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
- 作品数:44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BEPCⅡ储存环加速器物理问题研究
- 2006年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进工程——BEPCⅡ,已经完成其设计阶段,并处于建造过程中.系统回顾了BEPCⅡ储存环的设计,系统总结了设计中的加速器物理问题.
- 徐刚秦庆于程辉王九庆王生刘瑜冬张源陈利民国智元周德民黄楠温雪梅
- 关键词:正负电子对撞机动力学孔径
- 交直流四极磁铁磁场测量系统研制
- 李藜周建新尹宝贵康文邓昌东王生
- 磁场测量是准确获得加速器磁铁磁场性能的唯一方法,对加速器的顺利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之一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工程项目的支持下,以探索和解决国内加速器磁铁从未涉足的交直流磁铁磁场测量...
- 关键词:
- 关键词:磁场测量粒子加速器
- CSNS/LRBT优化设计及空间电荷效应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至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的束流输运线(LRBT)传输80MeV H-束流至RCS注入点,由于较小的束流发射度和较高的峰值流强,空间电荷效应在LRBT中的影响非常显著,是引起LRBT中发射度增长和束流损失的主要因素,也是LRBT优化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TRACE 3-D程序进行带有空间电荷效应的twiss参量和消色散匹配,比较研究LRBT不同聚焦结构和不同初始束流分布条件下发射度的增长情况。对于采用Triplet结构作为标准单元的结构,研究发现,通过优化LRBT前端匹配段能有效控制发射度的增长。多粒子模拟跟踪结果表明,峰值流强为15mA时,现有物理孔径下基本无束流损失发生。对LRBT上散束器的参数和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可减少动量散度和中心能量抖动,优化RCS注入束流参数。
- 李志平刘渭滨黄楠王生
- 关键词:空间电荷效应发射度
- 强流质子同步加速器涂抹注入方法研究
- 2024年
- 空间电荷效应是强流质子加速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注入和初始加速阶段其影响最大。采用相空间涂抹方法并优化其涂抹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空间电荷效应对束流注入和加速效率及发射度增长的影响。横向相空间涂抹方法可分为相关涂抹和反相关涂抹。首先,本工作对强流质子同步加速器的横向相空间涂抹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不同的涂抹方法和实现方式。其次,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注入系统,对束流注入过程和反相关涂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研究,深入探索实际垂直涂抹范围变小的原因和凸轨磁铁边缘聚焦效应对涂抹效果和束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简单介绍了在反相关涂抹机械结构基础上实现相关涂抹的方法及其对实现CSNS设计指标起到的关键作用。最后,根据未来加速器对不同涂抹注入方法在线切换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一种同时实现相关和反相关涂抹的新注入方案,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证、模拟和优化。
- 黄明阳许守彦许守彦
- 关键词:质子同步加速器空间电荷效应
- 中国散裂中子源介绍及工程进展
- 用中子作为“探针”的中子散射技术,能精确测定较轻原子特别是氢原子的位置、区分元素周期表上的近邻原子和同位素、直接测定原子的磁结构等,并且中子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这些特点使中子散射技术成为不可替代的研究手段。散裂中子源是利用...
- 许守彦王生
- 关键词:中子散射中国散裂中子源
- CSNS/LRBT优化设计及空间电荷效应影响研究
-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至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的束流输运线(LRBT)传输80 MEV H束流至RCS注入点,由于较小的束流发射度和较高的峰值流强,空间电荷效应在LRBT中的影响非常显著,是引起LRBT...
- 李志平刘渭滨黄楠王生
- 关键词:空间电荷效应发射度
- 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设施中的中能束流传输线及其升级设计(英文)
- 2005年
- 中能束流传输线(MEBT)在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设施(J-PARC)中对控制束流损失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中能传输线已经成功设计和建造,并进行了束流实验。简要介绍了中能传输线及其束流实验的结果。为进一步减少和消除传输线中的束流切割器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粒子,以满足更高流强下的束损要求,给出了一个带有反束流切割器的中能传输线的升级设计,该设计已被用作该项目的备用方案。升级设计的中能传输线要完成三个任务:完成从RFQ到DTL的束流相空间匹配;利用束流切割器把束流切割成注入快循环时所需要的束流结构,以及利用反束流切割器把束流切割器上升和下降时间段产生的部分偏转的不稳定粒子作用回DTL的相空间接收度内,以减少和避免粒子丢失。在该中能传输线中,RF偏转器被用来作为束流切割器和反束流切割器。RF偏转器是中能传输线中最关键的部件,进一步讨论了RF偏转器作为反束流切割器的优化设计。也给出了该传输线的动力学分析的结果。
- 王生傅世年加藤隆夫
- 关键词:束流损失质子加速器传输线级设计
- BEPC使用扭摆磁铁的兼用模式的初步研究
-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使用扭摆磁铁的对撞-同步辐射兼用模式以及利用扭摆磁铁进行发射度控制。该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现有扭摆磁铁对目前使用的对撞模式束流参数的扰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计...
- 温雪梅王生陈利民
- 关键词:发射度
- 北京散裂中子源RCS注入系统物理设计和研究(英文)被引量:8
- 2006年
- 北京散裂中子源(BSNS)的主加速器——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采用H^-剥离注入方法,将从直线加速器预加速的束流进行累积和进一步加速.束流损失率的控制是该类高功率质子加速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而束流损失中很重要的部分是由空间电荷效应造成的.为了减小该类束流损失,注入系统设计中利用H^-剥离注入和相空间涂抹方法将直线加速器预加速的发射度较小的束流尽可能均匀地涂抹到较大的横向相空间中.与其他的类似加速器相比,RCS注入系统将所有注入元件放在一个长为9m的无色散漂移节中以充分节省RCS环的纵向空间,并使对注入系统的操作与对RCS主体的操作完全独立.对于RCS累积的粒子数1.9×10^(13),空间电荷效应对粒子的运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采用ORBIT程序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并进行设计优化的结果.还介绍了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其他重要因素,如质子穿越、电子收集等.
- 唐靖宇邱静王生韦杰
- 关键词:空间电荷效应
- 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束流引出调试和束损优化
- 2023年
- 引出系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束流精确打靶和加速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介绍了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引出系统和束流引出方案,重点介绍了一些引出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其次,对引出束流调试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纵向束流调试、横向束流调试、引出束流分布优化等,其中纵向束流调试主要针对8个引出Kicker定时进行精确标定,横向束流调试主要指Lambertson型磁铁、8个Kicker磁铁、高能输运线模式的匹配设置。最后,对引出束流束损进行深入研究和针对性优化,探索引出束流损失的各种来源,对Lambertson型磁铁漏场、引出束团长度、Kicker波形平顶、Kicker波形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对一些新的测量方法进行详细论述。同时,对Lambertson型磁铁入口产生超大辐射热点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其产生大量束流损失的根源,并提出最终解决方案,降低引出束流损失和辐射剂量,使其满足加速器运行要求。
- 黄明阳许守彦许守彦王生
- 关键词:散裂中子源束流调试束流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