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楚雄

作品数:142 被引量:1,536H指数:2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经济管理
  • 17篇文化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土地利用
  • 18篇耕地
  • 16篇生态
  • 15篇集约利用
  • 14篇农业
  • 12篇地理
  • 12篇城市
  • 11篇旅游
  • 10篇教学
  • 8篇长株潭
  • 7篇农村
  • 6篇洞庭湖
  • 6篇生态安全
  • 6篇土地利用变化
  • 6篇土地资源
  • 5篇都市
  • 5篇都市农业
  • 5篇影响因素
  • 5篇网络
  • 5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12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9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湖南科技大学
  • 7篇湖南外贸职业...
  • 3篇赣南师范大学
  • 3篇国土资源
  • 3篇中国农业银行...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吉首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湖南省教育考...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咸宁学院
  • 1篇枣庄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139篇邓楚雄
  • 33篇谢炳庚
  • 17篇李晓青
  • 17篇李忠武
  • 16篇吴永兴
  • 9篇刘利科
  • 7篇李迎春
  • 6篇朱东国
  • 5篇雷国强
  • 5篇张晔
  • 5篇李景保
  • 5篇王凯
  • 5篇向云波
  • 5篇李民
  • 4篇喻红林
  • 4篇路娜
  • 3篇胡倞
  • 3篇黄辉
  • 3篇张海燕
  • 3篇陈永林

传媒

  • 14篇经济地理
  • 10篇经济师
  • 9篇中学地理教学...
  • 7篇湖南农业科学
  • 6篇地理研究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内蒙古农业科...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热带地理
  • 4篇湖北农村金融...
  • 3篇经济论坛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国土资源导刊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4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6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以刘家峡水电站研学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研学旅行是一项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刘家峡水电站为例,设计了一套包括刘家峡水电站自然地理环境、大坝选址、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四大研学主题的地理研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培养地理综合思维、形成人地协调观。
傅先君阳志方易立文邓楚雄刘一新方瓒史妍(指导)
关键词:刘家峡水电站
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近期构想被引量:1
2011年
农业多功能性不断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大都市地区农业多功能性尤显重要。文章在分析上海都市农业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对现代农业的需求,合理确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并以此为指导,构想近期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组织与发展导向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整合,以期能为促进现代都市农业与城市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宾联明邓楚雄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现代都市农业
镇江市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镇江开发区经过十几年的开发与建设,已成为镇江市经济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在体制创新、外向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动、辐射、示范效应。但从横向比较来看,镇江开发区的发展已经在苏南地区处于落后地位,发展速度甚至已经落后于苏中三市的平均水平。镇江开发区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创新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认真探讨。
张海燕邓楚雄邹大燕吴永兴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设
异质典型县域耕地流转绩效评价及差异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为宏观把握耕地流转绩效及区域差异,从我国农业大省湖南省四大异质经济板块中选取5个有梯度的典型农业大县、强县,构建耕地流转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区域耕地流转绩效。结果表明:①从评价等级来看,浏阳市、湘潭县耕地流转的经济和社会绩效较好,汉寿县耕地流转的社会和环境绩效较好,3县(市)耕地流转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绩效,耒阳市耕地流转的环境绩效较好,但经济和社会绩效不高,耕地流转综合绩效一般,龙山县耕地流转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绩效均较低,耕地流转综合绩效较差;②从综合得分来看,浏阳市、湘潭县、汉寿县、耒阳市和龙山县耕地流转绩效得分依次递减,综合绩效基本呈现出由长株潭城市群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丘陵山区、大湘西地区逐步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宏观区位条件、劳动力转移状况、耕地资源禀赋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等是引起耕地流转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提高耕地流转率的同时,针对差异及问题,分类施策,有利于全面提升耕地流转的综合绩效,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邓楚雄刘唱唱孙雄辉李忠武李科万义良
关键词:耕地流转绩效评价农业规模化经营农地流转市场
专家型中学地理教师用图提问的教学行为研究——基于录像课的视频编码分析
2025年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工具,用图提问是中学地理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本文以7节中学地理优质公开课为研究对象,从数量、频率、地图类型、知识类型、教师反馈等维度分析专家型地理教师用图提问的教学特点。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用图提问的次数多、频率高,难度适中,形式多样;图像类型以地理景观图和专题地图为主;提问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注重培养学生的尺度思维;教师反馈方式以引导、点拨为主。基于此,本文从注重地理图像的多样性、重视地理问题的适切性、发挥教学反馈的引导性等方面提出用图教学启示。
邓楚雄颜璇姚泽阳
关键词:课堂提问地理图像视频编码
基于水沙过程的洞庭湖系统功能健康内涵及其表征被引量:5
2011年
洞庭湖与江河相通,其生命的兴衰与水沙过程密切相关。文中将洞庭湖系统视为湖泊系统,探讨洞庭湖系统功能健康内涵及其表征指标体系。研究认为:①洞庭湖是一个由其形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功能和社会经济服务系统功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水沙过程是湖泊系统各项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②水沙过程与湖泊系统功能及其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因果关系,因此只有湖泊的形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功能和社会经济服务系统功能均健康,洞庭湖才算是健康的;③洞庭湖健康的标准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对湖泊系统各项功能均衡发挥状态的认识程度,显然,它并非一个具有严格定义的科学指标,而是可作为湖泊管理的目标和评估工具;④基于管理目标和湖泊健康内涵,在现阶段社会经济背景下表征洞庭湖系统功能健康的主要指标共19项,分别是湖泊形态系统功能健康8项﹑生态系统功能健康5项﹑社会经济服务系统功能健康6项。
李景保王建邓楚雄帅红
关键词:水沙过程
湖南省环洞庭湖三市耕地集约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选择湖南省环洞庭湖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为典型研究区域,以土地集约利用为目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区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2009年,岳阳市耕地处于中度集约利用状态,集约利用综合评分为0.6838;常德市耕地处于高度集约利用状态,集约利用综合评分为0.7465;益阳市耕地处于一般集约利用状态,集约利用综合评分为0.6581。总体上看,环洞庭湖三市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均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加大耕地投入强度、提高耕地产出效益是三市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升的有效途径。
张晔邓楚雄谢炳庚李晓青刘利科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洞庭湖
桂东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在分析桂东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及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进行预测,最后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的思路。
刘彦黄燕邓楚雄伍优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多情景模拟下的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被引量:22
2021年
模拟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对制定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5年四期湘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FLUS模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等,对湘江流域过去和未来的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和生态环境效应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湘江流域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和生活用地增加,而生态用地不断减少;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整体质量从2000年的0.641下降到2015年的0.637,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对林业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的侵占是导致此期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030年基准情景和快速发展情景下,低质量区、较低质量区和中等质量区面积扩张速度加快,生态环境质量分别下降到0.6334和0.6327,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越发严峻;仅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开始减缓,生态环境质量上升到0.639,高质量区面积增加明显。总体来看,过去15年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大于生态环境改善趋势,且这种趋势可能在未来15年间不断加剧。因此,模拟流域多种情景下未来土地利用转型及定量研究其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可以为湘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空间管控提供政策决策参考。
邓楚雄彭勇李科李忠武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湘江流域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以湘乡市为例被引量:20
2011年
在应用Costanza、谢高地等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确定湘乡市各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根据湘乡市规划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预测湘乡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评价规划实施后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引入弹性系数对生态价值的敏感性指数进行计算。实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对制定正确的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李艳超邓楚雄曹秋平彭志刚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