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青玲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晋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仔猪
  • 2篇断奶
  • 2篇断奶仔猪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油菜
  • 2篇油菜素内酯
  • 2篇植物
  • 2篇组织培养体系
  • 2篇响应面
  • 2篇响应面设计
  • 2篇谷子
  • 2篇除草
  • 1篇蛋白质代谢
  • 1篇多糖
  • 1篇绣线菊蚜
  • 1篇烟嘧磺隆
  • 1篇盐胁迫
  • 1篇药箱

机构

  • 22篇晋中学院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新疆泰昆集团...

作者

  • 22篇邵青玲
  • 13篇杨艳君
  • 7篇陈林晶
  • 6篇张谨华
  • 4篇冀爱青
  • 4篇郭平毅
  • 3篇赵红梅
  • 3篇李洪燕
  • 2篇王慧阳
  • 2篇韩红艳
  • 1篇马建华
  • 1篇胡变芳
  • 1篇冀瑞萍
  • 1篇曹玉凤
  • 1篇罗爱国
  • 1篇郭生金
  • 1篇武玉珍
  • 1篇苑丽霞
  • 1篇马晓丽
  • 1篇马晓丽

传媒

  • 6篇晋中学院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饲料
  • 1篇山西果树
  • 1篇农药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农学学报
  • 1篇高教学刊
  • 1篇畜牧业环境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谷子田化学除草定向喷雾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子田化学除草定向喷雾装置,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混药箱,混药箱内设有上腔室与下腔室,上混药箱顶部设有水箱,还包括配药模块,包括瓶体,设于混药箱顶部,用于盛纳初步配置的除草药机的原液;第一配药组件,将瓶体与...
郭美俊潘玉峰冀爱青杨艳君邵青玲陈林晶聂园军杨三维聂萌恩
文献传递
一种药用植物生长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药用植物生长用肥,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鸽粪30‑55份、EM菌剂1‑5份、蓖麻饼粕5‑15份、中药材废弃物10‑25份、茶麸15‑30份、烟叶废弃物3‑8份、蛭石5‑10份、腐...
韩红艳白震邵青玲冀爱青陈林晶
文献传递
规模猪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2020年
仔猪养殖主要目的是为养殖场提供优质的断奶仔猪,而这些仔猪由于日龄小,很容易受到免疫或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的抗病能力较低,很容易造成患病,并引发死亡,给养猪户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生猪的成活率,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生猪饲养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仔猪养殖技术的分析,不断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有效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邵青玲
关键词:仔猪成活率饲养技术
固定化菌株DF51对小麦幼苗的苯酚污染修复
2014年
为探讨固定化菌株DF51对苯酚污染土壤中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苯酚(0、50、100、150、200μg/g)和固定化菌株DF51(0、10、20、30、40 kg a.i./hm2)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显著降低小麦的光合特性和抗逆性;固定化菌株DF51对苯酚土壤污染具有修复性能,且能提高苯酚胁迫下小麦的光合特性和抗逆性;P1D1和P2D2处理可恢复苯酚胁迫下小麦的生理特性.可见,固定化菌株DF51能显著提高小麦在苯酚胁迫下的耐性,这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张谨华王慧阳邵青玲武玉珍
关键词:苯酚小麦生理特性
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明确杂交谷的光合优势是否是其产量高于常规谷的一大主因,本研究于2013年对常规谷晋谷21号和杂交谷张杂谷5号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个品种种植5个小区,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测定各项光合指标。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张杂谷5号的净光合速率、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显著高于晋谷21号;但在灌浆期,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之间的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参数和非光化学淬灭参数都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杂交谷在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性能高于常规谷。
杨艳君赵红梅邵青玲李洪燕曹玉凤郭平毅
关键词: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
不同杏品种的抗寒性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以杏1年生枝条为材料,对9个杏品种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通过运用SAS软件进行综合评价,排出了抗寒性大小:意大利2号>苹果杏>山黄杏>鸡蛋杏>华县大接杏>麻真核>猪皮水杏>金荷包>大杏梅;不同杏品种在低温下通过增加POD、SOD、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将有利于提高品种的抗寒性;MDA和相对电导率会协同低温进一步伤害植物的细胞组织。
