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成林

作品数:216 被引量:3,797H指数:3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2篇经济管理
  • 8篇历史地理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6篇区域经济
  • 39篇经济增长
  • 24篇城市
  • 21篇区域经济增长
  • 16篇粤港
  • 16篇粤港澳
  • 16篇铁路
  • 16篇港澳
  • 13篇协调发展
  • 12篇可达性
  • 10篇政府
  • 10篇趋同
  • 10篇流域
  • 10篇俱乐部趋同
  • 10篇高速铁路
  • 10篇产业转移
  • 8篇增长趋同
  • 8篇经济差异
  • 8篇黄河流域
  • 8篇河流域

机构

  • 133篇暨南大学
  • 88篇河南大学
  • 9篇海南师范大学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汕头大学
  • 4篇河南财经学院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中共广东省委...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河南财经政法...
  • 2篇五邑大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208篇覃成林
  • 13篇贾善铭
  • 9篇李敏纳
  • 9篇刘永江
  • 9篇张伟丽
  • 6篇蔡舒
  • 6篇熊雪如
  • 5篇姜文仙
  • 5篇李小建
  • 5篇种照辉
  • 4篇李超
  • 4篇王文剑
  • 4篇彭宝玉
  • 4篇刘迎霞
  • 4篇李俊雅
  • 4篇张华
  • 3篇王荣斌
  • 3篇桑曼乘
  • 3篇李二玲
  • 3篇彭荣胜

传媒

  • 15篇地域研究与开...
  • 11篇人文地理
  • 11篇经济地理
  • 8篇区域经济评论
  • 7篇经济经纬
  • 7篇学习与实践
  • 6篇经济问题探索
  • 5篇中州学刊
  • 4篇开放导报
  • 4篇经济纵横
  • 4篇经济与管理研...
  • 4篇河南大学学报...
  • 4篇开发研究
  • 4篇经济体制改革
  • 4篇经济学动态
  • 3篇地理研究
  • 3篇经济问题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中国工业经济
  • 3篇管理世界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11篇2013
  • 16篇2012
  • 11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12篇2008
  • 14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区域协同创新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构建区域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现有研究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试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并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但其是否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会促使试点城市的创新环境改善、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增加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合作创新需求增长以及合作创新环境改善会进一步促进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进而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且试点城市的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合作创新环境越好则这种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越强。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9年276个地级市的数据,用人均合作专利数来刻画城市间合作创新水平,进而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试点政策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删除省会城市样本、PSM-DID检验、试点时间滞后处理、控制其他试点政策影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表明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可以通过加快试点城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来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表明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和改善合作创新环境有利于该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拓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种照辉高志红覃成林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国家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
高速铁路发展与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被引量:28
2014年
本文设计了一个综合的经济集聚指数描述经济集聚状态,建立了包含可达性指标的经济集聚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对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速铁路影响下,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明显提升,铁路沿线城市可达性每提升1%,可引起这些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出现0.8072的相应增加。但是,高速铁路发展也引起铁路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集聚水平差异扩大,经济集聚格局趋向非均衡。其中,高速铁路沿线城市成为经济集聚的目的地,经济集聚水平显著提升且内部差异缩小;这类城市的可达性每提升1%,可引起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发生0.8798的相应增加。相反,非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相对下降,成为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流出地,而且这类城市之间的经济集聚水平差异增大。
覃成林种照辉
关键词:高速铁路经济集聚可达性
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与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Theil指数分析、基尼系数分析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测度1988—2011年海南区域经济差异,以此为基础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时序变化及空间格局动态。结果显示,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继而转平稳波动的阶段性变化,但总体上明显扩大;海南区域经济差异以4类区域间差异为主导,其空间格局总体上呈现内陆与沿海间及沿海内部差异型;海南区域经济差异在量上未突破偏小的非相对合理状态。这些表明,目前海南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不高,海南整体经济增长水平偏低,经济增长缺少实力强的增长极带动。推动海南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增长的空间规律,强化实施增长极战略,集中有限的力量重点发展海口、三亚、儋州、文昌、澄迈和琼海,在此基础上培育三个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增长极或核心区,避免遍地开花式的低效率开发和重复建设。
李敏纳蔡舒覃成林
关键词:THEIL指数基尼系数增长极
可达性研究动态及测算模型修订被引量:13
2016年
可达性在地理、交通、经济、规划等学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概念和测算方法仍在不断的探讨之中。通过考察可达性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研究动态,将可达性定义为空间网络中其他节点的某种流量借助某种交通方式抵达目标节点的难易程度。对5种主要的可达性模型进行比较,将交通站点通勤频次引入基于加权最短旅行时间的可达性模型,提出一个修订的可达性测算模型。运用全国1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年的数据,对未修订和修订的可达性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修订的可达性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可达性信息。
冯广超覃成林
关键词:可达性交通网络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一、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过程 1.地区经济绝对差距变化过程。用标准差所测度的全国各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在1978—1992年期间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只是在1980—1982年期间出现过一次很小幅度的下降,年均下降速度为0.6%,进入90年代上升幅度迅速增大。在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2年的4个时段里。
胡长顺覃成林
关键词:人均国民收入高收入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趋同假说研究新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趋同假说,是在传统趋同假说的基础上以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支撑,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技术手段,对长期区域经济增长态势进行重新检验。普遍认为,空间相互依赖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关键机制,如果忽视这种关系可能会导致趋同模型的错误设定。
刘迎霞覃成林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增长趋同
中国区域经济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已初步形成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形成了珠三角增长极、长三角增长极、环渤海增长极、长江中游增长极、成渝增长极、中原增长极和关中增长极等多极共存格局,各增长极之间存在结构、规模和发展水平差异,其内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均持续增强;空间经济网络的规模、密度、连通度等均持续增大;这些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之间存在正向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其中,多增长极对空间经济网络的促进作用趋于减弱,空间经济网络对多增长极的影响则相反。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组织基础,建议把长江中游增长极、中原增长极、关中增长极建设上升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加快"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及其他空间经济网络建设。
覃成林韩美洁
关键词:增长极区域经济
广东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经验与思考被引量:28
2010年
广东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是推进产业转移的主体。政府把产业转移纳入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之中,通过制定规划和系列政策,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有效发挥了产业转移的区域协调发展效应。这种以政府为组织者,把产业转移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设计推动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的做法,是一种有很高借鉴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创新。
覃成林梁夏瑜
关键词:产业转移
高速铁路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变迁的影响被引量:28
2017年
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口密集区与我国高速铁路网络高度耦合,呈现全国性集聚与省域集聚并存的特点。高速铁路的"廊道效应"促使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密集程度差异呈扩大趋势,而并未对非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密集程度产生明显影响。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基础上,引入城市每日高速铁路运营的频次,以此改进可达性的测度方法。结果显示,高级网络节点城市的向心集聚力在高速铁路"虹吸效应"的作用下呈规模递增趋势,并通过扩大与周边腹地差距,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核心城市。在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基础上,运用动态VPM模型,分析了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各个核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和扩散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口密集区域的范围有向高速铁路沿线收缩与向高级网络节点城市收缩的态势,呈现局域的集聚和全域的分散状态。长期而言,生产性服务业有向多核心网络式结构演变的趋势。
覃成林杨晴晴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核密度估计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征分析被引量:36
2003年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因子主要是知识、技术、资金和信息。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因素和对外开放条件对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具有智力密集、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对外开放度高和交通方便、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相对较高、位于大中城市等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存在着区域集聚与扩散两种过程。
覃成林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区位扩散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