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雅劼

作品数:50 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病媒
  • 9篇地震
  • 9篇密度监测
  • 9篇病媒生物
  • 8篇地震灾区
  • 8篇灾区
  • 8篇震灾
  • 7篇监测分析
  • 6篇伊蚊
  • 6篇抗药
  • 6篇抗药性
  • 6篇白纹伊蚊
  • 5篇杀虫
  • 5篇杀虫剂
  • 5篇蚊虫
  • 5篇库蚊
  • 4篇汶川地震
  • 4篇汶川地震灾区
  • 4篇蟑螂
  • 4篇常用杀虫剂

机构

  • 50篇四川省疾病预...
  • 6篇成都市疾病预...
  • 5篇四川大学
  • 2篇攀枝花市疾病...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成都东软学院
  • 1篇南充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 1篇雅安市疾病预...
  • 1篇广安市疾病预...
  • 1篇广元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生态环...

作者

  • 50篇胡雅劼
  • 23篇钱薇萍
  • 19篇陈东平
  • 19篇周忆昭
  • 5篇刘阳
  • 4篇张丽萍
  • 4篇张富南
  • 3篇张伟
  • 2篇袁萍
  • 2篇何建邯
  • 2篇陈漪澜
  • 2篇陈祖华
  • 1篇杨柳莹
  • 1篇张骥
  • 1篇蔡运山
  • 1篇张建国
  • 1篇陈曦阳
  • 1篇钟波
  • 1篇陈闯
  • 1篇刘起勇

