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永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油气
  • 10篇盆地
  • 9篇成藏
  • 7篇勘探
  • 6篇成藏组合
  • 4篇深水
  • 4篇资源潜力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油气分布
  • 3篇资源评价
  • 3篇被动大陆边缘
  • 2篇大油气田
  • 2篇盐岩
  • 2篇岩相
  • 2篇岩相古地理
  • 2篇油气田
  • 2篇油气资源
  • 2篇原型盆地
  • 2篇深水油气
  • 2篇气田

机构

  • 20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国际...

作者

  • 22篇汪永华
  • 10篇温志新
  • 9篇王兆明
  • 9篇刘祚冬
  • 8篇贺正军
  • 7篇梁英波
  • 7篇刘小兵
  • 6篇张光亚
  • 5篇宋成鹏
  • 4篇吴珍珍
  • 4篇蔚远江
  • 3篇边海光
  • 3篇张倩
  • 2篇秦雁群
  • 2篇马锋
  • 2篇王红军
  • 2篇赵喆
  • 2篇李大伟
  • 2篇陈瑞银
  • 2篇张磊

传媒

  • 6篇地学前缘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分类及其油气分布规律被引量:36
2016年
基于板块学说理论,综合对比研究全球66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震地质,根据盆地结构构造差异将该类盆地划分为断陷型、无盐断坳型、含盐断坳型、无盐坳陷型、含盐坳陷型、三角洲改造型和正反转改造型7个亚类。全球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伴随中、新生代大西洋、印度洋等的形成而生成的,经历了裂谷期陆内裂谷、过渡期陆间裂谷、漂移期被动陆缘3个原型阶段的叠加。"断陷型"盆地以下部湖相/海相裂谷层系油气系统为主,上部较薄的坳陷层系仅作为区域盖层,大油气田主要富集于裂谷层系构造类圈闭之中;"无盐断坳型"盆地下部裂谷层系与上部坳陷层系均较发育,裂谷层系发育构造型成藏组合,坳陷层系斜坡扇体油气富集程度高;"含盐断坳型"盆地大油气田主要富集于盐下裂谷层系潟湖相碳酸盐岩和盐上坳陷层系深水斜坡扇;"无盐坳陷型"盆地因具有"窄陆架、陡陆坡型"盆地结构,大油气田主要分布于坳陷层系海底扇群中;"含盐坳陷型"盆地仅坳陷层系油气系统活跃,发育斜坡扇、盐构造及生物礁等多类圈闭;"三角洲改造型"盆地从岸向深水形成独特的生长断裂-泥底辟-逆冲推覆-前渊缓坡4大环状构造带,各带上均可形成大油气田;"正反转改造型"盆地属受中新世以来全球造山影响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富集于反转层系挤压背斜之中。
温志新徐洪王兆明贺正军宋成鹏陈曦汪永华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原型盆地盆地结构大油气田
欧洲地区主要含油气盆地资源潜力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欧洲作为20世纪70年代世界重要油气产区之一和世界重要油气消费区,近20年地区油气年度新增探明储量逐年下降,评价其油气待发现资源潜力,对判断未来地区油气发展前景和世界油气供需格局意义重大。据评价结果,欧洲14个盆地、38个成藏组合累计原油待发现可采资源量48.45亿t、天然气5.41万亿m3、凝析油7.8亿t,分别占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总量的4.8%和4.0%,未来油气资源前景不乐观。挪威是该地区未来最大常规油气潜力国。
赵喆胡菁菁孙作兴李晨成汪永华
关键词:资源潜力
西西伯利亚大型裂谷盆地侏罗系—白垩系成藏组合与有利勘探领域被引量:1
2020年
西西伯利亚盆地是一个富含油气的中生代—新生代大型裂谷盆地,盆地的优质烃源岩和储层均发育于侏罗纪—白垩纪裂后拗陷阶段,这与典型裂谷盆地油气富集于裂谷层系的特点具有明显差异。基于系统的岩相古地理编图、成藏要素与成藏组合分析,划分了盆地拗陷阶段的成藏组合,探讨了各成藏组合的油气分布规律,指明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侏罗纪—早白垩世巴雷姆期,盆地经历了一次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控制了盆地最主要烃源岩和下部多套成藏组合的发育;早白垩世巴雷姆期末—晚白垩世,转变为短周期、多期次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控制了上部多套成藏组合的发育。侏罗系—白垩系纵向上可以划分为7套成藏组合,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富集于下白垩统贝里阿斯阶—巴雷姆阶成藏组合和下白垩统阿普特阶上段—上白垩统塞诺曼阶成藏组合。盆地北部陆架阿普特阶上段—塞诺曼阶成藏组合中的波库尔组大型构造圈闭,南部陆上的侏罗系成藏组合中的秋明组与瓦休甘组的岩性圈闭,将是未来最重要的两大有利勘探领域。
