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清
- 作品数:47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专业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 王尚洪林刚辜清
-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
- 文献传递
- 池蝶蚌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起着与底物结合以及末端氧化酶的作用,具有底物氧化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特征.在多种外源性化合物代谢和内源性物质生成的过程中,该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池蝶蚌(Hyri...
- 侯喜洋王军花盛军庆彭扣辜清洪一江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池蝶蚌
- 文献传递
- 青钱柳对胆固醇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3
- 2000年
- 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大鼠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模型,观察青钱柳对动物血清胆固醇的调节作用和对体重及肝重/体重比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钱柳可抑制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升高,并可略为降低大鼠体重,使肝重/体重比值升高。
- 易醒谢明勇辜清邓泽元温辉梁
- 关键词:青钱柳血清总胆固醇保健饮料
- 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密度的体视学
- 2008年
- 为了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的变化,采用2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与缺血再灌流后6h、12 h和24 h组。以碱性磷酸酶法显示微血管,体视学方法测算大鼠海马、齿状回及顶叶皮质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大脑海马、齿状回及顶叶皮质微血管的长度密度(Lv)、表面积密度(Sv)、体积密度(Vv)发生显著变化,尤其在再灌流后6、12 h。与对照组相比,Sv在6、12、24 h持续下降(P<0.01),Lv在6 h极显著下降(P<0.01),12 h极显著上升(P<0.01),而Vv在6 h极显著上升(P<0.01),12 h显著下降(P<0.05),24 h组Lv、Vv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6 h相比,12 h组齿状回及顶叶皮质区微血管Vv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24 h组大脑皮质微血管Vv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中同区左右两侧比较微血管密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中顶叶皮质区微血管密度高于海马及齿状回(P<0.01)。
- 辜清杨琳吴娣万勇姚立希
- 关键词:缺血再灌流大脑皮质微血管体视学
- 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的组织学和体视学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为了探讨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的组织学结构,选用H.E.染色法、Mallory-Heidenhain-Azan染色法、组织学和体视学方法研究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1)乌鳢脑垂体的形态结构为前后型、草鱼和鲫鱼脑垂体的形态结构为背腹型。(2)经体视学测算,每种鱼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和垂体中间部中的嗜酸(碱)性细胞的体积密度和数密度均有极显著差异,表明这三种鱼的脑垂体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和垂体中间部中嗜酸(碱)性细胞的分布不均匀。另外在不同鱼种之间,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或垂体中间部中的嗜酸(碱)性细胞的体积密度和数密度也有极显著差异,表明由于鱼种不同,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或垂体中间部的嗜酸(碱)性细胞的分布有较大差异。
- 曾敏超辜清吴娣庄乾兴
- 关键词: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组织学体视学
- 细胞缝隙连接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2
- 1996年
- 简介细胞间直接通讯的结构基础──缝隙连接的分布、结构、通讯方式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 戴惠娟辜清曾小鲁
- 关键词:细胞细胞通讯
- 鄱阳湖泥鳅繁殖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 本文通过对都阳湖区分布的泥鳅的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对其繁殖及其生长进行比较,以期为都阳湖泥鳅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张伟曾柳根王静辜清洪一江
- 关键词:泥鳅养殖
- 文献传递
- DAB法显示大鼠肾微血管的研究
- 2010年
- 本实验采用过氧化物酶二氨基联苯胺(DAB)法显示大鼠肾微血管,结果发现DAB对肾微血管有较好的显色效果,并且发现经Baker甲醛钙溶液固定4h-8h后的组织其显色效果明显优于未经固定的组织。
- 王静辜清
- 关键词:DAB肾微血管
- 硫芥染毒大鼠肺组织内皮素-1及ETAR转录表达的变化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T 1)和内皮素A型受体 (ETAR)在硫芥中毒后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观察大鼠硫芥中毒后肺组织ET 1和ETAR各自转录表达变化、相互关系及其与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硫芥中毒后大鼠肺组织ET的含量明显增加 ,2h达峰值 ,但在 12h后下降到低于正常组 ;中毒后肺组织ET 1及ETAR的mRNA表达均增加 ,ET 1mRNA在 2 4h仍高于正常 ,ETARmRNA在 2 4h低于正常组。结论 ET
- 曹霞张黎明陈志龙李正银辜清
- 关键词:硫芥中毒内皮素A型受体
- 催产素对乌鳢、草鱼、鲫鱼腺垂体内分泌细胞影响的研究
- 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受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鱼类脑垂体是鱼类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脑垂体在这些激素的分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工注射催产素的目的是在人工条件下促使鱼类发育成熟和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产卵或排精,以提高鱼类...
- 曾敏超王尚洪吴娣辜清
- 关键词:催产素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