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国滢

作品数:103 被引量:1,68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0篇法律
  • 34篇法学
  • 12篇法理
  • 10篇论题
  • 10篇国法
  • 10篇法理学
  • 9篇中国法
  • 9篇法治
  • 7篇知识
  • 7篇司法
  • 7篇罗马法
  • 7篇教义学
  • 7篇法律论证
  • 7篇方法论
  • 6篇学说
  • 6篇法教义学
  • 6篇法学方法
  • 5篇法学派
  • 5篇法哲学
  • 5篇裁判

机构

  • 93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基尔大学

作者

  • 94篇舒国滢
  • 2篇艾群
  • 2篇宋旭光
  • 1篇冯洁
  • 1篇宋旭光
  • 1篇王静
  • 1篇雷磊
  • 1篇桑本谦
  • 1篇程春明
  • 1篇宇培峰
  • 1篇林端
  • 1篇胡昌明
  • 1篇季卫东
  • 1篇徐爱国
  • 1篇聂鑫
  • 1篇陈景辉
  • 1篇马剑银
  • 1篇王楠

传媒

  • 9篇政法论坛
  • 8篇中国政法大学...
  • 7篇比较法研究
  • 5篇研究生法学
  • 4篇法学
  • 4篇法制资讯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浙江社会科学
  • 3篇现代法学
  • 3篇法哲学与法社...
  • 2篇中外法学
  • 2篇法学研究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法学家
  • 2篇国家检察官学...
  • 2篇政法论丛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北方法学
  • 2篇中国法律评论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争点论”探赜被引量:20
2012年
"争点论"是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修辞学家赫玛戈拉斯系统论述的一种修辞学理论。为了对"个案"或"确定的问题"的实际解决,赫玛戈拉斯提出了四个所谓的"逻辑问题",即:事实争点(或推测性争点);定义争点;性质争点;程序争点(或转移争点)。与这四种争点并列的是所谓"法律问题",它们包括:条文的字面含义与(立法)意义或意图的争议;法律冲突;"(法律或文件表述)歧义"的争议;"基于类比推理"的争议,等等。赫玛戈拉斯身后直到公元2世纪,除了西塞罗、昆体良等人介绍他的"争点论"之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与他的学说不同的争点论,另有学者沿着他的思想继续拓进,使他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对此做出贡献最大的,也最为后世所知的,是公元2世纪的希腊修辞学家、"第二波智者派"的代表人物赫摩根尼斯。他系统地论述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13争点体系,其理论在中世纪被奉为修辞学上的最重要的权威。
舒国滢
关键词:逻辑问题修辞学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方法论视角的四个追问被引量:110
2005年
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根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如果我们省略其他的形式分类,则大体上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非实定的法律原则”和“实定的法律原则”。通常情况下,两者本身不存在矛盾,实定的法律原则是由非实定的法律原则转化而来的。但有时人们必须从方法论的角度考察“非实定的法律原则”和“实定的法律原则”效力的优先性,以及“非实定的法律原则”能否通过法律解释或论证纳入现行法律秩序的框架之内。法律原则是否具有可诉性,是通过个案来加以验证的,不能断言法律原则自始即无可诉性。相反,在对法律原则有否可诉性进行实证检验之前,预设其在性质上属于具有可诉性的法律规范,是符合逻辑的。
舒国滢
关键词:法律原理裁判规范
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法美学散论被引量:9
2000年
或许是由于工业化和商品化时代滥用理性和"计算"规则的缘故,我们现在已愈来愈丧失了黑格尔所称谓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审美)的能力。崇高物象的心灵激荡,"无利害感"的游戏冲动.诗歌语言引动的惊异与纯喜,无限想象的自由伸展的渴望,"风格"、"趣味"的体验与追求。以及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描绘的"
舒国滢
关键词:法美学法律人美学价值审美意识黑格尔
德治与法治相容关系的理论证成被引量:16
2018年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作为一项政治原则久已列入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并得到延续性强调,但学界对德治与法治是否具有相容关系仍缺乏理论共识。德治与法治不仅在抽象意义上具有逻辑上的相容关系,也在历史经验语境下具有理论上的相容关系。一般意义的德治与法治在概念分析维度并无必然矛盾,二者的关系是逻辑上的相容关系。从历史经验的语境看,儒家德治观体现了中国传统德治理念的精髓,现代德治应继承传统儒家德治思想核心理念并予以建构性诠释。经过建构性诠释的儒家德治观不仅符合形式法治的要求,也足以成为实质法治建设的价值观基础。
舒国滢王重尧
中国法学之问题——中国法律知识谱系的梳理被引量:2
2018年
