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刚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铁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置换术
  • 4篇髋关节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髋关节置换术
  • 4篇内固定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置换
  • 3篇内固定术
  • 3篇固定术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人工髋关节
  • 2篇人工髋关节置...
  • 2篇人工髋关节置...
  • 2篇胫骨
  • 2篇老年
  • 2篇骨折治疗

机构

  • 9篇铁岭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王志刚
  • 3篇刘海龙
  • 2篇刘广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双切口双钢板及三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双柱及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及三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双柱及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7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6例,其中双柱损伤患者43例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三柱损伤患者43例行三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86例,其中双柱损伤43例患者与三柱损伤患者43例均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HSS评分和Rasmussen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HSS评分及优良率及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及三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双柱及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骨折复位良好,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志刚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足甲襞微循环变化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足甲襞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1例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1 d、术后3 d及5 d的足甲襞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1 d、术后3 d及5 d的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3 d的检测结果差于术前1 d及术后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足甲襞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明显,应重视术后对此方面的改善。
王志刚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足甲襞微循环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共45髋)。其中女性患者35例39髋,男性患者5例6髋;年龄35~77岁,平均52.4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行走、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手术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情况、行走情况、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对比中,差异显著,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行走情况、生活质量,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指数。
刘海龙刘广王志刚龚箭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
微波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微波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并将其与未用微波组的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以为以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微波治疗组)48例和B组(未用微波组)40例,A组患者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研究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A组无论在治疗效果还是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骨骨折的治疗中加用微波进行治疗,对于骨折的愈合及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志刚
关键词:微波胫骨骨折住院时间
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血清IL及TNF-α的变化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及观察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方法 31例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为A组,31例脊椎骨折但无脊髓损伤患者为B组,31名健康人员为C组,将三组患者的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A组的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高于B组及C组,B组则高于C组,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椎骨折的患者血清IL及TNF-α呈现异常升高的情况,脊髓损伤的存在进一步提升了上述指标的表达。
王志刚
关键词:脊椎骨折脊髓损伤血清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
42例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对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以后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内固定术组)20例和观察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22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研究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并发症发生率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卓著,并发症也较低,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王志刚
关键词: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评分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其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1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钙尔奇D片,疗程12个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择泰)。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年后的疼痛评分,相关部位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及骨密度各项指标、其它骨代谢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不同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均<0.001)、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别不同,且治疗组变化幅度更大(P均<0.001)。两组患者的血钙(Ca)、血磷(P)、BG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存在交互作用;两组患者的B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患者治疗前后,BAL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不同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均<0.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别不同,且治疗组变化幅度更大(P均<0.001)。对照组发生率为7.50%,治疗组发生率为8.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能够有效改善骨痛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刘海龙王志刚龚箭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唑来膦酸骨痛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
不同术式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并加以研究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9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组(对照组)34例和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组35例(观察组),经手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等进行研究比较,后将结果加以研究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率也明显较高,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佳,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志刚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114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内固定组(78例)与关节置换组(3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Harris评分、术后谵妄情况。结果关节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分别为(171.49±9.64)mL、(78.15±10.62)min、(83.64±13.43)mL、(8.17±1.55)d,与内固定组的(314.54±10.96)mL、(89.46±11.33)min、(108.46±15.94)mL、(29.43±3.4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5.46±6.33)、(85.91±5.20)分,显著高于内固定组的(71.46±8.21)、(70.94±7.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评定量表(DRS)评分、谵妄持续时间分别为36.11%、(20.48±3.14)分、(4.31±0.95)d,内固定组分别为17.95%、(15.36±2.84)分、(2.08±0.6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髋部骨折的较为安全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术后发生谵妄的比例、程度及持续时间均高于内固定治疗,因此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注意对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的观察,以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刘海龙刘广王志刚龚箭
关键词: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内固定术后谵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