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超

作品数:23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针灸
  • 8篇中风
  • 7篇电针
  • 7篇中风后
  • 6篇针刺
  • 6篇卒中
  • 6篇脑卒中
  • 5篇电针治疗
  • 5篇针灸结合
  • 5篇热敷
  • 5篇中药
  • 5篇卒中后
  • 5篇脑卒中后
  • 4篇血管
  • 4篇湿热
  • 4篇中药湿热敷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抑郁
  • 3篇抑郁患者
  • 3篇抑郁状态

机构

  • 23篇杭州市中医院

作者

  • 23篇邹超
  • 21篇包烨华
  • 14篇朱国祥
  • 13篇楚佳梅
  • 13篇龚燕
  • 7篇王翀敏
  • 6篇纪晨彤
  • 4篇赵宏利
  • 3篇冯伟民
  • 2篇杨亚平
  • 1篇曾友华
  • 1篇陈红薇
  • 1篇李江
  • 1篇李瑾
  • 1篇侯海明
  • 1篇王延武
  • 1篇张文忠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2003年康...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44例,运用项针配合体针治疗,留针30min,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42例,运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评定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洼田氏饮水测试、洼田氏吞咽能力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针刺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项针可以减少假性球麻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项针可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病人的吞咽和言语障碍,提高吞咽和言语功能分级。
楚佳梅包烨华邹超龚燕王翀敏
关键词:项针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言语功能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被引量:11
2006年
邹超朱国祥包烨华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针刺刺络拔罐
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为主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正>中风后较多的患者出现中枢性的高痉挛瘫,常以上肢为甚,常规功能训练的疗效不佳,近三年来,我们采取针灸加中药湿热敷结合常规康复手段及功能训练,治疗上肢的高痉挛状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朱国祥包烨华纪晨彤邹超
文献传递
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为主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湿热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高痉挛状态上肢的疗效。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康复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在Brunnstrom、Ashworth分级Fugl-Meyer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朱国祥包烨华纪晨彤邹超
关键词:中风后痉挛状态中药湿热敷
文献传递
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观察针灸、湿热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高痉挛状态上肢的疗效 ;方法 6 7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35例 ;康复对照组 32例 ;结果 :治疗组在Brunnstrom、Ashworth分级Fugl -meyer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朱国祥包烨华纪晨彤邹超
关键词:中风针灸中药
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楚佳梅包烨华邹超朱国祥赵宏利王翀敏龚燕
1.电针能降低卒中患者尿失禁治疗分级,减少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改善尿失禁症状;2.电针能增加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膀胱最大容量,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3.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针刺刺激其下神经通...
关键词:
关键词:尿失禁治疗电针治疗
针刺联合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5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电针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及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方法将111例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针刺四神聪及电针肾俞、会阳穴。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各进行1次日排尿频率测定、尿失禁程度评估及膀胱最大容量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日排尿频率、尿失禁程度及膀胱最大容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四神聪及电针肾俞、会阳穴可明显改善无抑制性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症状,增加膀胱容量。
楚佳梅包烨华邹超赵宏利龚燕王翀敏
关键词:膀胱容量针刺电针
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对偏瘫肩痛患者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
包烨华王延武朱国祥楚佳梅王翀敏侯海明邹超龚燕
将12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6例,采用电针配合促通技术进行治疗,针灸组41例、康复组42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评测三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肩Fugl-Meyer肩关节活动度评分、NRS...
关键词:
关键词:电针治疗
电针分期针刺对中风患者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电针配合促通技术对中风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0例,采用电针配合促通技术进行治疗,针灸组38例、康复组41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促通技术进行治疗,评测3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1个月后Fugl-Meyer及ADL评分。结果:Fugl-Meyer和ADL评分治疗两周后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各组组内比较(P<0.05),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5),针灸康复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Ashworth评分比较无明星差异。结论:电针配合促通技术能促进中风患者瘫痪肢体分离运动出现。
楚佳梅冯伟民包烨华邹超龚燕杨亚平
关键词:中风针灸促通技术
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上肢高痉挛患者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并对其疗效做出正确的评价。方法:治疗组30例,拮抗肌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肌电F波的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P<0.01)。治疗前后治疗组波幅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阈值均有提高,但治疗组(P<0.001),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衡针刺法通过降低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减弱牵张反射以缓解痉挛,对中风后患肢高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优于传统针刺法。
朱国祥包烨华曾友华陈红薇龚燕邹超王翀敏李江张文忠
关键词:F波脑血管意外痉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