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素梅 作品数:53 被引量:7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多药耐药基因ABCB1和ABCG2在下咽癌FaDu细胞多药耐药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ABCB1和ABCG2在下咽癌FaDu细胞株及其耐紫杉醇细胞株FaDu/T中的多药耐药特征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下咽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及逆转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人下咽癌细胞株FaDu为亲本细胞,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成功建立下咽癌细胞株FaDu的耐紫杉醇细胞株FaDu/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分别检测FaDu和FaDu/T对顺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长春新碱的多药耐药性;多药耐药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分别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耐药细胞株FaDu/T比FaDu细胞有更强的多药耐药性。FaDu细胞相比,FaDu/T细胞株中多药耐药蛋白ABCB1的表达增加(t=22.42,P〈0.05),但ABCG2表达下降(t=10.06,P〈0.05)。紫杉醇初始作用于FaDu细胞后JN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但是在FaDu/T细胞中JNK信号转导通路呈失活状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可以使FaDu/T细胞的JNK信号通路重新激活。耐药细胞株FaDu/T中加入茴香霉素时ABCB1表达下调(F=33.72,P〈0.05),ABCG2的表达升高(F=220.16,P〈0.05),但是在预先加入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的FaDu/T细胞株中加入茴香霉素时,ABCB1和ABCG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JNK信号通路在下咽癌的多药耐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下咽癌FaDu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以多药耐药蛋白ABCB1的高表达和ABCG2的低表达为主要特征,且两种耐药蛋白的表达变化与JNK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 马聚珂 逯素梅 于亮 田家军 李建峰 王海波 徐伟关键词:下咽肿瘤 肿瘤蛋白质类 ATP结合匣式转运子 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RNA m^(6)A甲基化修饰在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术中赘余皮下脂肪组织,以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组织为对照,检测组间RNA m^(6)A水平。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构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HFD组,n=5,60%高脂饲料喂养16周),对照组10%低脂饲料喂养16周(CD组,n=5)。模型构建成功后,取附睾周围脂肪组织行表观转录组学m^(6)A甲基化修饰芯片检测,并借助MeRIP-qPCR实验、RT-qPCR以及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测定(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IP)实验验证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变化;进一步观察METTL3小分子抑制剂STM2457对高脂饮食诱导下小鼠胰岛素信号转导基因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和小鼠IR模型脂肪组织中总体m^(6)A修饰水平均升高(患者200 ng RNA t=-8.375,P<0.001;患者100 ng RNA t=-3.722,P=0.006;患者50 ng RNA t=-4.937;P=0.001;小鼠100 ng RNA t=-3.590,P=0.023;小鼠50 ng RNA t=-2.760,P=0.025)。表观转录组学检测证实IR的脂肪组织中1175个基因发生高m^(6)A修饰,55个基因发生低m^(6)A修饰,同时有182个基因呈现高m^(6)A修饰且低表达,包括AKT2、INSR、PIK3R1、ACACA、SREBF1等5个胰岛素信号转导关键基因,其中AKT2、INSR、ACACA、SREBF1等4个基因被确证并证实其与METTL3存在直接结合,其m^(6)A修饰水平受METTL3正向调控。STM2457作用下,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且AKT2、INSR、ACACA、SREBF1转录水平上调,提示IR表型改善明显。结论:高脂饮食通过METTL3诱导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基因AKT2、INSR、ACACA、SREBF1发生m^(6)A高甲基化修饰,诱导其低表达,阻滞胰岛素信号转导,进而参与诱发IR。 叶棣文 张炳杨 张丹彤 马万山 逯素梅关键词:高脂饮食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 降低TWIST的表达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侵袭能力 目的探讨降低TWIST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对E-cadherin、N-cadherin及Hep-2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的影响,为在喉癌的进展过程中,寻找并认识能够反映其具有恶性潜能的分子或分子事件,期望为患者的早期... 田家军 徐伟 于亮 逯素梅关键词:HEP-2 TWIST 红花黄色素抗谷氨酸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能够通过抑制细胞膜上谷氨酸/胱氨酸逆转运子(Glu/Cys-)的功能导致氧化性神经损伤,该毒性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SY)具... 逯素梅 刘鲁华 辛华关键词:红花黄色素 谷氨酸 细胞培养 文献传递 一种排除巨酶分子对血清酶浓度检测带来干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除巨酶分子对血清酶浓度检测带来干扰的方法,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SpA与免疫球蛋白Fc段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以去除“巨酶”对血清酶检测带来的干扰,对游离酶分子没有影响,同时,实验室只需要培养高表达Sp... 郝明巨 马万山 逯素梅 王玉娇 张丽沙眼衣原体、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核酸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025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的可同时鉴别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现场化全自动检测方法。方法选取CT的隐蔽性质粒、NG的porA基因和UU的16SrRNA中的保守序列作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分别制备CT、NG、UU三种病原体的阳性克隆菌株进行灵敏度初步测试。开发基于全自动检测设备的一体化微流控芯片,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核酸提取纯化及实时荧光PCR全过程。使用经过数字PCR定量的CT、NG、UU三种病原体的液体室内质控品对全自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用建立的全自动检测方法与已上市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160例临床样本,评价其一致性。