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中中
-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角膜缘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初步鉴定
- 目的:严重的眼表疾病是致盲性眼病,自体或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存在供体材料有限、术后免疫排斥等问题,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随着角膜组织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用于眼表疾病治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实验以共...
- 许中中
-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共焦显微镜体外培养
- 文献传递
- 0.5%环孢霉素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 李晶王丽娅许中中
- 体外无血清分离及培养人角膜上皮干细胞重建眼表的研究
- 背景:角膜上皮细胞的更新来源于角膜上皮干细胞,目前研究显示角膜上皮干细胞主要存在于角膜缘部位,又称角膜缘干细胞。临床上由于严重的化学烧伤、热烧伤、电离辐射、严重炎症、Stevens Johnson综合征等,可以导致角膜缘...
- 许中中
- 关键词:角膜上皮干细胞无血清培养体外分离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眼表重建
- 文献传递
- 不同方法去除羊膜上皮细胞的比较
- 杜连心鹿晓燕许中中
- 中性粒细胞在真菌角膜炎进展中的关键作用
- 张红敏刘素素许中中荆洋马聪慧王丽娅
- 0.05%环孢霉素A 滴眼剂联合0.1%氟米龙滴眼剂治疗特应性角结膜炎
- 许中中王丽娅李晶余晓菲杜连心
- 微孔滤网联合Ⅳ型胶原蛋白高效富集人角膜缘上皮祖细胞的方法
- 目的:探索简便高效富集人角膜缘上皮祖细胞的方法,为体外构建角膜缘上皮片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方法:无血清培养条件下,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人角膜缘上皮祖细胞的体外扩充培养;当细胞融合达90%时,使用0.25%胰酶/0.02%...
- 杜连心王丽娅许中中李晶余晓菲
-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沉积物的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沉积物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表现,探讨糖尿病患者出现角膜上皮病变的可能因素。方法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9例(15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眼的全角膜进行分区扫描检查,记录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的图像,同时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所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例(15眼)中,激光共焦显微镜显示8例(11眼)出现角膜上皮基底膜的异常沉积物,部分沉积物周边可见纤细的神经纤维,角膜上皮层下神经纤维异常,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眼。眼前节OCT检查发现有4眼的基底膜、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部位有强反射信号。角膜上皮基底膜沉积物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间无明显相关性(r=-0.265,P=0.43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出现异常沉积物,可能是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角膜上皮基底膜的沉积,对糖尿病角膜上皮病变及角膜上皮下神经病变有一定的影响。
- 许中中王丽娅荆洋牛超李金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角膜基底膜激光共焦显微镜
- 共焦显微镜引导下取材行人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目前严重的致盲性眼表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自体或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但存在着供体材料来源有限、术后免疫排斥等问题。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用于成为研究热点,优化其培养方法是提高培养效率的前提。目的以共焦显微镜作为指导进行取材,对人角膜缘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鉴定,为构建人角膜缘干细胞植片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10例10眼白内障术前检查的患者行全角膜及角膜缘分区扫描,记录角膜及角膜缘上皮层、前弹力层图像,对所有检查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依据共焦显微镜对角膜缘上皮层的结构分析,对眼库提供的正常供体角膜缘组织进行取材,实验共分6批取组织进行培养,共接种103张组织块。用组织块培养法、以羊膜为载体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培养的第5天、第10天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63蛋白、细胞角蛋白19(CKl9)和角蛋白3(K3)及involuerin蛋白的表达对培养细胞的表型进行鉴定。结果共焦显微镜扫描显示,角膜缘上皮层细胞聚集成细长条索,呈栅栏状外观,其间可见大量高反光颗粒状物质;在基底部扫描时观察到“细胞岛”样现象;角膜缘部位斜切面观察可见上皮层下有排列整齐的乳头状突起。接种的103块组织块中出膜生长74块,平均出膜率为(68.62±16.94)%,平均出膜时间为(5.83±2.04)d,第3批和第6批组织块的出膜率明显高于第2批和第4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第4批和第6批组织块的出膜时间明显长于第1、2、3、5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的第5天和第10天,角膜缘干细胞表达p63蛋白的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05%和36.52%,CK19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26.07%和40.55%,K3的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57.88%和40.81%,表达involucrin蛋白的阳性细胞比�
- 杜连心余晓菲许中中张红敏杜晓峰王丽娅
-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培养
- 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主要免疫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5
- 2012年
- 背景在中国,感染性角膜病变是引起角膜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中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高、危害大,是角膜盲防治工作的重点。研究表明,真菌性角膜炎后局部的免疫状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免疫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真菌性角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局部免疫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共选用SPF级12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4只小鼠,然后根据检测的时间点将成模的小鼠随机亚分为临床评分组,6、9、12、24、72和120h组,每组3只小鼠。模型组小鼠用角膜划痕和带有真菌的竹签涂抹法接种腐皮镰孢菌以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对照组仅用无菌刀片划痕而不接种任何真菌。各组小鼠分别于上述时间点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采用改良标准对炎症程度进行临床评分。其余组按照时间点处死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对炎症局部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进行鉴定,计数炎性细胞数量。实验动物的使用遵循ARVO声明,研究过程经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和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生命科学实验管理与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结果造模成功后24h模型组小鼠出现角膜混浊,72h时病变最为严重,此后病变逐渐减轻,而对照组24h后上皮愈合。造模后24~72h,模型组眼部炎症反应评分逐渐达峰值,与造模后6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6、9、12h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角膜炎症反应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9h和12h模型组小鼠中性粒细胞角膜浸润数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4、72、120h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模型组造模后12、24、72h角膜中性粒细胞与6h比较差异均有
- 张红敏刘素素许中中马聪慧谢艳亭吴细丕王丽娅
- 关键词:角膜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