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和君
- 作品数:44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七五”期间河南小麦品种群的优化组建及利用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我省小麦专家和科技人员,勇于探索,大胆革新,在“七五”期间,对小麦品种群的优化组建及利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协作,把科研、生产、经营联合在一起,使新品种的“引、试、繁推”成为一体化。特别是国营农场在繁殖和推广新品种中,充分发挥了先进示范作用,已成为我省商品种子生产基地。从1986—1989年,提供小麦原、良种等1.6亿余公斤,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小麦生产的发展。在农业系统实行跨省、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横向联合,大搞良种繁育推广,实行良种良法技术配套,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一经验值得推广。
- 范和君薛喜梅赵英华郑天存
- 关键词:小麦品种群
- 谈小麦用种策略
- 1992年
- 1991—1992年度,我省小麦生育期间除前期干旱外,中后期风调雨顺,无大的自然灾害,加上领导和群众努力,获得了继1984、1989年后的第三个夏粮丰收年。特别是从小麦试验品种看,多数品种表现都不错,品种间产量差异不大。在大面积生产上小麦品种表现也是好的不突出,差的也不显著,以致直接影响了群众对品种的正确认识和利用。为了正确导向。
- 范和君赵虹薛喜梅王西成阎新甫
- 关键词:小麦播种播种量
- 正确认识与种好冀麦5418
- 1990年
- 一、冀麦5418的表现冀麦5418为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是适合黄淮麦区大面积水肥地种植的高产稳产新品种。1985年自河北引入我省以来,经过多年多点黄淮大区区试、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生产试种,经历了赤霉病流行年、白粉病多发年和冷冬年等不同灾害条件的考验,表现抗病、抗寒、抗倒、早熟、高产、稳产、质优。1988和1989年已先后被河南、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和审定,江苏、安徽也大量引种,在黄淮麦区正迅速扩展。经过几年的区试、试种和推广应用。
- 赵虹范和君
- 关键词:小麦
- 辩证认识,合理利用小麦品种
- 1998年
- 辩证认识,合理利用小麦品种赵虹王西成田云峰范和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李铁庄周新宝(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苗玉芳(河南省农业厅)由于气候反常等因素的影响,黄淮麦区小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产,且品种间表现较大差异,不少人由此对品种...
- 赵虹王西成田云峰范和君李铁庄周新宝苗玉芳
- 关键词:小麦品种气候小麦生产
- 从市场需求谈新麦9号利用前景被引量:8
- 2000年
- 赵虹王西成范和君李铁庄赵家启
- 关键词:小麦
- 新苗头小麦优良品种简介
- 1996年
- 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临汾7203一、品种来源:系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选育而成。组合为沙瑞克/3029/3/74100//蚰包036/,小偃759.系多交后代,遗传基因丰富。1993年通过山西省品审会审定.定名晋麦45;1994年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1991年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引入河南。1995年经河南省品审会认定。二、主要特点:属半冬性大穗型早熟品种。幼苗匍匐.苗期长势壮、长相好,抗寒性强;产量三要素协调。
- 赵虹王西成范和君
- 关键词:农科院遗传基因抗寒性早熟品种
- 豫麦10号在黄淮南片麦区的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1990年
- 豫麦10号(豫西832),小麦新品种,经1985-1989年地市、省和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及省、地两级生产示范试验,以及部分地区旱地区试,平均产量最高,在各试验片均居首位。在河南、陕西、江苏、安徽等省表现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在该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前途。文中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也进行了探讨。
- 张万松袁爱梅范和君荆清文霍晓妮
-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适应性增产潜力稳产性黄淮
- 谈科学评价和合理选用小麦良种
- 1996年
- 编者按小麦乃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及时指导1996~1997年度我省的小麦生产,本刊邀请小麦专家范和君研究员及赵虹等人,针对我省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和生产条件以及品种情况,详细介绍了因地制宜、科学选用小麦良种的策略和方法。并...
- 赵虹王西成范和君田云峰王胜军
- 关键词:小麦良种
- 引种推广冀麦5418的经验
- 1992年
- 冀麦5418小麦品种自引入我省后,推广速度快、面积大,总结其中的原因和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准确引种,深化研究,综合评判,肯定其利用价值 1.改革引种及鉴定方法,及时准确引种 80年代以来,以百农3217为代表的一批良种的推广。
- 范和君赵虹薛喜梅赵英华
- 关键词:小麦引种
- 中育3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
- 1996年
- 中育3号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鲍思敬,杨兆生,范和君(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近年来我们采取利用在黄淮地区性状表现优良的大面积推广品种与引进的国外新材料进行地理远缘杂交,杂种后代增大群体,多点鉴定等措...
- 鲍思敬杨兆生范和君
- 关键词:小麦选择育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