郝丽娟邵青玲
关键词:抗寒性
酒糟纤维素降解工艺优化的研究
2024年
本研究旨在优化酒糟纤维素降解工艺,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首先,以白酒厂和黄酒厂的丢弃酒糟为原料进行NaOH预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NaOH浓度、酒糟粒度、NaOH处理时间对酒糟中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基于这些数据,确定了选用酒糟以及最佳预处理条件。随后,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对酒糟纤维素酶解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以还原糖的吸光度为响应指标,来确定最优的酶解条件。研究发现:(1)在预处理试验中,对于同种酒糟,NaOH浓度和NaOH作用时间水平对酒糟纤维素含量有显著影响,而酒糟粒度对酒糟纤维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同一处理条件下,白酒酒糟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黄酒酒糟。因此,选择白酒酒糟进行后续酶解试验。(2)酶解过程单因素试验中,还原糖含量最佳效果对应的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分别为800 U/g、50℃、4.5 h、pH 5.5。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显示,酶添加量、温度、时间均对还原糖的吸光度作用显著,而pH作用不显著。两两交互作用中,酶添加量与时间的交互以及温度与时间的交互对吸光度有显著影响。四个因素与吸光度的回归关系显著,且拟合度高,可用于实际生产的预测。最佳酶解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950 U/g,反应温度48℃,反应时间5.1 h,pH 5.5,在此条件下吸光度最大达到0.47。本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和酶促水解,酒糟中的纤维素可以有效地转化为还原糖,为酒糟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冯奕开邵青玲罗爱国朱敏杨艳君
关键词:酒糟纤维素酶解还原糖吸光度
螺旋藻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2015年
研究螺旋藻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螺旋藻的食用保健功效提供理论依据.以常见的黑腹果蝇为材料,将10 h内羽化的雌雄果蝇放在含螺旋藻的玉米粉培养基中,其中螺旋藻的质量梯度分别为0 g/L、2 g/L、4 g/L、6 g/L、8 g/L、10 g/L,紫外灯下照射30 min后放入恒温箱内培养,记录果蝇的生存情况及死亡时间.结果表明:螺旋藻随着质量梯度的增大,对果蝇寿命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其中,8 g/L实验组能极其显著地提高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时间和最高寿命(p<0.01);同一质量梯度下,螺旋藻对雌果蝇延寿率的影响大于对雄果蝇的影响,其对雌雄果蝇延寿率影响的差别在8 g/L实验组中达到最大,为4.35%.
邵青玲王慧阳
关键词:螺旋藻果蝇寿命
一种除草剂田间施药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草剂田间施药专用装置,属于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药液混装部分、施药部分和控制器,药液混装部分设置在车体上,施药部分通过管路与药液混装部分连通。该装置结构合理,可将一定比例的除草剂和水直接放入药...
杨艳君郭平毅张谨华邵青玲冀爱青
文献传递
白掌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2
2021年
白掌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为观赏性花卉,为了提高其产量和质量高效地获得优良种苗,本研究以白掌叶片为材料,对其培养体系进行建立及优化.以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三因素(6-BA、2,4-D、NAA)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白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继代增殖三个阶段的生长调节剂的20种组合配方,对其进行培养.生根培养以1/2 MS为基础培养基,对比了两种生长调节剂IBA(0.1mg·L^(-1)、0.2mg·L^(-1)、0.3mg·L^(-1))和NAA(0.1 mg·L^(-1)、0.2 mg·L^(-1)、0.3mg·L^(-1))及添加活性炭0.5 g·L^(-1)对其生根率的影响,从而优化得出各阶段最佳的配方.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优激素浓度配比为6-BA 1.01 mg·L^(-1)+2,4-D 0.073 mg·L^(-1)+NAA0.535mg·L^(-1);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优激素浓度配比为6-BA 1.893mg·L^(-1)+2,4-D 0.254mg·L^(-1)+NAA1.607 mg·L^(-1);继代增殖的最优激素浓度配比为6-BA 0.917 mg·L^(-1)+2,4-D 0.016 mg·L^(-1)+NAA0.097mg·L^(-1),筛选出生根培养的最优配方为1/2MS+NAA 0.2 mg·L^(-1)+0.5 g·L^(-1)活性炭,从而建立了白掌组织培养体系,优化了白掌各阶段的培养基配方,为白掌的大量繁殖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杨艳君陈林晶李洪燕赵红梅邵青玲杨雪飞
关键词:白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