传媒

  • 20篇中华卫生杀虫...
  • 7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寄生虫病与感...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第27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病媒防制实用灭鼠毒饵投放装置
本发明涉及病媒防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病媒防制实用灭鼠毒饵投放装置。包括盒体,盒体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盒体上端开设有螺纹槽,固定螺栓与螺纹槽相适配,盒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坡度板,坡度板上固定连接...
刘阳李观翠胡雅劼余技钢李玲玲李宇斯张镇川
子宫腔内蝇蛆寄生病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蝇蛆主要寄生于人体皮肤,鼻腔等部位,2011-07在对患者寄生虫检查中,发现1例寄生于人体子宫腔的病例。
陈曦阳陈闯郑德福胡雅劼杨柳莹
关键词:子宫腔蝇蛆寄生
2012年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蝇密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蝇类的种群构成和不同生境下的密度情况,为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指导开展汶川地震灾区蝇类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捕蝇笼腐鱼诱饵诱捕法。结果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蝇类总体密度为16.30只/笼,各监测点中汶川县、北川县和彭州市平均蝇密度相对较高;蝇种构成以丝光绿蝇最多,占总数的36%,其他依次为巨尾阿丽蝇、家蝇和大头金蝇;各类生境密度以绿化带较高,餐饮外环境较低;季节消长显示,4~8月是灾区蝇类密度的高峰期。结论 2012年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蝇总体密度较高,其中绿化带应作为展开综合防治的重点区域。
胡雅劼钱薇萍陈东平周忆昭袁萍
关键词:密度监测
2019年四川省城市蟑螂密度与侵害情况监测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蟑螂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下密度情况,为制定蟑螂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统一使用粘蟑纸进行监测。结果 2019年共捕获蟑螂23 578只,平均密度为0.71只/张,德国小蠊占91.47%,为优势种群;四川省全年蟑螂密度季节性近似单峰分布,在7月达到活动高峰,平均侵害率为14.59%;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为农贸市场>餐饮业>居民区>宾馆>医院。结论已掌握四川省城市蟑螂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余技钢胡雅劼李观翠钱薇萍周忆昭陈东平
关键词:蟑螂
绿篱技术对白纹伊蚊的现场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应用绿篱技术对白纹伊蚊进行现场防治试验,探索对其进行快速和持续有效的控制方法,为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暴发流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于2015年8-10月,在成都市所辖彭州市城区3个相对独立的居民院内,分别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在白纹伊蚊栖息的植被上喷洒高效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绿篱滞留喷洒)和氟氯氰菊酯水乳剂,采用人诱停落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观察施药前后试验区和对照区白纹伊蚊的密度变化;采用Excel 2007软件录入数据,并计算密度下降率。结果使用高效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灭后1 d、第1~5周,白纹伊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6.0%、99.0%、85.0%、84.0%、47.3%和3.0%;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灭后1 d、第1周、第2周白纹伊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3.0%、77.0%和-25.0%。结论绿篱技术施药效果可达3周以上,具有持效长,耐雨水冲刷,省时省工、减少对环境污染等优点,对于控制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暴发流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钱薇萍胡雅劼李观翠余技钢陈东平周忆昭
关键词:白纹伊蚊
1985-2009年四川省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发病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与临床减少病例误诊和复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四川省1985-2009年黑热病疫情报告、各级医疗机构诊治病例的病历记录资料;对就诊病例采用病原学或免疫学检测,阳性者给予锑剂治疗和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985-2009年四川省共检出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293例,检出的病例均有流行季节黑热病疫区居留史,居留时间3 d~10年。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到九寨沟、汶川、黑水县和甘肃、新疆疫区后获得感染的居多,分别占31.06%、17.75%、7.51%、19.80%和15.36%。发病以男性居多,年龄以20~50岁中青年为主,占77.82%。发病到确诊时间为7 d~2年。改传统锑剂剂量为按公斤体重增大锑剂用量,复发率由17.05%降为6.83%。2005年以来,流动人口发病呈回升趋势。结论四川省非疫区流动人群黑热病发病人数近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张富南胡雅劼张丽萍
关键词: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发病复发
致倦库蚊成蚊吸食血餐和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前后中肠细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为了研究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成蚊吸食血餐及感染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前后的中肠细菌多样性及差异,更深层次地揭示致倦库蚊与其中肠细菌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液消化和病毒感染期间中肠细菌发生变化的原因。【方法】提取吸食糖水(10%蔗糖溶液)、不含JEV血餐和含JEV血餐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中肠细菌的16S rDNA高变区序列,采用Illumina NovaSeq6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吸食不含JEV血餐和含JEV血餐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总RNA,使用RT-qPCR检测中肠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基因CqAttacin,CqCecropin,CqCecrop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结果】致倦库蚊成蚊吸食血餐前后的中肠细菌共有204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归属于4门9纲17目27科36属;感染JEV前后的致倦库蚊中肠细菌共有120个ASVs,归属于6门13纲23目38科47属。在属水平上,伊丽莎白金菌属Elizabethkingia作为优势菌属普遍存在于各中肠细菌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在吸食血餐后第2天时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中丰度最高,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根瘤菌属Rhizobium和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则主要存在于感染了JEV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内。吸食糖水与吸食血餐后第2天时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细菌代谢通路差异最大,主要差异代谢通路是磷酸转移酶系统、铁载体类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以及一些氨基酸的代谢通路。感染与未感染JEV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菌群存在差异,且感染JEV后中肠细菌丰富度更高。吸食血餐使致倦库蚊成蚊中肠中抗菌肽基因CqAttacin,CqCecropin,CqDefens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与吸食糖水的对照组的相比上调,而感染JEV使抗菌肽基因CqCecrop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与吸食不含JEV血
徐昌豪朱茜和易刘雨薇黄裕恬李睿冬曹三杰黄小波颜其贵伍锐文翼平郎一飞赵勤赵珊王一平胡雅劼杜森焱
关键词:致倦库蚊细菌多样性乙脑病毒
四川省2015年白纹伊蚊分布及季节动态初步调查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掌握四川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分布及其季节消长情况,为科学、规范、合理地防控白纹伊蚊,对登革热暴发风险预测预警、防制评估和制定防控规划等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6-10月选择居民区和公园(绿化带)进行监测,蚊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成蚊监测采用双层叠帐法。结果白纹伊蚊平均BI为11.96,其中居民区BI为17.37,公园(绿化带)BI为7.76;平均帐诱指数为4.14只/(顶·h),其中居民区为6.27只/(顶·h),公园(绿化带)为3.70只/(顶·h)。调查积水(容器)白纹伊蚊幼虫总阳性率为12.37%,各类型容器以废旧轮胎阳性率最高,达21.07%。结论四川省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一旦有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发生,将存在登革热传播和暴发风险。
李观翠钱薇萍胡雅劼余技钢陈东平周忆昭
关键词:白纹伊蚊登革热布雷图指数
一种室内蟑螂灭杀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蚊虫灭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室内蟑螂灭杀装置,包括灭杀箱,所述灭杀箱的右侧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灭杀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垫,所述灭杀箱的顶部开设有梯形孔,所述灭杀箱的...
李观翠胡雅劼刘阳李玲玲余技钢
病媒生物防控科普宣传的现状及展望
2024年
2022年9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各地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地方单位做好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学技术普及。具体到病媒生物防控领域,科普宣传在强化国民健康理念、提高全民病媒生物防控技术水平、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并由此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病媒生物防控科普宣传的重要意义,从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出发,认为各地应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提升病媒生物防控的科普宣传质量,为预防相关传染病暴发和助力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胡雅劼
关键词:病媒生物科普宣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