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腿浴器加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四肢麻木、疼痛、感觉障碍,甚则运动障碍为主要特点,其发生率占糖尿病病人的60%~90%,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易于忽视,如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致残,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认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代谢障碍或血管病变所为,临床治疗主要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口服止痛药物等。
- 田梅
- 关键词:中药熏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
- 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眼)为研究对象,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及观察组(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同期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使用。
- 戴淑香田梅黄德莲
- 护理教育干预预防糖尿病足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教育干预对预防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糖尿病足患者17例,所有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相关糖尿病足护理教育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所有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以及足部的各项护理情况。结果经过分析比较,患者在干预前糖尿病足的认识评分为(19.31±5.23),明显低于干预后的评分(32.62±4.02)(P<0.05);经过分析比较,患者在干预前足部护理状况评分为(22.34±4.68),明显低于干预后(31.30±4.36)(P<0.05)。结论护理教育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能够提高足部护理的质量,有利于糖尿病的预后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田梅
- 关键词:护理教育糖尿病足
- 健脾化湿活血法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前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比例日益增多,中医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医认为禀赋不足、劳倦内伤、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均可导致脾气亏虚,脾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内停,郁久化热,煎灼津液,炼液成痰,痰浊中阻,久病入络,络脉瘀阻发为肥胖型糖尿病,故健脾化湿活血法在肥胖型T2DM的治疗中为常用法则。文章从这一治疗原则为出发点,总结肥胖型T2DM的病因病机及方药应用概况,以期对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赵燕燕张爱民胡磊磊徐福荣曹艳华田梅祝俊香
- 关键词:消渴肥胖
- 蛸红敛疮油外用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体会被引量:4
- 2023年
-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和致死风险较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糖尿病足溃疡是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导致溃疡经久难愈,单纯西医控糖、抗感染、清创治疗效果不佳,蛸红敛疮油具有收湿敛疮、化腐生肌的作用,蛸红敛疮油换药,明显促进疮面愈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徐福荣田梅
- 关键词:脱疽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中医外治法
- 中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中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应用中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为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能力、读和精细动作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也利于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戴淑香王广梅黄德莲田梅
- 关键词:中药全视网膜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优质护理
- 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期间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例,常规治疗)、研究组(n=26例,甲钴胺+依帕司他),比较两组治疗后糖代谢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bA1c为(5.33±1.31)、P2HBG为(8.17±2.55)、FBG为(5.27±1.11)各项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HbA1c(8.31±1.33)、P2HBG(10.41±2.67)、FBG(7.61±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为(49.13±8.97),腓神经的传导速度为(44.67±9.17),比对照组患者的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44.03±7.61),腓神经的传导速度(39.43±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治疗中,采用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可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糖代谢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田梅
- 关键词:甲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