结果阳性克隆菌株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构建正确。建立的全自动检测方法检测CT、NG和UU的检出限均可达到1×10^(2) copies/test,检测范围1×10^(2)~1×10^(7) copies/test;该方法特异性好,不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腺病毒、肠道病毒71型、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以及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的干扰;该方法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均<5%。160例临床样本的对比研究中,全自动检测方法对CT、NG和UU的检出率分别为15.6%、10.6%和35.6%,与对比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全自动检测方法与对比试剂盒检测CT、NG和UU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2%、94.4%和93.4%,阴性符合率均为100%,总符合率分别为99.4%、99.4%和97.5%。结论建立的现场化全自动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快速,不受实验室场地限制,适合于CT、NG、UU的临床快速诊断。 李雨欣 周华誉 张瑜 高静 蔡亦梅 逯素梅 任鲁风 马鲁豫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淋球菌 解脲脲原体 微流控芯片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高侵袭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4年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阳性胃癌(AFP-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PGC)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血清AFP水平明显增高,生存期短,晚期病例多,术后复发率高,转移率高。研究显示,AFP是影响APGC高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一个独立因素,其具体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Me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3,STAT3)、Fas、AT基序结合因子1(AT motif binding factor 1,ATBF1)等分子的异常表达及癌细胞的遗传表型有关,但尚需进一步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PGC高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后续研究其具体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马永梅 逯素梅 马万山关键词:甲胎蛋白 胃癌 基于TCGA数据集分析LINC0090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长链非编码RNA00900(LINC00900)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PTC数据资料,下载基因表达谱资料和PTC临床病例信息资料。比较PTC癌组织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LINC00900的表达。分析LINC0090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INC00900表达与PT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预测与LINC00900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PCGs),利用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在线注释工具对筛选出的PC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LINC00900在PTC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01)。不同年龄、病理T分期、组织学类型PTC患者的LINC0090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PTC患者LINC0090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55岁组(P<0.01);T3~T4期PTC患者的LINC0090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1~T2期(P<0.01);高细胞亚型PTC患者LINC00900表达水平低于经典型、滤泡型和其他型(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LINC00900高表达组PTC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Log-rankχ^(2)=6.691,P<0.05)。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LINC00900可能通过核小体装配、mRNA的剪接、组蛋白H3甲基化的修饰、染色体绑定、组蛋白乙酰转移酶调节因子活性调节、鞘氨醇-1-磷酸磷酸酶活性调节、黏蛋白型O-聚糖生物合成等通路影响PTC的进展及预后。结论在PTC中,LINC00900高表达是一种预后保护因素,可作为辅助判断PTC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之一。 黎春 郭陈刚 逯素梅 马万山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 绞谷蓝皂苷含药血清对谷氨酸氧化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含药血清对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收集GP含药血清,以体外培养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33342/PI荧光双染法鉴定细胞死亡方式;生化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谷胱甘肽(L-Glutathione,GSH)含量;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内游离Ca2+变化,综合评价GP含药血清对谷氨酸氧化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谷氨酸可导致神经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GP含药血清能明显拮抗谷氨酸的细胞损伤作用,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维持细胞内较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抑制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升高。结论GP含药血清能明显拮抗Glu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毒性,以400mg.kg-1.d-1GP灌胃含药血清作用最显著。 刘鲁华 逯素梅 孙涛 张道来 冯玉新 辛华关键词:绞股蓝皂苷 含药血清 谷氨酸 一种排除巨酶分子对血清酶浓度检测带来干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除巨酶分子对血清酶浓度检测带来干扰的方法,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SpA与免疫球蛋白Fc段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以去除“巨酶”对血清酶检测带来的干扰,对游离酶分子没有影响,同时,实验室只需要培养高表达Sp... 郝明巨 马万山 逯素梅 王玉娇 张丽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