法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这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法学这门古老的学问在其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一直遭到其他学问(尤其是哲学、自然科学)的挑战、质疑和批判,甚至在很长的时期内被排挤出'科学'(Wissenschaft/science)的行列。时至今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法学的学问面貌愈来愈显得模糊不清,以至于连'法学'这个词本身的用法都很不统一,甚至有些混乱不堪。
舒国滢
关键词:汉语表达法学知识
反腐败与中国法治品格的塑造——刚性法治能力的形成所面临的问题被引量:8
1998年
时下,没有任何一个问题象腐败现象一样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腐败,这个在健康的社会机体里滋生并蔓延的“政治之癌”,正吞噬着我们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腐蚀着我们的人民的心灵,已经成为阻碍转型社会良性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一般民众均对此表示出莫大的忧虑。越来越多的分析和对策之论频频见诸报章杂志,但似乎并未显示出其应有的效用。甚或相反,腐败现象在程度和规模上变得较以往更为严重,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似乎产生了一个吊诡的现象:腐败与反腐败成为共生的东西,——反击弥坚,腐败弥深。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反腐败策略和运行机制本身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舒国滢
关键词:反腐败法治国家中国法治腐败现象法制现代化执法能力
19世纪德国“学说汇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基于欧陆近代法学知识谱系的考察被引量:34
2016年
19世纪罗马派法学家们主要通过搜寻和整理罗马法素材,以自己的专业工作为德意志民族构建真正属于本民族的富有表达力和精确解释力的法律语言以及本民族的现代法律,沿着这样的理论企图、理路和方法,在历史法学派内部,逐渐生成出一种新的、独特的学问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学说汇纂学"。"现代学说汇纂体系"是哥廷根大学的罗马法教授古斯塔夫·胡果首次提出的,但格奥尔格·阿诺德·海泽在1807年出版《供学说汇纂授课之用的共同民法体系纲要》中勾勒出了一个近似"五编制"学说汇纂体系。在学说汇纂法学(理论)体系之构建上,中后期最有代表性和原创力的学者是伯恩哈德·温德沙伊德和海因里希·德尔恩堡。19世纪德国的学说汇纂学对于德国的法律实务、《德国民法典》的编纂以及其他国家法学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舒国滢
关键词:历史法学派罗马法
走近论题学法学被引量:39
2011年
伯尔曼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描述,并未细致地揭示11世纪之前西方古代法学在知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特征。不可否认的是,近代大学体制不仅打造了一个"以学术为生"、专事学问研究的知识群体,而且也铸造了一种追求逻辑形式主义的科学精神,但是,"经院派"以及以后的"公理方法派"法学家们的做法,实际上遮蔽了古老的法学作为一门法的实践知识的性格。古代的论题学体现了这种性格,它将法学的论辩活动带入到了更复杂、更可靠、更贴近人类社会生活现实的思考结构之中。
舒国滢
关键词:实践知识
“法理”:概念与词义辨正被引量:14
2019年
在中西古代法律文献中,"理"和"法理"这些词语的运用是不统一的,受语境支配的。总体上看,如何理解"理"及其与"道"之关系,取决于思想者持何种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历来的思想者都是首先在本体论层面来解释"理"这一概念的,从本体论上看,所谓"法理",其实是指法律规整或法律规范规定的待处理事项,尤其是事项处理的行为构成要件(或"事实类型"诸条件)结构和法律后果之要素结构内嵌的根据(原因性的规定根据)。在认识论意义上,"法理"同样可以表现为人的"言理"。这种"言理"根本的是要证成"法理"之"(实践)正确",而被证成的"(实践)正确之理"的实质是"正义"(法的先验终极规范性原理),故此"法理"也可以称为"正义之理"。
舒国滢
关键词:法理事理知识正义真理
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上的“知识联结难题”--一种基于知识联结能力批判的观察被引量:10
2022年
法制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走上法制现代化之路,完全是仓促因应时局的一种应急策略,是“被延误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延续此路。在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知识联结难题”,即在有关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议题上至少存在的六种知识之间难以形成对接的困境。重启法制现代化道路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涉及诸多的知识联结难题亟待法学家集体努力破解。需要法学家群体内部形成一种法学,以及在方法论上具有更新与建构体系的理论自觉与集体冲动,需要不同代际的学者心无旁骛、潜心供奉“天职”般在法学上持续努力用功作业,还需要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贡献,在世界观、方法论、概念论和文献学上对法学的支持。
舒国滢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