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范善发

范善发

作品数:23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盆地
  • 5篇油气
  • 5篇生物标志
  • 5篇生油
  • 4篇生物标志物
  • 4篇气藏
  • 4篇准噶尔盆地
  • 4篇标志物
  • 3篇盐岩
  • 3篇油气藏
  • 3篇生烃
  • 3篇生油岩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油源
  • 2篇油源对比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上海石油化工...

作者

  • 23篇范善发
  • 15篇周中毅
  • 7篇解启来
  • 6篇潘长春
  • 4篇潘长春
  • 3篇彭平安
  • 2篇张丽洁
  • 2篇王屿涛
  • 2篇傅家谟
  • 2篇汪本善
  • 1篇盛国英
  • 1篇阮锦范
  • 1篇吴元伟
  • 1篇孙永革
  • 1篇朱扬明
  • 1篇董平
  • 1篇傅桂香
  • 1篇吕国英
  • 1篇徐伟民
  • 1篇贾蓉芬

传媒

  • 9篇地球化学
  • 3篇沉积学报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勘探家(石油...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5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6
  • 1篇1979
  • 1篇19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抚顺烛煤中二甲基一、三甲基-2-甲基-2-(4,8,12-三甲基十三基)色满和苯并藿烷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3
1988年
甲基-2-甲基-2-(4,8,12-三甲基十三基)色满(M-MTTC)的分布与沉积环境有关。在抚顺烛煤中发现5,7,8-三甲基-MTTC和5,8-二甲基-MTTC以及7,8-二甲基-MTTC,不存在一甲基-MTTC。M-MTTC的这种分布反映了抚顺烛煤的淡水滨湖相沉积环境。与此相应的是,抚顺烛煤含有C_(32)—C_(35)苯并藿烷,具有很高的姥鲛烷/植烷比值,高碳数正烷烃的奇偶优势和C_(24)—C_(34)异构烷烃的偶奇优势。
范善发傅家谟Geoffery Eglinton Simon C.Brassell
应用生物标志物评价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物的古环境被引量:5
1991年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为海相沉积,咸化泻湖相沉积、淡化泻湖相沉积、浅水陆棚相和下斜坡—陆棚相沉积、浅海斜坡重力流相沉积、深水陆棚相沉积和海底盆地相沉积具有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伽玛蜡烷指数与水体盐度有关.Pr/Ph和β—胡萝卜烷含量与沉积环境的还原程度有关,Pr/Ph还受浮游动物输入多少的影响。低碳数正烷烃的奇碳优势或偶碳优势以及三环萜烷分布和甾烷分布对下古生界沉积物的古环境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范善发周中毅潘长春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古生代沉积物盆地
塔里木盆地晶包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应用被引量:3
1996年
塔里木盆地晶包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应用范善发,周中毅,解启来,潘长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晶包有机质,塔里木盆地,二次生烃,生物标志物碳酸盐岩的可溶有机质主要为沥青A和晶包有机质,前者是用溶剂抽提碳酸盐岩样品获得...
范善发周中毅解启来潘长春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二次生烃生物标志物
压力对烃源层演化及产烃影响的模拟实验被引量:14
1996年
压力对烃源层演化及产烃影响的模拟实验解启来,范善发,周中毅,潘长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压力,模拟实验按照现行的成油模式,一般认为石油是在1500~4000m范围内生成和保存的,超过4000m石油将裂解成...
解启来范善发周中毅潘长春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的地温特征及其找油意义被引量:10
1989年
新疆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生油层是古生界,研究盆地的古地温显得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研究盆地的热史,引进了裂变径迹法,即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上—下限温度为70~125℃。同石油主要形成于60~140℃之间相接近。此方法还可解决沉积盆地热历史及某些基础地质问题。裂变径迹年龄代表抬升剥蚀以后的地质年龄,可推断抬升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提出了用包裹体溫度认识地热过程。 准噶尔盆地地溫演化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地槽期(石炭纪时期)古地温梯度8~5℃/100m:山前坳陷期(二叠—三叠纪末)古地温梯度5~3℃/100m:地台期(侏罗—早第三纪)古地温梯度3~2℃/100m。盆地中几个主要凹陷内石炭、二叠系生油岩在二叠、三叠纪时就进入了生油高峰期,因之应特别重视寻找古生新储的油气藏。
周中毅潘长春范善发韩林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温油气藏勘探
西藏南部Cenomanian-Turonian缺氧事件: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21
2000年
基于藏南中白垩统Cenomanian-Turonian缺氧事件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黑色页岩的有机质输入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与缺氧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缺氧层内高含量有机碳的黑色页岩与灰绿色页岩、泥灰岩构成二级旋回地层;有机质的母质输入以海洋生物的菌藻类为主。生物标志物与缺氧事件对应研究表明,Pr/Ph在剖面上的相对含量是判别氧化还原的良好指标,胡萝卜烷含量(β-胡萝卜烷和γ-胡萝卜烷)是反映藏南地区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敏感特征标志物。还原条件下的缺氧事件层内,胡萝卜烷含量特别高,而氧化环境下,胡萝卜烷含量相对偏低。
胡修棉王成善李祥辉范善发彭平安
关键词:大洋缺氧事件有机地球化学
盆地深部形成油气藏的有利因素被引量:20
1997年
本文主要阐述了形成深部油气藏的三个因素:即Ⅰ型干酪根在高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碳酸盐岩生油岩的成熟作用慢于泥岩生油岩,晶包有机质转化及释放烃类是在高成熟阶段,碳酸盐岩生油岩生油下限的R。值在1.5%以下,液态窗的深度比泥岩大500~1000m;较高的压力是形成深部油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生油岩的高压生烃模拟实验揭示了高压可以使生油期滞后及提高产油率。地温梯度较低的塔里木、准噶尔盆地腹部,由于压力较高,生油的下限可达7000m。在快速沉降的新生代盆地,由于泥岩快速生油而又难以排放,形成局部异常高压带。异常高压区生油的深度可以向下延伸1000多米,封隔层之下的高压区是深部形成大规模油气藏的广阔场所。
周中毅范善发潘长春解启来
关键词: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
通过高压模拟实验探讨准噶尔盆地天然气生成演化及勘探方向被引量:8
1995年
二叠系芦草沟组源岩的高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高压对有机质的生成和演化具有明显影响。高压可抑制有机质的演化,使产油率增加,产气率降低,油窗范围变宽。结合盆地热史研究和勘探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带和勘探方向。
王屿涛潘长春范善发
关键词:温度油气演化勘探方向天然气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成熟干酪根生烃潜力的评估被引量:3
1996年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高成熟生油岩干酪根仍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其产烃率-温度-时间关系研究表明,在最近1-2Ma内凹陷区奥陶系生油岩向邻近的隆起区提供了大量烃类。
范善发周中毅解启来潘长春钱吉盛陈一平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干酪根生烃潜力油矿床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生物标志物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1
1991年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生物标志物分布与沉积环境有关,反映了藻类和微生物输入的特征。寒武系和奥陶系生物标志物分布具有异同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与全球奥陶系生物标志物分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生物输入。
范善发周中毅潘长春韩林朱扬明
关键词:盆地古生代生物标志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