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湿疣
  • 3篇尖锐湿疣
  • 2篇炎症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激素
  • 2篇表皮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表皮松...
  • 1篇大疱性表皮松...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治疗
  • 1篇滴注
  • 1篇毒性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性病
  • 1篇性病门诊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机构

  • 11篇烟台市莱阳中...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1篇董向华
  • 4篇尉京成
  • 1篇杨海平
  • 1篇董晓丽
  • 1篇于春玲
  • 1篇李剑
  • 1篇顾昕
  • 1篇孙勇
  • 1篇徐向东
  • 1篇丁蕙琳
  • 1篇刘伟伟
  • 1篇任秀慧
  • 1篇盛来基
  • 1篇马华
  • 1篇朱敏
  • 1篇辛淑芹
  • 1篇黄建英
  • 1篇吕文辉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咽峡部尖锐湿疣1例报告
2006年
董向华尉京成
关键词:尖锐湿疣
TCD诊断偏头痛79例
2003年
目的 探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TCD改变,评价TCD在诊断偏头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2MHz pw对79例偏头痛患者经颞窗、枕窗探测颅内血管,并将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二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偏头痛患者TCD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典型偏头痛TCD异常率为90%,明显高于普通型偏头痛TCD异常率52%,差异有显著意义(X^2=8.90,P<0.01);偏头痛间歇期TCD异常率为91.5%,高于偏头痛的急性发作期(60%),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80,P<0.01)。结论 TCD是诊断偏头痛的无创,简便、易重复的有效检查手段。
董向华黄建英于春玲
关键词:偏头痛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董向华李剑顾昕丁蕙琳朱敏
关键词:临床疗效观察重度痤疮异维A酸寻常痤疮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31例临床分析
2007年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为最凶险的重症药疹,死亡率较高。将2001年1月至2006年8月我科收治的31例确诊为TE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董向华马华任秀慧
关键词: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重症药疹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依匹斯汀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风团数目、皮肤瘙痒、风团大小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病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董向华
关键词:依匹斯汀慢性荨麻疹血清炎症因子
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2007年
董向华盛来基尉京成
关键词: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医院就诊
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28例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董向华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年发病率儿童性病性病门诊NGU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联合冷冻疗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联合冷冻在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的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85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将冷冻治疗方案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将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联合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均进行持续1个月的治疗及3个月的随访。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炎症反应及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总值(CD3^(+))、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处于较高水平;血清CD8+、白细胞介素(IL)-6、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联合冷冻治疗有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进而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同时可减少复发,应用效果显著。
董向华
关键词:尖锐湿疣重组人干扰素Α-2A冷冻炎症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VEGF和CD105的表达与预后关系探讨研究
徐向东刘伟伟尉京成辛淑芹杨海平董晓丽董向华孙勇
一、简要技术说明  任务来源:自选课题。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经过多年努力,但是肺癌的治疗效果仍不乐观,其总的5年生存率低于15%。目前肺癌的综合治疗已达到平台期。近年来迅...
关键词:
关键词:NSCLCCOX-2VEGFCD105预后关系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37例疗效观察
2005年
董向华吕文辉
关键词:激素性皮炎氟芬那酸丁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