头戏"、"幕表戏"、"搭桥戏"、"爆肚戏"、"水戏"等。①"口头剧本"渊源深厚。我国早期戏剧大多为即兴式演剧,无文学剧本可稽,如汉魏优戏、唐代参军戏、宋代杂剧等。明清时代,除昆剧和部分高腔乱弹梆子外,大部分剧种最初亦无剧本或不完全依据剧本表演。目前,全国依然有数十个剧种在使用口头剧本演出。这样影响深远、广泛存在的剧本形式究竟是如何编创的?具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 郑劭荣
- 关键词:伎艺音乐唱腔参军戏规定情境
- 论高校戏曲赏析课的缘起、方法及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目前,由于夸大了戏曲与大学生之间的文化距离,戏曲赏析课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者们要着力提高大学生戏曲鉴赏水平,运用符合戏曲特性的教学思维和方法,展现戏曲魅力,引领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这门课程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健全大学生人格,提升其艺术素质,构建校园文化新时尚。
- 郑劭荣
- 宋代非戏剧类影戏考释被引量:1
- 2008年
- 宋代的手影戏、大影戏、小影戏、乔影戏有着独特的艺术形态,它们有影戏之名,而无戏剧之实,这是我国影戏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
- 郑劭荣
- 关键词:影戏艺术形态
- 《舞台生活四十年》与口述戏剧史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舞台生活四十年》是由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记录整理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戏曲家回忆录。著作采取口述笔录与个人传记相结合的写法,按照学科理论来审视,属于口述历史的研究范畴。述作者以科学而独到的实践方式,在口述访谈、著述体例及戏曲的口头述录等方面颇具开创性,堪称"口述戏剧史"的经典之作。该著对于研究梅兰芳的生命史、演剧史以及中国戏曲史均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新时期的研究应从中借鉴有益经验,助推现代口述戏剧史的探索与发展。
- 郑劭荣
- 关键词:史料价值
- 通识教育背景下古典戏曲教学改革被引量:2
- 2019年
- 《中国文学史》教材中的戏曲图景是不完整的,其本质是剧本文学的发展史。古典戏曲教学存在重"案头"轻"场上"的倾向,在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应当回归戏曲本体,完善戏剧知识体系,重视文本细读,从"文学"与"表演"的双重视角阐释、传授戏曲。田野考察、知行合一是弥补课堂不足的辅助路径与改革方向,也是通识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 郑劭荣
- 关键词:古典戏曲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田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