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娜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3篇艺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品特
  • 4篇身份建构
  • 4篇品特戏剧
  • 2篇学术
  • 2篇斯托帕德
  • 2篇后殖民
  • 1篇等待戈多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山楂树...
  • 1篇行为范式
  • 1篇学科
  • 1篇学生创新思维
  • 1篇学术创新
  • 1篇学术自主
  • 1篇演出
  • 1篇英美文学
  • 1篇英美文学教学
  • 1篇殖民
  • 1篇殖民文学
  • 1篇殖民意识

机构

  • 14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4篇王娜
  • 1篇张萍
  • 1篇蔡圣勤

传媒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戏剧艺术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湖北成人教育...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特戏剧中施暴者的身份建构被引量:2
2017年
哈罗德·品特戏剧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暴力行为,这些暴力实施者也因此构成其笔下所刻画的重要人物类型之一。这些人物之所以会成为残酷无情的施暴者,主要原因是社会强权机构通过洗脑、监视、肉体惩罚等多种规训手段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改塑;但是在被建构的过程中,这些个体的顺从甚至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这些施暴者的身份是强权机构的有力改塑和受训者的被动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藉此我们可以洞察个体和社会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性的弱点。
王娜
关键词:品特戏剧施暴者身份建构
论《罗森克兰兹与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经典化建构
2024年
英国戏剧家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克兰兹与吉尔登斯特恩已死》自1966年首演以来,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多国上演,不仅令观众与评论界交口称赞,创下了不俗的票房佳绩,而且还获得了不少权威性的奖项,业已成为当代经典。烛照历史、关注现实的独特视角和深邃眼光,丰富深刻的思想与社会生活蕴涵,成为其经典化的起点;戏仿、语言游戏、互文、元戏剧等富有时代性的新颖手法和“搞笑”的时尚元素的融入是该剧成为经典的重要内生力量;而适宜的文化传播语境、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多重传播主体的积极推动,尤其是身份显赫的批评者和阐释者所形成的权力话语则是将该剧建构为经典的强大的、不可忽视的外部力量。《罗森克兰兹与吉尔登斯特恩已死》的经典化为在“各领风骚数十天”的快餐文化大潮中如何打造“永流传”的当代经典提供了经验和启迪,也为我们观察、评价西方以解构为标识的后现代文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王娜
论品特戏剧中的空间争夺与身份建构被引量:3
2014年
品特戏剧中的人物大多出身卑微、地位低下,为了能够占有一方空间,常常和他者展开各种形式的较量。对他们而言,一定的空间既是生存的最低物质保证,更是财富、权力、身份的象征,关乎自我身份与精神世界的建构。品特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空间争夺,不仅是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人类本性与命运的象征。
王娜
关键词:品特戏剧身份建构
英美文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8年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着重探讨了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及其主要途径。
王娜张萍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品特:游走在现实主义与荒诞派之间——以《升降机》与《等待戈多》之比较为例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比较品特的《升降机》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看出品特剧作的独特个性:游走在现实主义与荒诞派戏剧之间,创造了一种新的戏剧形态——荒诞现实主义戏剧。从主题看,品特不仅表达了荒诞派戏剧所揭示的社会现实的荒诞性,而且还概括了更丰富和更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表现手法看,荒诞派戏剧是荒诞手法与荒诞主题的完美结合,具有形而上的哲理性,而品特的戏剧则是以现实主义手法传达社会人生体验中的荒诞感,具有"可以认识的现实性"。
王娜
关键词:品特荒诞派现实主义戏剧《等待戈多》
外国文学研究的跨界之势与当下治学——以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为中心
2023年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理论界出现两种相异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伴随着各种此起彼伏的文化思潮的涌动,各文学理论流派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即使在某些理论家言说中的“理论激情几近枯竭”的当下,理论创新仍然如火如荼,更新换代频率更快;另一方面,从“上帝已死”“作者已死”“哲学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到“理论已死”,日渐形成一种“终结者”的思维方式,特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文学理论界的反理论之风几乎从一种思维方式发展成为一种行为范式。国内外国文学研究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日渐深入,发展态势上,从学习、借鉴和挪用国外理论发展到批评、反拨和肃清国外理论的新阶段。新世纪,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内的外国文学界将学术自主和学术创新作为新的工作方向,外国文学界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着具体切实的任务。
王娜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行为范式学术自主学术创新跨学科研究
论品特戏剧中的记忆与身份问题被引量:1
2014年
记忆和身份的关系是哈罗德·品特戏剧的重要主题。品特笔下的边缘人物经常美化乃至虚构自己的人生经历。记忆的虚构性和不可验证性虽然为他们重塑身份提供了可能,但漏洞百出的记忆叙述所建构的新身份不仅难以取信他人,同时也为他者颠覆和解构其身份提供了契机。记忆的世界因此成为身份建构与解构的"竞技场"。
王娜
关键词:品特戏剧记忆身份建构
奥尼尔剧作中视觉语言的运用
2007年
美国戏剧之父奥尼尔通过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苦苦思索,从多个角度展示了现代人的精神悲剧和悲剧背后的深刻根源。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的作品就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与关注,并一直成为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探讨奥尼尔剧作中视觉语言的运用。通过对奥尼尔剧作的分析和大量的例证,展示奥尼尔在剧作中是如何灵活运用了包括面具、场景、灯光、色彩在内的各种视觉语言。正是这些视觉语言的恰当运用,剧作家才得以将剧中人物无法名状、难以表达的心理状态与精神困境再现出来,从而使观众能够了解他们复杂而扭曲的内心世界。同时这些视觉语言的运用还成功地烘托和渲染了舞台气氛,增进了观众的参与性,达到了震撼观众心理的效果。
王娜
关键词:奥尼尔剧作视觉语言
美狄亚形象误读探析被引量:2
2011年
纵观中西方的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研究史,美狄亚犹如一位百变女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面孔:高高在上的神;淫荡、残忍、自私的恶魔;勇敢、坚强的女权主义者;反抗压迫、斗争到底的革命战士等。这些相差殊远的判断有误读,有正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这一形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二是千差万别的接受语境和接受视野的影响。也许回归历史、回归文本,抛开单纯的功利目的,从审美的角度来解读美狄亚才是正途。
王娜
关键词:《美狄亚》误读
论阿卡狄亚的衰落
2016年
斯托帕德剧作《阿卡狄亚》采用不同时空交错、并置的结构,使19世纪初英国乡村庄园里的贵族生活和百年后人们对庄园历史的探究实现"穿越",表现工业化进程、西欧革命和战争对贵族社会的冲击,借以反思19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展现当代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从而使剧作与以往的社会批判和道德谴责之作判然有别,在思想与艺术上实现了对先贤时俊的超迈。
王娜
关键词:斯托帕德衰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