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等人为活动导致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日趋严重。土壤中PAHs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降解是去除土壤中PAHs的最主要途径。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壤PAHs降解研究近况,选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0—2017年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的发文量居第一,美国的发文量其次;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发文量居全球研究机构的前两位;该领域的重要期刊为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Biodegradation、Journal of Hazarodous Materials和Chemosphere等;同时,分析了15年间的关键词并指出PAHs降解研究的热点方向。其中中国从事的相关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描述了世界范围内土壤环境中PAHs降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中国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多氯联苯经由地表径流、大气尘降以及含多氯联苯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环境,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深入了解土壤环境中多氯联苯在世界范围的研究状况,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1950-2017年土壤环境中多氯联苯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全球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来自美国的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和h指数最高,来自中国的发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排名第二,但引用频次明显较低;Chemosphere、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是该领域的重要期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土壤环境中多氯联苯的降解和修复、各种介质中多氯联苯的污染以及多氯联苯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
为深入了解湿地微塑料污染的研究现状、热点及科研力量分布,该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文献分析的数据来源,使用VOSviewer、SCImago Graphica等软件对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发文趋势、主要发文国家、机构、作者以及关键词进行统计和聚类共现分析。结果表明:(1)科研力量集中分布于亚洲、欧洲、澳洲与北美地区,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发文量位居前三,瑞士、荷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研究则开展较早;研究机构方面,中国科学院发文量居世界首位,高等院校是主要产出机构;其中华南农业大学的王俊等学者活跃度较高,成果产出位居前列。(2)研究热点聚焦“典型湿地类型沉积物与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分布特征”、“迁移与富集状况”、“生态毒性”、“其他污染物的赋存机制”、“采样方法与鉴定手段”与“降解与去除方法”。(3)研究大致划分为起步阶段(2010-2014年)、探索阶段(2015-2017年)与发展阶段(2018-2022年)3个阶段,当前该领域研究仍处于急速发展阶段,前沿热点方向仍聚焦湿地微塑料的分布、迁移、毒性、检测与治理等研究。未来研究热点将关注完善湿地微塑料检测方法与表征的标准体系,探究人为活动干扰下的各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微塑料污染特征,建立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微塑料污染风险评估模型以及开展微塑料污染治理方式的研究。综上所述,该研究可为学者深入了解湿地微塑料研究发展动态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