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宪之
-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关联
- 2014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利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今天,国家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拐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的伟大理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作为我党弥足珍贵的理论财富,与"中国梦"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将重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通过解读其理论成果,发掘两者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
- 袁双龙朱畅盛宪之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梦
-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 2007年
-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开放教育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施中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二是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内涵,把握人才素质标准,树立全面素质、综合素质意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妥善处理素质与质量、教学与管理的关系,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 盛宪之
- 关键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素质教育
- “以德治国”辩证论
- 2001年
- 本文从深刻认识和体会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深邃意蕴着手,以新的视角,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贯彻落实“以德治国”重要思想,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国情,辩证看待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做到法德并举、相互促进、二者不可偏废;其次,要认识到“以德治国”的关键在于以德治党、以德治政,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防止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事件的重演;第三,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因时制宜,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 盛宪之
- 关键词:国情依法治国以德治党道德体系
- 浅谈道德人格的培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 2000年
- 本文就道德人格的定义和内涵作了简要阐述,并就如何将高校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意见:第一、要把“两课”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时,要精心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第三、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第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人格;第五、要全面提高教育者素质,发挥教育者自身道德人格的榜样示范作用。
- 盛宪之
- 关键词:道德人格高校德育
- 魏晋经朝集市贸易论略被引量:6
- 2000年
- 集市贸易在魏南北朝时期,可谓是在动荡中发展。总的特点,一是南方集市贸易发展步伐加快二是新闻集市--草市的出现,使集体市贸易发展进入新阶段;三是边地互市多样化;四是都城集市呈畸形发展之热。
- 盛宪之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集市贸易
- 郭嵩焘的湖南人“独立之根性”被引量:1
- 2009年
- 近代湘籍思想家和外交家郭嵩焘之所以称为湖南人"独立之根性"的典型代表,是因为浸润着湖湘文化元素的家风和地方风气培养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精神,影响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以湖南人特别独立之根性读书、为官、做学问。特别是他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最早将中国传统实学与西方近代科学结合起来加以理解,提出向西方学习不仅要"师夷之长技",而且要师夷之根本政教制度、民情风俗的见解,大大超越了前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和湖湘文化向近代化的转换。
- 盛宪之
- 关键词: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继承发扬
- 长征初期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原因浅论被引量:3
- 2000年
-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接连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四道军事封锁线,胜利渡过了湘江,得以继续前进。在当时“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中央红军其所以能取得这一胜利,主要在于:第一,红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善战,这是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的根本保证;第二,我党充分利用了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这是突破四道封锁线的外部原因;第三,沿途各族人民特别是湘南人民对红军的大力支援帮助,这是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的又一重要原因。
- 盛宪之
- 关键词:长征中央红军
- 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大学和谐校园被引量:5
- 2006年
- 在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等院校现状,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等时代主题及施政方略,归纳出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种途径与方法。
- 盛宪之
-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校园
- 略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解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定义、内涵和解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分析论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旨在为探寻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盛宪之
-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高校
- 试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和谐哲学意蕴
- 2012年
-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唯物史观中的矛盾论、系统论、生产力理论和实践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并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在当今时代,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剖析其中的和谐哲学意蕴,不仅可以拓宽我们认识唯物史观的新维度,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 袁双龙盛宪之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