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晓明

作品数:7 被引量:19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土壤
  • 2篇凋落
  • 2篇雨林
  • 2篇土地利用
  • 2篇群落
  • 2篇热带季节雨林
  • 2篇阔叶
  • 2篇阔叶林
  • 2篇季节雨林
  • 2篇常绿
  • 2篇常绿阔叶
  • 2篇常绿阔叶林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叶
  • 1篇凋落叶分解
  • 1篇动物群落
  • 1篇亚热带
  • 1篇研究方法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作者

  • 7篇邹晓明
  • 2篇杨效东
  • 2篇陈建会
  • 1篇陈爱国
  • 1篇冯文婷
  • 1篇易子月
  • 1篇付永能
  • 1篇韩斌
  • 1篇曹坤芳
  • 1篇沙丽清
  • 1篇孔继君
  • 1篇李检舟
  • 1篇冯志立
  • 1篇张敏
  • 1篇韩斌
  • 1篇陈安潜
  • 1篇巩合德
  • 1篇石玲玲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季节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比较被引量:73
2008年
由于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土壤呼吸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可能不一致。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呼吸变化的机理,也有利于精确推算土壤碳的排放。采用红外CO2分析法测定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季节间(2004年4月~2005年3月)和昼夜间(2004年7、9和11月及2005年1、3和5月共6次)的土壤呼吸。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显著,其中湿季(5~10月)的土壤呼吸高于干季(11月~翌年4月),全年土壤呼吸的平均值为0.442gCO2.m-2.h-1。6次测定的土壤呼吸日变化模式并不相同,7和9月、翌年1和3月夜间土壤呼吸大于昼间土壤呼吸,11月和翌年5月则相反;5、7和9月昼夜间的土壤呼吸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比11月、翌年1和3月的测定结果大。季节间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p=0.000)和土壤含水量(p=0.007)均有显著的指数相关,土壤温度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56.1%,土壤含水量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11.1%。不同季节测定的土壤呼吸日变化与土壤温度、气温和土壤含水量则没有显著的指数相关。由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拟合的指数方程计算Q10值,在温度为5.9~16.6℃内,全年土壤呼吸的Q10值为4.53,在温度为5.9~11.0℃内,干季土壤呼吸的Q10值为7.17,在温度为10.3~16.6℃内,湿季土壤呼吸的Q10值为2.34。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呼吸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非生物因子温度和水分变化的调控,而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则可能主要受植物的生理活动周期性等生物因素的影响。通过温度的指数函数关系,用土壤呼吸的瞬时值来推算土壤呼吸的日通量和年通量时,需要考虑温度和水分外的其它生物因子的影响。
冯文婷邹晓明沙丽清陈建会冯志立李检舟
关键词:Q10值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呼吸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凋落叶分解与土壤动物群落:两种网孔分解袋的分解实验比较被引量:37
2006年
以西双版纳热带湿性季节沟谷雨林混合凋落叶作为分解基质,在不同位置季节雨林样地,采用不同网孔(2和0.15mm)分解袋,开展大中型土壤动物对雨林凋落叶分解影响的实验,测定了不同网孔分解袋土壤动物多样性、凋落叶分解速率和主要养分元素释放状况。结果显示:2mm网孔分解袋土壤动物类群相对密度年均值为2.67~2.83目·g^-1凋落物干重,个体相对密度年均值为22.3-21.77个·g^-1凋落物干重,显著高于0.15mm网孔分解袋的类群相对密度0.27~0.28目·g^-1凋落物干重和个体相对密度2.88~2.77个·g^-1凋落物干重(P〈0.01),并且0.15mm网孔分解袋中极少量的动物个体主要为小型类群弹尾目和蜱螨目(原生动物、湿生土壤动物线虫不计),由此我们视2mm网孔分解袋凋落叶分解由绝大多数土壤动物和其它土壤生物共同作用,而0.15mm网孔分解袋基本排除了大中型土壤动物对袋内凋落叶分解的影响。2mm网孔分解袋凋落叶物质失重率(71%左右)、分解率指数(1.88-2.44)和主要养分元素释放率明显高于0.15mm分解袋(34%~35%,0.48~0.58)。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网孔分解袋凋落叶失重率和元素释放率的差异,显示出季节雨林大中型土壤动物群落对凋落叶物质损失的贡献率为年均值46%左右,并使凋落叶C/N和C/P明显降低,而对不同元素释放率的影响不同,其中对N、S和Ca元素释放率的影响较大,而对K素释放的影响作用最小。相关分析显示,2mm网孔分解袋内土壤动物群落类群和个体的相对密度与凋落叶物质残留率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群落香农多样性指数与凋落叶分解率指数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杨效东邹晓明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土壤动物
山地社区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评估被引量:1
