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豪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桃胶多糖对Caco-2细胞模型吸收葡萄糖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通过Caco-2体外细胞模型研究桃胶多糖影响葡萄糖吸收的机制。方法:以培养的Caco-2单层细胞为葡萄糖吸收模型,观察在桃胶多糖影响下,葡萄糖吸收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推断桃胶多糖对葡萄糖跨膜转运过程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桃胶多糖作用下,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吸收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葡萄糖吸收受到桃胶多糖的抑制,且葡萄糖浓度越低,桃胶多糖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效果越显著(P<0.05);不同浓度的桃胶多糖作用下,相同浓度葡萄糖的吸收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桃胶多糖浓度越高,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效果越好(P<0.05)。结论:桃胶多糖能够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其是否可能通过影响或者占据肠道刷状缘侧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上葡萄糖的吸收位点达到降血糖目的,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夏毅伟韦莉萍谷豪王飞
- 关键词:糖尿病
- 桃胶多糖降糖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桃胶多糖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水提、梯度醇沉的方法提取3种桃胶多糖,小剂量四氧嘧啶+高糖饲料复制糖尿病模型,桃胶多糖按4 g(/kg.d)晚上灌胃,阿卡波糖作为对照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Ins)、C肽、餐后2 h血糖;分别予淀粉、蔗糖、麦芽糖混合桃胶多糖灌胃后测定0、10、30、60、90、120 min血糖水平。结果:桃胶多糖不能被消化酶分解;与模型组相比,3种桃胶多糖均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P<0.05),Ins及C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分子量桃胶多糖降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桃胶多糖能延缓餐后血糖升高水平。结论:桃胶多糖降糖机制可能与抑制消化酶活性,延缓葡萄糖吸收相关。
- 王飞丁婷谷豪夏毅伟韦莉萍
-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机制酶抑制剂
- 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对糖耐量受损大鼠血糖的影响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研究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对糖耐量受损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注射四氧嘧啶加高糖高脂饲料复制糖耐量受损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分为桃胶多糖组、抗性淀粉组、低聚果糖组,分别予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各5g/(kg·d)连续灌胃20d后,检测糖耐量的变化。结果桃胶多糖组、抗性淀粉组、低聚果糖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降低30min血糖值(P<0.01),3个干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60、90、120min3个时点的血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均能改善葡萄糖耐量。
- 谷豪夏毅伟韦莉萍王飞程静茹陈伟军
-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血糖
- 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对糖耐量受损大鼠血糖及正常大鼠肠道益生菌的影响比较研究
- 背景:
糖耐量受损(IGT)是一种处于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1985年WHO把葡萄糖不耐受中的空腹血糖<7.0mmol/L,负荷后2h血糖在7.8~11.1mm...
- 谷豪
-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抗性淀粉低聚果糖肠道益生菌
- 桃胶多糖、抗性淀粉和低聚果糖对正常大鼠肠道益生菌生长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比较桃胶多糖、抗性淀粉和低聚果糖对正常大鼠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桃胶多糖组、抗性淀粉组和低聚果糖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分别予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每日5g/kg连续灌胃,20d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桃胶多糖组、抗性淀粉组和低聚果糖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桃胶多糖、抗性淀粉和低聚果糖均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增长(P<0.01),以低聚果糖组效果显著为优(P<0.01)。结论桃胶多糖、抗性淀粉、低聚果糖均能明显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增长。
- 谷豪夏毅伟韦莉萍王飞郑浩江
- 关键词:抗性淀粉低聚果糖肠道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