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书
- 作品数:178 被引量:1,17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巨型艾美耳球虫在免疫鸡体内的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 1998年
- 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等研究了巨型艾美耳球虫 Eimeria maxima 在免疫鸡体内的发育及鸡体相应肠道的组织学变化.E.maxima 在非免疫鸡体内有3代裂殖生殖。在其第1,2代裂殖生殖阶段,所见虫体寄生的空肠组织发生粘液变性.在裂殖生殖后期和配子生殖阶段,非免疫攻毒鸡空肠绒毛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包括粘膜上皮大量脱落,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等,有时可见大量上皮间淋巴细胞(IEL)出现,在免疫攻毒鸡,E.maxima 从子孢子的侵入、移行阶段在免疫鸡体内就受到抑制.随着时间推移,第1,23代裂殖生殖受到日益加重的抑制,最终使虫体没有进入有性生殖阶段。给免疫鸡攻毒后24h 即可见空肠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IEL 增多,肠腺上皮增生等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反应的靶阶段虫体包括子孢子及裂殖生殖各阶段。空肠固有层淋巴细胞、IEL 可能参与了鸡体抗 E.maxima 感染的保护性免疫.
- 查红波蒋金书
- 关键词: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生殖生殖阶段固有层组织病理学变化组织学变化
- 鸡布氏艾美耳球虫致病性研究
- 1998年
- 用18日龄公雏作为试验对象,以增重,病变和死亡为判定指标,用 E.brunetti 的0.5万、1万、5万、10万、20万、50万和100万/只为接种梯度,研究了布氏艾美耳于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接种0.5万~20万/只剂量的 E.brunetti 都明显影响鸡的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剂量组间增重无差异,50万/只和100万/只剂量组的鸡出现减重.50万/只剂量组鸡死亡50%,100万/只剂量组鸡死亡100%.E.brunetti 接种5万/只剂量组及以上各组鸡饮食欲消失.鸡失去自洁行为.粪量少,含有粘液和血液.剖检病变主要在小肠至直肠,肠壁变薄,易碎,呈粉红色至暗红色,肠粘膜上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容物以粘液和血液为主.部分鸡的盲肠内容物干、呈暗红色.病变计分为:对照组0分,0.5万/只为0.67+;1万/只0.83+;5万/只1.17+;10万/只1.50+;20万/只2.23+;50万/只3.64+;100万/只3.83+.100万/只剂量组中有两只鸡出现腿麻痹症状,不能站立.
- 陈刚蒋金书
- 关键词:增重布氏艾美耳球虫接种病变显著性差异
- 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在鸡胚培养和鸡肾细胞中的发育被引量:2
- 1998年
- 采用体外脱囊的方法,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oulina)的子孢子分别接种于9日龄 SPF 鸡胚的尿囊腔和鸡肾原代细胞中,置40~41℃恒温箱中培养.E.tenella 子孢子接种 SPF 鸡胚尿囊腔后,24h 后发现早期的第一代裂殖体;34h
- 蒋金书胡景辉
- 关键词: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原代细胞裂殖体子孢子裂殖子
- 布氏、巨型和堆型艾美耳球虫在鸡体内发育特性的研究
- 1998年
- 利用肠粘膜压片镜检的方法,对 E.brunetti,E.maxima 和 E.acervulina 在鸡体内的发育部位和各期虫体的形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经三次重复试验检查结果表明,E.brunetti 第一代、第二代裂殖生殖主要在空肠和回肠进行;第三代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卵囊形成主要在空肠、回肠、直肠和盲肠近端进行;第三代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卵囊形成主要在空肠、回肠、直肠和盲肠近端进行.朋代裂殖体出现时间分别为接种后24~48h;56~80h 和88~96h;小配子体与大配子体均于104~112h 出现,未完全成熟的卵囊和极少数成熟卵囊见于112~120h。
- 陈刚蒋金书
- 关键词:裂殖生殖卵囊鸡体堆型艾美耳球虫
- 猪蛔虫幼虫琼脂胶移行法的建立
- 2001年