2004年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目标出发 ,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以西双版纳地区爱尼族大卡老寨为研究点 ,选择 4 1个因素作为参评变量 ,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结果表明 ,目前大卡老寨的土地经营管理仍处于初步可持续管理的前期阶段。主要因为土地生产力过低 ,其他保护性、安全性、生产性均处于较低水平。作者针对提出了改变土地经营模式等参考建议 :1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提高土地生产率 ;2应用科技成果 ,提高良种普及率 ;3保护耕地 ,推进规模经营 ;4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5提高人口素质 。
韩斌邹晓明付永能陈爱国
关键词:土地利用可持续管理
生物固氮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7
2009年
生物固氮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的主要来源,在农、林业生产和氮素的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固氮微生物的种类以及生物固氮的原理。目前国外生物固氮研究集中在固氮酶系统和固氮基因转移方面,国内对生物固氮的研究集中以根瘤为研究对象,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但是我国生物固氮基础研究还非常薄弱。还介绍了当前生物固氮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分析了生物固氮未来研究方向。
韩斌孔继君邹晓明巩合德
关键词:生物固氮研究方法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维持酸性土壤有效磷水平的磷转化过程被引量:23
2006年
热带和亚热带酸性土壤磷矿物的沉淀通常被认为会限制土壤有效磷的供应.选择以西双版纳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壤,探讨两类森林维持土壤有效磷水平的磷转化过程.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腐殖质厚、而西双版纳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腐殖质几乎不存在.两地均显示土壤有效磷库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西双版纳表层矿质土(0~10 cm)的微生物生物量磷库大于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哀牢山表层矿质土的微生物生物量磷库,且微生物对磷的固定占有效磷来源(磷矿物的溶解和有机磷的矿化)的比例为74%,高于哀牢山表层矿质土的63%.哀牢山表层矿质土的土壤有效磷库大于西双版纳,其土壤有效磷库可能更多的依赖于覆盖于其上的腐殖质分解后向下的磷输入.与两地的矿质土相比,哀牢山腐殖质具有高的磷净溶解率、总有机磷矿化速率和磷微生物固定速率.结果表明,热带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通过微生物固定来避免土壤磷矿物的沉淀和保持土壤磷的有效供应;而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除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固定外,地表腐殖质层的存在也帮助避免土壤磷矿物的沉淀而保持土壤有效磷的供应.
陈建会邹晓明杨效东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区植被梯度下土壤真菌群落研究
2011年
为了探讨极端环境因素是否会干扰植被对真菌群落的影响,采用克隆文库和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的方法对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区植被梯度下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植被梯度变化显著,从灌丛过渡到草地,但是地下真菌的群落的变化比较微弱。主要真菌群落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组成,占全部克隆的70%。比较显著的群落组成差异是在不同的土层之间。特别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这两大类真菌的比例在腐殖质土和矿质土层间呈现很大差异,Ascomycota主要集中在表层腐殖质土中,而Basidiomycota主要分布在矿质土层中。研究结果与其他一般研究发现的植被变化决定土壤微生物变化不同,元江地区极端干燥炎热的环境干扰了地表植被对地面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并呈现出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群落组成。
易子月石玲玲陈安潜曹坤芳邹晓明
关键词:元江干热河谷真菌群落克隆文库
热带季节雨林与人工橡胶林土壤碳氮比较被引量:38
2009年
选取我国西南部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为对象,比较了2006—2007年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凋落物输入、土壤总碳氮含量及活性碳、氮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与热带季节雨林相比,橡胶林的地上年凋落物量较低,而地面凋落物残留量较高,反映了橡胶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消失率常数值,K)较低;橡胶林凋落物和土壤的C/N比值较高,暗示了其林内有机物的可降解性较热带季节雨林弱;橡胶林表层土壤总有机碳、生物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只有热带季节雨林土壤的60%~70%,硝态氮含量较少,pH值则比热带季节雨林土壤低1.1.说明热带季节雨林转变为橡胶林后,林内地上凋落物向土壤输入的碳、氮量减少,土壤碳、氮含量和有效性降低,并且土壤呈现酸化倾向.应制定合理的橡胶林土壤管理措施,阻止土壤质量的下降趋势,以维持橡胶林的生产可持续性.
张敏邹晓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经济林凋落物C/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