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艾滋病合并脑部感染性病变的CT表现
-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人合并脑部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和CT诊断方法。方法 对经血清HIV抗体检查阳性及国家指定的实验室确证实验证实的HIV/AIDS病人12例,进行Philips 16排CT扫描,以OM为基线,层厚为6mm...
- 樊婷婷刘白鹭王海波吕哲昊陈婷婷李慧敏管莹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X线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对耳颞部疾病的诊断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对耳颞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0例怀疑有耳颞部疾病患者行颞骨MSCT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处理。结果140例患者中97例检出耳颞部疾病,其中58例急、慢性中耳炎,2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进行评价,2例外中耳部发育畸形,17例颞骨外伤。MS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MS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对耳颞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张金玲李延皎陈鹏王海波李金平刘白鹭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仿真内镜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表现,评价CT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5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中全部行CT检查。对DVA在CT检查的表现进行分析,对DVA的部位、分型、引流方式以及合并的其它异常进行探讨。结果 5例患者有5个DVA,其中1例多发。均发生在幕上,表浅型1例和皮质下型4例,引流静脉均为单支引流,未见多支引流。CTA均能清晰显示其特征性表现即"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结论 CTA能正确诊断和评价DVA。
- 赵雁鸣王海波张黎黎刘白鹭张海涛张春谦
- 关键词:脑发育性静脉异常血管畸形
- 胰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思维: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被引量:3
- 2017年
-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呈间断性胀痛,伴肩背部放射痛,进食油腻食物后腹痛加重。皮肤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外院CT检查示“低位胆道梗阻”,自服消炎利胆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以“黄疸原因待查”收治入院,行胰腺CT增强及MRCP检查。
- 周海婷王国坤王海波姜慧杰梁宗辉
- 关键词:影像诊断胰腺炎黄疸
-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35
- 2013年
- 布氏杆菌病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是由各型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传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此病常侵袭脊柱引起脊柱炎,多数患者以腰痛就诊,其临床症状及CT表现与脊柱结核等其他脊柱疾病相似,易引起误诊、误治,因此,熟悉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对正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例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 唐丽丽刘白鹭舒圣捷王海波刘丽丽殷雪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脊柱炎结核脊柱
- ras基因P^(53)基因与胰腺癌研究近况被引量:1
- 2003年
- 癌基因ras、抑癌基因P53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在胰腺癌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以便寻求胰腺癌诊断。
- 王海波杨光吴德全
- 关键词:RAS基因P^53基因胰腺癌预后抑癌基因癌基因
- 64层螺旋CT肺功能研究及HRCT在肺间质疾病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CT(HRCT)对肺间质性疾病诊断的作用,并探讨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22例CT胸部体检且肺功能正常者,对比两者间各种指标的差异。同时观察所有对象肺HRCT的细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HRCT易于发现肺部间质性病变的网状阴影、小结节阴影、磨玻璃样阴影、肺气肿和细支气管病变。CT肺容积指标中,最大呼气末容积(Vex)与残气量(RV),最大吸气末容积(Vin)与肺总量(TLC),容积差(Vin-Vex)与用力肺活量(FVC),容积比(Vin/Vex)与残气量及肺总量比(RV/TLC),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91、0.87、0.65、0.65,P<0.01。结论 HRCT对诊断ILD有很高的价值,MSCT肺容积与PFT容积指标有显著相关性,MSCT肺容积指标能用于临床评价肺功能。
- 张春谦刘白鹭舒圣捷王海波张黎黎张海涛
- 关键词:肺部HRCT肺容积肺功能
- CT平扫对肠坏死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肠坏死诊断价值,总结肠管坏死征象。方法:分析98例可疑肠坏死患者CT平扫图像,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或未能及时治疗死亡患者CT平扫影像,总结、分析影像特点。结果:全部患者中40例患者存在肠坏死,肠壁厚度改变,包括29例肠壁增厚,8例肠壁菲薄,5例表现为肠壁密度减低,3例表现为肠壁密度增加,25例表现肠管扩张,8例表现肠管塌陷,36例肠管内积液,其中34例见气液平面,4例仅见积气,5例肠壁内见气泡影,38例见腹腔积液,10例见系膜水肿,2例见肠系膜血管密度增高,1例肠系膜静脉内气体,1例门静脉内气体,5例见腹腔游离气体。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对肠坏死部位及范围的评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CT平扫能明确病因,为及早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 王海波刘白鹭刘新顶李金平张金玲舒圣捷
- 关键词:肠坏死肠缺血急腹症CT
- 64排VCT泌尿系成像中应用利尿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注射小剂量利尿剂后的64排VCT泌尿系成像(CTU)可行性。方法对50例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行64排VCT泌尿系成像。50例患者中,24例行传统方法CTU检查,26例在注入对比剂前3~5min注射速尿10mg,然后用64排VCT做Ⅲ期增强扫描以获取泌尿系整体图像。结果64排VCT泌尿系成像结合小剂量利尿剂使26例患者中的23例(88%)输尿管和26例(100%)肾盂肾盏系统近乎完全或完全显影。结论64排VCT泌尿系成像结合小剂量利尿剂可获得整个尿路的清晰影像,且无需患者憋尿,具有可行性。
- 赵雁鸣舒圣捷刘白鹭张黎黎王海波
- 关键词:泌尿系成像64排VCT利尿剂
- 不同部位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肝内分布规律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肝内的分布规律。方法收集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资料,对原发灶部位,肝转移瘤的位置、数目、不同时相CT值及肠系膜下静脉回流汇入门静脉的位置进行记录。结果 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患者转移灶实性部分平扫及增强三期CT值如下:平扫(35.05±8.04)HU、动脉期(50.24±10.91)HU、门脉期(55.77±14.86)HU、延迟期(58.14±12.07)HU,表现为明显的持续上升型。CT平扫及三期增强图像中,门脉期检出病灶比率最多96.94%(634/654)。右半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右叶优势占77.78%(28/36),肝转移灶在肝左右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左半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转移灶在肝脏右叶、左叶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3)。左半大肠癌肝转移患者,IMV汇入SPV组有71.43%(15/21)患者转移灶主要分布在肝左叶,转移灶在肝左、肝右叶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V汇入SMV组有71.43%(20/28)患者转移灶位置主要分布在肝右叶,转移灶在肝左、肝右叶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IMV汇入SPV与SMV汇合处时,转移灶在肝左、肝右叶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右半大肠癌患者与左半大肠癌患者相比,肝右叶与肝左叶转移瘤分布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3,P=0.000)。结论左右半大肠癌原发灶位置对肝转移灶分布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有助于在初诊及随访时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检出率。
- 李金平王彦民李大庆王海波姜慧杰舒圣捷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