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树海

作品数:110 被引量:607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主题

  • 21篇色谱
  • 21篇相色谱
  • 20篇药物
  • 17篇液相色谱
  • 17篇高效液相
  • 16篇高效液相色谱
  • 14篇色谱法
  • 12篇药物动力学
  • 12篇液相色谱法
  • 12篇凝胶
  • 1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控释
  • 9篇脂质体
  • 9篇释药
  • 9篇体外
  • 9篇缓释
  • 7篇动力学
  • 7篇缓释片
  • 6篇动力学研究
  • 6篇释放度

机构

  • 79篇山东大学
  • 27篇山东医科大学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青岛大学
  • 4篇威海市立医院
  • 3篇济南宏瑞创博...
  • 2篇山东省精神卫...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淄博实验中学
  • 2篇制药有限责任...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山东省中医药...
  • 1篇淄博职业学院
  • 1篇山东新华制药...

作者

  • 106篇邓树海
  • 25篇黄桂华
  • 11篇宋燕青
  • 11篇张娜
  • 10篇张四喜
  • 8篇汪涛
  • 7篇万发里
  • 6篇苗彩云
  • 6篇常建晖
  • 5篇徐丽洒
  • 5篇袁方曙
  • 5篇李凌冰
  • 5篇魏培
  • 4篇程秀民
  • 4篇李艳辉
  • 4篇孙萍
  • 3篇于安珂
  • 3篇牟芳华
  • 3篇张军
  • 3篇赵泉

传媒

  • 19篇中国医药工业...
  • 10篇中国医院药学...
  • 8篇山东医药工业
  • 7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中国生化药物...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华西药学杂志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齐鲁药事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淄博学院学报...
  • 2篇中国药业
  • 2篇山东卫生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技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09
  • 8篇2008
  • 15篇2007
  • 15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 9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89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G-CSF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制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前体脂质体法制备rhG-CSF脂质体,测定Zeta电位、粒度分布和包封率,比较rhG-CSF注射液和脂质体体内外释放情况。结果脂质体的平均粒径(195.2±40.8)nm,Zeta电位-(45.5±2.97)mV,包封率(84.2±0.36)%,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特点。结论采用前体脂质体法制备的rhG-CSF脂质体,包封率较高,体内应用可显著延长半衰期。
马晶邓树海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前体脂质体体外释放
氯氮平胃内漂浮片的研制被引量:18
2001年
采用羟丙甲纤维素、十六醇等材料 ,湿法制颗粒压片 ,制备了氯氮平胃内漂浮片并进行了体外漂浮性与体外释放度的研究。与普通氯氮平片比较 ,本品体外漂浮性良好 ,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 ,其体外释放行为符合 Higuchi方程。
张娜邓树海王方黄桂华李义明
关键词:氯氮平胃内漂浮片抗精神病药HIGUCHI方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嘧达莫阿司匹林胃内漂浮片的含量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嘧达莫阿司匹林胃内漂浮片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高氯酸(50:48.75:0.75:0.5)。检测波长280nnl。结果: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分别在80-400mg·L^-1和10~5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RSD=0.72%)和98.73%(RSD=0.36%)。结论:本法可用于测定双嘧达莫阿司匹林胃内漂浮片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陈岐信李艳梅张军邓树海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替洛尔与硝苯地平复方片的HPLC测定
2004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替洛尔片中阿替洛尔与硝苯地平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_(18),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液(pH3.0)(55:42:3,含6.0 mmol/L辛烷磺酸钠),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4 nm。阿替洛尔和硝苯地平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80μg/ml和8~32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 0.45%)和100.4%(RSD 0.77%)。
常建晖邓树海王洪水
关键词:阿替洛尔硝苯地平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丙帕他莫注射剂的含量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HPLC测定盐酸丙帕他莫粉针剂含量的方法,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10.0mmol·L^-1辛烷磺酸钠,pH3.0,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4nm。结果:盐酸丙帕他莫最低检测量为0.3ng,浓度在8~28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53%。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盐酸丙帕他莫粉针剂的含量测定。
徐巍邓树海宋燕青
关键词:盐酸丙帕他莫高效液相色谱法
蚕蛹油中α-亚麻酸的纯化与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纯化蚕蛹油中α-亚麻酸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α-亚麻酸并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筛选其最佳工艺条件,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蚕蛹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结果:尿素包合后,蚕蛹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由31.0%提高到58.3%;α-亚麻酸浓度在0.125~4.00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结论:尿素包合法能有效提高蚕蛹油中α-亚麻酸含量;气相色谱内标法用于测定蚕蛹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α-亚麻酸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张四喜邓树海宋燕青汪涛
关键词:蚕蛹油Α-亚麻酸尿素包合法气相色谱法
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检验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筛选出制备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和工艺。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利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试验,筛选出包封率最高的处方及工艺,并考察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布、表面电位等理化性质。结果:优化筛选出了最佳处方和工艺,并在该条件下制备了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测得其包封率为87.5%,载药量为17.8%,形态、粒径分布及表面电位等指标均良好。结论: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方法简便,理化性质良好。
郝盼盼邓树海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粒均匀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
氧化苦参碱缓释片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被引量:5
2005年
研究氧化苦参碱缓释片在家犬体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采用HPLC法测定家犬口服氧化苦参碱缓释片和普通胶囊后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药-时曲线符合双室模型特征。单剂量口服缓释片和胶囊后Ka分别为(0.60±0.11)和(1.22±0.11)h-1;Tmax分别为(2.83±0.26)和(1.58±0.20)h;Cmax分别为(1.96±0.73)和(3.06±0.42)μg/ml,氧化苦参碱缓释片相对胶囊生物利用度F为(90.22±5.7)%。多剂量口服两种制剂4天后达稳态,波动系数分别为(1.37±0.35)和(1.59±0.40)。
李艳辉邓树海万发里苗彩云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缓释片高效液相色谱药物动力学
HPLC法测定左旋多巴包合物中主药含量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多巴包合物中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5∶75,用磷酸调pH至3.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左旋多巴的线性范围为5~8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19%,n=1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包合物的质量控制。
徐丽洒孙勇张丽邓树海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左旋多巴包合物
强力霉素缓释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药物释放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为了阻止或减少口腔细菌在屏障膜放置期间定植于膜上 ,研制了一种抗生素的缓释给药系统 (SRDDS) ,并评价SRDDS在体内外的药物释放持续时间和相应浓度。方法 :在体外 ,6个单位的SRDDS被分别置于PBS中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每日药物溶出量。在体内 ,在 6只兔子的人工颅骨缺损中分别植入SRDDS ,并通过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骨缺损附近的药物浓度。结果 :在体外 ,药物能持续稳定地从SRDDS中释放出来 ;至第 2 8天 ,共有约 6 3%的药物被释放。在体内 ,2 5mg/L以上的药物浓度至少能维持 6周。结论
张为新梁益慧邓树海
关键词:给药系统羟基磷灰石强力霉素引导组织再生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