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新

作品数:35 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脂质体
  • 6篇药物
  • 5篇教学
  • 4篇柔性纳米脂质...
  • 4篇实验教学
  • 4篇纳米脂质体
  • 3篇药物载体
  • 3篇药学
  • 3篇活性剂
  • 3篇教学改革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载药
  • 2篇实验教学改革
  • 2篇酸钠
  • 2篇稳定性
  • 2篇物理化学
  • 2篇化学实验
  • 2篇化学实验教学
  • 2篇包封

机构

  • 35篇北京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北京中科泛华...

作者

  • 35篇胡新
  • 8篇刘艳
  • 6篇侯新朴
  • 4篇赵明
  • 3篇李馨儒
  • 3篇鄢尤奇
  • 3篇甄鹏
  • 2篇张宇锋
  • 2篇刘俊义
  • 2篇张淼
  • 2篇谢英
  • 2篇吕万良
  • 2篇黄燕清
  • 2篇李晓燕
  • 2篇王晋
  • 2篇尹富玲
  • 2篇边贵荣
  • 2篇郭敏杰
  • 2篇张烜
  • 2篇范晓婧

传媒

  • 5篇Journa...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华临床医药...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大学化学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医学教育
  • 1篇药学教育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淀粉纳米粒包载小分子抗癌药物的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研究淀粉纳米粒包载小分子抗癌药物的载药情况。方法 建立模型药物甲氨蝶呤及盐酸阿糖胞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用吸附法与改进包埋法制备载药淀粉纳米粒 ,测定粒子的粒度、药物的包封率 ,并测定纳米粒的药物释放曲线。结果 两种模型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能满足测定要求。测定不同方法及不同球药比制备的甲氨蝶呤包封率在 (2 5 .4± 4 .7) %~ (45 .6± 4 .5) % ,盐酸阿糖胞苷在 (8.6± 2 .5) %~ (1 7.1± 3 .4) %。甲氨蝶呤纳米粒释放药物的t50为 0 .1 8~ 0 .85h ,盐酸阿糖胞苷为 0 .1 7~ 0 .2 1h。结论 小分子药物的淀粉纳米粒以骨架扩散机制释放药物 ,对于水溶性极好的药物 ,纳米粒的包封率低 ,释放快 。
王晋吕秋军胡新侯新朴
关键词:甲氨蝶呤盐酸阿糖胞苷吸附法
第三代载药免疫脂质体及体内外寻靶研究被引量:29
2001年
目的 研究载阿霉素第三代免疫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外寻靶、抑瘤效果。方法 设计将人膀胱癌单抗与聚乙二醇羧酸 (PEG COOH)端相联 ,使构成的脂质体既充分发挥PEG的保护功能 ,延长药物血循环时间 ,又使单抗伸展在外部充分发挥其寻靶作用 ,即第三代免疫脂质体 (IML)。进而研究载抗癌药的免疫脂质体的制备方案 ,制备出阿霉素免疫脂质体 (IML ADM)使达到对药物高包封、高稳定 ,又不降低单抗活性的目的。以人膀胱癌靶细胞EJ和人直肠癌非靶细胞LOVO进行体外杀伤和体内肿瘤的抑瘤实验。结果 IML ADM对EJ细胞和LOVO细胞杀伤 ,及对EJ细胞移植瘤体的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侯新朴张宇锋谢蜀生胡新
关键词:免疫脂质体长循环药物载体膀胱癌
浅谈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被引量:9
2005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们进行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所做的一些尝试及其效果。
刘艳李晓燕谢英李馨儒胡新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北京大学临床医师职业心理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附属临床医院211名临床医师的职业心理压力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造成临床医师职业心理压力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工作负荷过重,并从人文本主义的角度提出国家、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多个层面的应对措施,以减轻临床医师的职业心理压力,使其工作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徐燚胡新朱树梅
关键词:临床医师心理压力医学伦理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从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化学实验室出发,从形式、内容、管理手段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大学药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所进行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实验管理体制,实验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学科的融合、开拓学生的视野、实践通才教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运作中如何将改革的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衔接,并处理好师资与教学资源的关系等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胡新黄燕清边贵荣谢英李馨儒崔国辉刘艳李晓燕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
番茄红素微囊的体内外药剂学行为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考察番茄红素微囊的体外释放、番茄红素原料及番茄红素微囊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释放介质中番茄红素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家犬体内的番茄红素含量,数据用3P87程序处理,得到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体内吸收与体外释放进行点点相关。结果微囊体外释放呈肠溶性,原料及番茄红素微囊的T1/2α分别为7.30和15.06h;T1/2β分别为28.10和46.76h;Tmax分别为22.32和41.03h;AUC0∞分别为1.67和2.08μg·h·L-1。体内外相关性良好。结论微囊较原料药呈现缓释特征,体内外相关性结果表明可以根据体外释放情况预测体内的吸收。
王会娟李馨儒黄燕清张云龙胡新刘艳
关键词:番茄红素微囊体外释放度HPLC药代动力学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吐温20复配体系对姜黄素的增溶和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物质,存在于众多姜科姜黄属植物中,如姜黄、莪术、郁金等。大量实验表明,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改善免疫功能、治疗糖尿病等诸多药理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3]。但研究人员通过对姜黄素药动学的研究发现,姜黄素不溶于水,体内吸收差,易代谢[4],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地提高姜黄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促进机体吸收。万红等[5]对不同的姜黄素增溶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较好的增溶作用,但仍然具有药物分散状态稳定度不高等缺点。此外,很多研究人员也使用了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对姜黄素进行增溶[6-8]。不同性质的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常常具有“1+1>2”的效果,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配有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应用性能等优点。
孔维恺忻鄢尤奇蔡文康胡新
关键词:姜黄素十二烷基硫酸钠增溶作用
柔性脂质体的促渗作用研究(英文)被引量:6
2002年
In this article different types of ultradeformable liposomes were designed and the properties of transdermal delivery were studied with sodium salicylate as model drug.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liposomes with strong hydrophilic surfactant added is a new type of penetration enhancer.
胡新刘艳
关键词:SURFACTANTS
柔性纳米脂质体对鼻粘膜纤毛毒性的评价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评价不同表曲活性剂、普通脂质体和柔性脂质体对鼻粘膜纤毛运动的影响。方法:在体蟾蜍上腭模型法。结果:普通脂质体和柔性脂质体对纤毛运动均尤明显影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纤毛运动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大小顺序为:0.83%去氧胆酸钠>1%Brij35>0.86%胆酸钠>1%Tween80。结论:柔性脂质体显著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对鼻粘膜纤毛的毒性。
邓秋胡新袁泉王会娟刘艳
关键词:柔性纳米脂质体纤毛毒性表面活性剂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application in liposome orthogonal experiments
2007年
Aim New statistical method was applied in data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liposome. Method Particle size, zeta potential,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physical stability of liposomes were selected by orthogonal design as evaluating indicators. Through three statistical methods (direct observation, variance analysi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optimized preparing conditions were acquired and validated by experiment. Results All of the four indicators were different by these analyses. The validation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by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were better than that by traditional analysis. Conclusion Experiment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ultiple regressions could avoid the weakness of direct observation and variance analysis, but more work should be done in preparing liposomes.
范晓婧刘倩甄鹏张扬胡新
关键词:LIPOSOME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