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耀芝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小麦
  • 5篇发育
  • 4篇掌叶大黄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学
  • 4篇胚胎学研究
  • 4篇胚珠
  • 3篇当归
  • 3篇胚乳
  • 3篇胼胝质
  • 2篇受精
  • 2篇胚囊
  • 2篇秦艽
  • 2篇孢子
  • 2篇孢子发生
  • 2篇小麦胚
  • 2篇龙胆
  • 2篇龙胆科
  • 2篇麦胚
  • 1篇大孢子

机构

  • 17篇兰州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兰州军区军事...

作者

  • 17篇王耀芝
  • 4篇陈超
  • 2篇李惠娟
  • 1篇张满朝
  • 1篇纪俊元
  • 1篇陈超
  • 1篇张满朝

传媒

  • 9篇兰州大学学报...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Acta B...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4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5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粒小麦额外雌蕊的分化被引量:9
1990年
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三粒小麦花和3个雌蕊的分化.看到花分化的前期和普通小麦完全相同,但在形成雄蕊原基、雌蕊原基及浆片之后,并不就此终止分化,而是由浆片腋部的亚下皮层细胞进行平周分裂形成两个额外的副雌蕊,其发生类似芽的起源,副雌蕊也是小花中最晚分化的结构.从起源上看,副雌蕊不仅有别于由小花顶端分生组织转化而成的主雌蕊,高且也不是心皮化的结果.副雌蕊虽最晚发生,但在花柱形成后却发育迅速,得以在开花时达到成熟,和主雌蕊一样具有正常的可育性.
王耀芝丁惠宾陈济世
关键词:小麦雌蕊分化
当归的胚胎学研究Ⅰ.胚珠的发育被引量:4
1991年
伞形科植物中有不少重要的药用和香料植物,对其胚胎学研究已做了不少工作,但素以“十方九归”著称的当归胚胎学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即报道甘肃特产“岷当”胚珠及其内部的发育。
张满朝王耀芝丁惠宾
关键词:当归胚胎学胚珠发育植物
掌叶大黄胚胎学研究被引量:7
1993年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花药4室,单或复孢原。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出现双核。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胞质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表面具3条沟。子房1室,单胚珠,直生,两层珠被,由内珠被形成珠孔,厚珠心。单孢原,位于珠心表皮下。直线形或T形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蓼型胚囊。2个极核在受精前合并为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宿存。胚乳发育为核型,在球形胚末期开始形成细胞。合点端的胚乳核一直不形成细胞,而为游离核的胚乳吸器。在胚乳吸器和其它部位都发现胚乳核融合现象。胚的发育属于紫菀型。胚具小胚柄。成熟胚囊时期出现承珠盘,且存留时间很长,成熟胚期尚存痕迹。
陈超王耀芝
关键词:掌叶大黄胚胎学
掌叶大黄胚珠的发育及胼胝质的变化被引量:2
1992年
用苏木精整体染色后树脂薄切片的方法,观察了掌叶大黄胚珠、胚囊的发育以及减数分裂期间细胞壁的胼胝质变化,结果如下:(1)胚囊按蓼型发育,四分体呈T形或直线形;成熟胚囊内,移至中部的两个极核很快合并为次生核;在受精前后总能看到三个反足细胞。(2)花柱中空,狭细花柱道的基部形成类似珠孔塞的结构;珠心表皮细胞伸长形成珠心冠原;成熟胚囊期,合点端部分珠心细胞特化为承珠盘。(3)大孢子母细胞期间,其珠孔端沉积胼胝质,但并不完全包围之;二分体及四分体的横壁富含胼胝质,而合点端的孢子壁上始终不现荧光,但其周围一些珠心细胞壁上却一度沉积胼胝质。
王耀芝陈超丁惠宾
关键词:掌叶大黄胚珠胚囊胼胝质发育
洋葱胚珠和双受精的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洋葱胚珠具两层珠被,为薄珠心。在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珠心细胞解体消失,成熟胚囊直接与内珠被邻接。胚珠外由珠柄表层细胞特化为珠孔塞,反足细胞很早消失。但在胚囊的合点端形成不大的珠心柱,推测它有助于营养物质向胚囊转运。二个助细胞中无大液泡,结构较特殊,且大小不等,可能具有不同功能,配子融合属于有丝分裂前的受精类型。
王耀芝丁惠宾
关键词:洋葱胚珠受精双受精
双苗春小麦胚和胚乳发育异常被引量:4
1994年
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双苗春小麦胚和胚乳的发育;发现有许多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如下:1.双胚,发生频率约6%;2.未受精形成孤雌胚;3.胚乳中具无核细胞质泡;4.原胚时期胚囊不同程度变形、缩小。
丁惠宾贺平鸽王耀芝周宽基
关键词:胚乳
蚕豆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胼胝质的观察被引量:3
1989年
用脱色苯胺兰诱导荧光的方法观察了蚕豆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胼胝质的变化,结果如下:1.MMC发育早期,其细胞壁上未见骈胝质积累;粗线期以后,合点端细胞壁首先出现尖帽状荧光区。不久,珠孔端也出现亮而钝圆的荧光区。2.大孢子二分体及四分体时期。其间横壁的荧光特亮。3.四分孢子间的三道横壁所发出的荧光总是近珠孔者最弱,其余二道横壁的荧光强度则有不同情况。4.未曾观察到胼胝质完全包围MMC。
王耀芝丁惠宾
关键词:蚕豆大孢子发生胼胝质
掌叶大黄孢子发生过程中胼胝质的观察
1992年
本文用压片及树脂薄切片的方法,以脱色苯胺兰诱导荧光,观察了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 L.)大、小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胼胝质的变化.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至小孢子初期有规律地积累胼胝质.而大孢子母细胞仅在珠孔端及以后二分体、四分体的横壁上积累胼胝质.功能大孢子孢的珠孔端仍存留胼胝质荧光.从二分体时期开始,合点端临近的一些细胞壁上有自发荧光.
陈超王耀芝
关键词:胼胝质掌叶大黄孢子发生
掌叶大黄承珠盘的研究
1993年
本文对掌叶大黄承珠盘的分化与发育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并利用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其细胞壁的性质,证明含纤维素及果胶类物质,掌叶大黄的承珠盘可能具机械障壁及水份供应等作用.
陈超王耀芝
关键词:大黄属纤维素掌叶大黄
三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种胚萌发初期碳水化合物及核酸蛋白质合成动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比较分析了三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种胚萌发初期碳水化合物及核酸蛋白质合成动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这几种物质在两种小麦中都表现出随种胚的萌发而增加的趋势。其区别在于,三粒小麦的每胚总蛋白含量从第3天开始明显高于普通小麦,而可溶性糖在萌发过程中一直低于普通小麦,淀粉含量在1~4天时高于普通小麦,第5天低于普通小麦。根据实验结果,对核酸含量的变化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核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合成动态变化同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形态建成等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丁惠宾王耀芝张凤琴
关键词:小麦种胚萌发碳水化合物核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