- 本实验首次在国内建立起了线虫的琼脂胶移行法 (Agar- gel Migration Assay,AMA)。通过对影响幼虫活力的某些理化因素 ,如 :琼脂胶的温度、每孔加入的琼脂胶和幼虫混合液的体积、琼脂胶的浓度及幼虫在琼脂胶内移行的时间等研究发现 :加胶的温度和加胶的量对幼虫的移行率有较大的影响。幼虫的移行率随加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当温度达到 70℃时 ,则几乎无虫体从琼脂胶内移出 (移行率仅为 0 .5 % ) ;幼虫的移行率随加入琼脂胶量的增多而减小 ,当每孔加入 10 0 0 μl时 ,幼虫的移行率为 16 .6 8% ,当加入 40 0 μl时幼虫的移行率则能达到 2 5 .17%。琼脂胶的浓度对幼虫移出的影响并不明显 ,采用 SAS软件 (for Windows V6 .12 )分析发现 1.2 %、1.0 %、0 .8%、0 .4%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但琼脂胶的浓度能影响胶液凝固的时间和凝固后的韧性。实验表明 :最适宜的加胶量为 40 0 μl/孔 ,最适宜的加胶温度为 5 3℃ (Agar- gel,Sigma) ,在琼脂胶中最佳培养移行时间为 2 4h,琼脂胶液的最适实验浓度为 1.5
- 王庆华韩谦蒋金书刘群
- 关键词:猪蛔虫幼虫
- 布氏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后鸡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 1998年
- 以15日龄公雏作为试验对象,利用 TECHNIOON RA-1000SYSTEM 血液生化分析仪,研究了鸡在人工感染 E.brunetti(41 500个卵囊/只)、E.maxima(42000个卵囊/只)和 E.acervulina(42500个卵囊/只)后3,5,7,9和11d 时其血清中葡萄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尿酸、总蛋白、白蛋白、钙和镁的变化.结果表明:E.brunetti,E.maxima 和 E.acervulina 感染鸡后均可使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E.
- 陈刚蒋金书
- 关键词:感染后堆型艾美耳球虫
- 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空肠粘膜肥大细胞数量和组织胺含量的变化
- 1998年
- 借助于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和荧光测定法,分别检测了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空肠粘膜肥大细胞(MMC)数量和组织胺(H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初次感染巨型艾美耳球虫之后,空肠 MMC 呈减少趋势,至感染后第14天回复至不感染对照组水平.而初次感染组相应空肠 HA 水平呈现出不显著波动后,在感染后第4天达最大值。在再次攻毒试验中,免疫攻毒组 MMC 开始显著增多,尔后呈下降趋势;
- 查红波蒋金书
- 关键词:巨型艾美耳球虫组织胺空肠荧光测定法感染后攻毒试验
- 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早熟株的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998年
- 本研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北京株进行10代早熟选育,获得早熟弱毒株,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证实:该早熟株潜隐期为123h,比亲本毒株缩短了21h;内生发育研究发现其第二代裂殖生殖发育较快,第二代裂殖体含裂殖子较少,提前进入配子生殖;该早熟株繁殖能力下降,仅为毒株为24.75%;该早熟株致病性大大下降,经口感染发现剂量为10×10~4/只的早熟株的致病性仅相当于剂量10×10~2/只亲本毒株的致病性;对其免疫原性研究发现;①分别用剂量为1000个卵囊/只的早熟株丝。
- 刘群蒋金书韩谦
- 关键词:早熟株生物学特性柔嫩艾美耳球虫内生发育经口感染
- 布氏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在鸡肾细胞及鸡胚培养中的发育被引量:3
- 1998年
- 采用体外脱囊的方法,将布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brunetti)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的子孢子分别接种于鸡肾原代细胞和9日龄鸡的尿囊腔中,置40~41℃恒温箱内培养,结果如下:①E.brunetti 子孢子接种鸡肾原代细胞后,50h 发现第一代未成熟裂殖体;76h 发现第二代成熟裂殖体;128h 发现配子体,继续培养再无进一步发育。子孢子接种鸡胚尿囊腔后,16~48h 发现第一代裂殖体;60~72h 发现第二代裂殖体;未见到第三代裂殖体;144h 发现小配子体、大配子体和未成熟卵囊,168h
- 陈刚蒋金书
- 关键词:巨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裂殖体子孢子发育
- 杀球灵对鸡鸭兔球虫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9
- 1991年
- 鸡、鸭、兔球虫病是一种普遍多发、危害十分严重的原虫病,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它是当前养禽业和养兔业中极待解决的生产问题。世界各国历来依赖药物来预防球虫病。
- 蒋金书林昆华殷佩云韩谦索勋赵树英段嘉树康春保马永利
- 关键词:杀球灵球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