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文化
  • 3篇文学
  • 2篇世界文学
  • 2篇作家
  • 2篇莫里森
  • 2篇救赎
  • 2篇比较文学
  • 1篇狄更斯
  • 1篇兴盛
  • 1篇叙事
  • 1篇叙事视角
  • 1篇耶稣
  • 1篇遗址
  • 1篇遗址保护
  • 1篇译介
  • 1篇译介研究
  • 1篇整体性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人文

机构

  • 16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弗吉尼亚大学

作者

  • 16篇王晓燕
  • 2篇王明娟

传媒

  • 5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华文文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汉江师范学院...
  • 1篇英语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斯坦布尔“无书”?——奥尔巴赫《摹仿论》创作缘由探究
2024年
《摹仿论》作为奥尔巴赫重要的流亡之作,不仅开创了文学史写作的新范式,也奠定了奥尔巴赫在文学批评、比较文学及罗曼语文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但值得深思的是,奥尔巴赫将《摹仿论》的创作归因于伊斯坦布尔“专业图书馆的缺失”,并将自己塑造成一位与流亡作斗争的“无书学者”形象。事实上,奥尔巴赫对伊斯坦布尔“无书”的强调,既是其创作中使用的一种夸张修辞手法,也是为《摹仿论》创作局限性开脱的一种技巧。
王晓燕王明娟
《绿皮书》中的狂欢化色彩被引量:1
2019年
彼得·法拉利执导的电影《绿皮书》中充满着浓厚的狂欢化色彩,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着诸多的契合与印证。影片通过“在路上”的空间设置,巧妙地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狂欢广场”;通过“黑白”人物身份的设定,呈现出一种“加冕—脱冕”的仪式感和“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影片正是借助“狂欢化”场景、仪式以及语言风格来批判美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白人至上”观念,彰显出一种追求平等友爱的思想,以及对温暖家庭和美好亲情渴望的主题。
王晓燕
关键词:巴赫金狂欢化
美国华裔文学在中国大陆的译介研究(2000—2020)
2022年
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与网络化的盛行,美国华裔文学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译者身份、译介形式、译本选择、译介时间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但仍存在译本“孤本即权威”、译介作家作品“扎堆儿”、译介作品体裁单一问题。从新世纪的社会背景及文学环境来看,大陆对美国华裔文学译介趋势的上升得益于新的政治环境与多元宽松的出版政策及机制,而网络媒介的推进,全球少数族裔问题的热增以及大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学术环境的成熟,也为美国华裔文学在大陆的译介提供了机遇。
王晓燕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译介
民族史视野中的遗址保护与现实批判——满族作家雪静《旗袍》释解
2020年
小说对历史风貌的展现,主要体现在对富有历史印记的意象选择上。满族作家雪静的《旗袍》关注的是慰安妇问题,女主人公李曼姝勇敢地讲出慰安妇经历,指认侵华日军暴行,保护了历史建筑“八角楼”,与她再度穿上旗袍“互文”,迸发出与民族精神关联的美感。作品敢于对当下种种负面的社会现实做出强有力的批判,彰显了女性作家强烈的身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小说结构独特,构建了两个时空;两个空间相隔遥远,却又在“八角楼”这一时空结合体中交汇。作品使用“回忆录”讲述方式,正好契合“慰安妇”问题在抗战与当下的“对照”语境中展开。
王明娟王晓燕
关键词:满族文化慰安妇
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创伤性叙事被引量:2
2018年
科马克·麦卡锡在小说《路》中,通过创伤性叙事中的隐喻言说预示了灾难的不可逃避,又通过梦境与记忆的交织将灾难下的个体毁灭融入到文本叙事中,体现了一种阴暗荒凉的叙事风格。小说在残酷的灾难创伤之后,彰显了作者关于人性善的探讨,并指出对上帝的追随才是人类救赎的终极归途。
王晓燕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路》救赎
托妮·莫里森《孩子的愤怒》中的创伤书写被引量:1
2019年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孩子的愤怒》(God Help the Child)中将心理创伤的书写视角转向童年经历、亲情隔阂和种族歧视。作者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技巧,突出人物创伤的'延迟'和'重复'性;叙事视角的转换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人物的创伤成因及表现,实现了创伤及效果的统一。而人物话语模式与叙事视角的配合使用,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创伤主题。小说不仅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创伤及原因,还更深刻的揭露了美国黑人在种族歧视环境中所受到的挫折与磨难,彰显了黑人女性自救、自强之路,展现了小说独特的叙事魅力。
王晓燕
关键词:创伤叙事视角
流亡中的批评家——重新发现埃里希·奥尔巴赫
2021年
历史记忆的一个特点是,那些复杂而重要的时期往往以几个精简片段来呈现。例如,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从贵族叛乱到资产阶级自由,再到恐怖的暴民统治,最后到波拿巴主义,但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却仍然是一场以攻占巴士底狱和砍掉贵族头颅为主的运动(占领皇家监狱和处决路易十六实际上间隔了三年半)。同样,随着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和民主宪法在安静的图林根市(Thuringian)的推行,现代主义的街头狂欢(street carnival)在1919至1933年的魏玛时代随处可见,弗里兹·朗(Fritz Lang)的电影、包豪斯(Bauhaus)的家具,以及柏林的歌舞厅所带来的慵懒、迷醉,一扫几世纪以来普鲁士的沉闷。而对于这一至少比狄更斯所描绘的法国革命更为准确的画面而言,莎莉·鲍尔斯(Sally Bowles)①和她在奇巧俱乐部(Kit Kat Klub)的朋友只是部分原因。
埃里克·林斯特拉姆王晓燕
关键词:波拿巴主义狄更斯法国大革命
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中的记忆书写
2023年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妮·埃尔诺在其作品《悠悠岁月》中对记忆的书写尤为精彩。她以一种“无人称自传”的叙事形式将自己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相交融,强调了记忆对于自我成长及历史建构的重要性,并对记忆的责任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深厚的社会主题。
王晓燕
关键词:记忆书写
20世纪90年代澳华报刊中的小说创作及澳华作家的兴起
2021年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华文报刊中的小说创作崭露头角,这与澳华报刊在文学发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中国留学生主体创办的华文报刊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及被接受过程中为澳华小说的出现建构了重要的文学场域;另一方面,90年代澳华报刊中的小说创作在内容题材、语言形式、文体风格方面为澳华文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作为文学重要的表现形式,澳华小说在丰富澳华文学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澳华作家群的兴起。
王晓燕
关键词:小说创作澳华文学文学场域
托妮·莫里森《秀拉》中的“反伦理”书写
2019年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建构了一种有悖传统伦理观的书写模式。在小说主题表现层面,伦理道德不再是支配人物命运的主因;而在具体叙事中,作者也以一种解构方式呈现了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及整个黑人社群之间的伦理隔阂。莫里森通过这种“反伦理”书写,揭示了黑人传统家庭伦理秩序濒临崩塌的现状,深入探讨了黑人生活的真实环境,表达了她对黑人生活现状的批判和对整个黑人群体的深切关怀。
王晓燕
关键词:《秀拉》伦理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