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具交换
  • 3篇艾滋病
  • 1篇地基
  • 1篇宣传教育
  • 1篇针具
  • 1篇社区干部
  • 1篇生物监测
  • 1篇种群构成
  • 1篇注射吸毒
  • 1篇注射吸毒者
  • 1篇吸毒
  • 1篇吸毒者
  • 1篇结核
  • 1篇结核患者
  • 1篇均等化服务
  • 1篇基本公共卫生
  • 1篇公共卫生
  • 1篇管理效果
  • 1篇肺结核
  • 1篇肺结核患者

机构

  • 6篇南昌市西湖区...

作者

  • 6篇王宇丹
  • 4篇余国辉
  • 2篇夏军强
  • 2篇江峰
  • 1篇刘庆山
  • 1篇刘建华
  • 1篇唐威
  • 1篇李小群
  • 1篇邹华明
  • 1篇陈芳
  • 1篇熊国强

传媒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肺结核患者管理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评价纳入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后肺结核病健康管理效果,为制定南昌市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南昌市2015至2017年肺结核病登记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农民远远高于其他职业,构成比为49.78%,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男女之比为2.45:1;中老年发病率高,55岁以上肺结核病登记构成比为49.76%,南昌市结核病患者数与执业医师人数增长不成反比关系。结论 仍需大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总体素质和水平,增加公共卫生人员数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重点人群的筛选,对肺结核患者严格执行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方针,以提高治愈率,从而减少传染源。
姚志莹张昱王宇丹
关键词:管理效果
四类人群针具交换宣传教育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针具交换宣传教育对4类人群产生的不同效果,探讨针对不同人群的针具交换宣传教育干预模式。方法对西湖区政府官员、社区官员、社区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等4类人群进行宣传教育,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干预前后效果比较。结果政府官员和社区医务人员对吸毒人员的认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针具交换的认识有提高(P<0.05)。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对吸毒者的认识和对针具交换的认识均有提高(P<0.05)。结论针对4类人群进行宣传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对针具交换的认识,但一些模糊认识仍在部分人群中存在,应探讨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宣传和教育。
夏军强余国辉王宇丹
关键词:针具交换宣传教育
南昌市某地基层社区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2013年
目的了解基层社区干部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知识传播及开发促进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南昌市西湖区的11个街道(镇)所覆盖的辖区内全部112个居委会社区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抽取1名主任和1名卫生专干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224名基层社区干部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82.8%,对输血及血制品、共用针具、不洁性行为及母婴之间等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6.4%、94.2%、92.9%和92.4%,但对握手、共餐、蚊虫叮咬等非传染途径辨别不清,知晓率低,分别为62.7%、63.4%和50.9%。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态度正确持有率仅为25.4%,随着工龄的增长,知识知晓率及正确态度持有率均逐渐提升,经χ2检验,P值均<0.05。结论基层社区干部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够清楚,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是造成恐惧和歧视的主要原因,应对基层社区干部,特别是新入职干部进行全面、深入的知识普及,改变基层社区干部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错误态度,发挥社区组织防治艾滋病的重要作用。
王宇丹余国辉江峰刘庆山
关键词:艾滋病
开展针具交换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及对策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旨在分析开展针具交换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为探讨克服困难、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西省18名针具交换专家、6名工作人员、16名同伴教育员和160名静脉注射毒品者(IDU)进行了调查。结果针具交换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包括:开展针具交换工作的支持性环境有待改善,可利用资源有限;工作人员对IDU情况了解不多,对工作质量没有直接控制权,对同伴教育员控制力不够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同伴教育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开展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等。风险包括:工作人员受到吸毒人员的恐吓、威胁和伤害;存在被污染针具划伤的危险等。结论加强领导开发,部门协调,社区宣传;提高同伴教育员数量和质量;加强工作过程监督;加强安全防范,保障工作人员和同伴教育员人身、财产安全等措施有利于困难和风险的应对。
夏军强李小群王宇丹邹华明江峰陈芳熊国强
关键词:艾滋病针具交换
针具交换对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知、信、行的影响研究
2012年
目的:分析针具交换项目的开展对注射吸毒人群(IDU)艾滋病知、信、行的影响,为针具交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静脉注射吸毒人群的知、信、行开展基线调查和评估调查。结果:IDU对针具交换工作的认识有明显改变,对危险行为总体知晓率上升了15.76%,对降低危险措施知晓率上升了32.57%,每支针具使用的次数、共针率均显著低于基线调查,最后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上升了44.62%。结论:在IDU中开展针具交换活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助于改变吸毒人员的认知、信念和行为,从而控制艾滋病传播。
王宇丹余国辉
关键词:注射吸毒者艾滋病针具交换
2010~2012年南昌市西湖区病媒生物监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了解南昌市西湖区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及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成蚊密度调查采用灯诱法,蝇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0~2012年共捕获蚊虫6 763只,平均蚊密度为2.62只/(灯·小时),主要为致倦库蚊(占90.61%)和三带喙库蚊(占6.66%);捕获蝇类186只,平均蝇密度为1.02只/笼,主要为家蝇(占33.75%)、丝光绿蝇(占17.5%)、市蝇(占13.75%)、铜绿蝇(占12.5%)和大头金蝇(占10.00%);捕获蟑螂类9 955只,平均密度为4.83只/张,均为德国小蠊;捕获鼠类64只,平均鼠密度为1.66%,主要为褐家鼠(占95.65%)和小家鼠(占4.35%).结论 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褐家鼠为优势种;4月为蚊类活动高峰期;蝇类在5~10月,呈现4个活动高峰,以8月最高;蟑螂在5、7月呈现2个活动高峰,以7月最高;鼠类受春秋季灭鼠影响,季节性并不明显.
王宇丹余国辉唐威刘建华
关键词:病媒生物种群构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