贺正军温志新王兆明阳孝法刘小兵梁英波吉利洋汪永华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成藏组合油气分布勘探领域
南美洲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和勘探潜力被引量:1
2022年
由于近年来南美洲不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和油气战略选区的需要,为了弄清南美洲油气资源空间分布和待发现资源量情况,在前人地质研究基础之上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南美洲大陆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南大西洋拉开等区域构造作用控制,形成了东、西、南、北不同的构造演化特征,发育了克拉通、弧前、弧后、前陆和被动陆缘等类型沉积盆地。通过对已发现油气田在国家、盆地和储集层位上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南美洲油气资源分布广泛,但是富集程度具有较大差异,绝大部分油气聚集于少数国家和少量盆地内。南美洲西部碰撞大陆边缘前陆盆地和东部大西洋沿岸被动陆缘盆地是油气最为富集的两类盆地,以中—新生界砂岩和碳酸盐岩储层为主。对于56个不同勘探程度的含油气盆地,分别采用圈闭评价法和类比法进行待发现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南美洲油气勘探潜力还很巨大,待发现油气可采资源量约为503.5×10^(8)t油当量;未来勘探重点不只局限于高勘探程度盆地,也要重视低勘探程度盆地。
边海光宋成鹏刘祚冬汪永华李恒萱栾天思
关键词:前陆盆地资源潜力
东西伯利亚盆地北部隆起区油砂形成条件与资源分布
贺正军刘小兵刘祚冬栾天思汪永华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分段对比被引量:9
2013年
以板块学说为理论基础,利用多渠道资料来源,研究了西非沿海原型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分段对比了古沉积环境变化及其对大油气田形成条件的控制作用,建立了"三段""四类"盆地大油气田成藏模式。研究认为,"三段"盆地都经过了陆内裂谷、过渡期陆间裂谷及漂移期被动大陆边缘3个原型阶段,南段"裂谷层系发育型"盆地由于被动陆缘层系不发育,形成"裂谷层系构造-地层型"大油气田成藏模式;中段含盐型盆地以过渡期陆间裂谷盐岩充填为特征,其上、下的漂移期海相及裂谷期湖相沉积均可形成优质烃源岩,盐岩及海相页岩作为优质盖层,形成了"双源-双盖型"成藏模式;北段转换型盆地漂移期海相沉积厚度大,"窄"陆棚、"陡"陆坡型盆地边缘形成了"漂移期浊积砂体群型"成藏模式。尼日尔高建设三角洲盆地形成了独特的"三角洲基浊积砂体型"成藏模式,内环滚动背斜带油气最富集,中环泥运动背斜带、外环逆冲挤压背斜带的浊积砂体中都有大油气田发现。
温志新万仑坤吴亚东贺正军汪永华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原型盆地大油气田成藏模式
准噶尔盆地低煤阶煤储集层吸附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潜力被引量:25
2008年
等温吸附实验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八道湾组低煤阶煤储集层具有较强的煤层甲烷吸附和储集能力。层位上,西山窑组煤储集层对甲烷的吸附和解吸能力明显较强,储集性相对更好,也更利于煤层气开采。地域上,盆地南缘昌吉—乌鲁木齐—阜康、东部彩南—巴里坤矿区、腹部地区均达到较富—极富甲烷煤储集层级别,对甲烷的吸附、储集能力较强。兰氏体积随镜质体反射率Ro增大而增大,与Ro呈三阶多项式函数对应关系。煤储集层对甲烷的吸附量随着压力增大而变大。依据兰氏体积划分出贫气区、含气区、较富气区、富气区4类区块,盆地南缘清1井—齐8井区、昌吉—乌鲁木齐—阜康矿区、西北缘斜坡区及盆地腹部主要为较富气区,盆地东部彩南—巴里坤煤矿区为富气区,其与周边厚煤区和腹部较深层煤层气开发潜力较大。
蔚远江汪永华杨起刘大锰胡宝林黄文辉车遥
关键词:等温吸附准噶尔盆地
跨国油气勘探形势与启示被引量:4
2022年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中低油价的持续影响,2021年全球勘探投资继续低位运行、勘探工作量有所回落,但石油公司聚焦前沿勘探领域和勘探开发重点地区,通过加深地质认识、提升圈闭识别能力,勘探成功率持续获得提升。海域勘探尤其是深水—超深水大发现不断涌现,国际石油公司包揽的跨国大—中型油气田发现主要位于“一洋一湾一海”(大西洋两岸、墨西哥湾、南里海)。通过分析深水—超深水典型油气田,总结出三方面特点:一是深耕富油气盆地,巴西盐下时隔8年再获系列油气发现;二是积累认识、战略重返,埃尼公司在科特迪瓦盆地连获油田发现;三是开发为先、拓展周边,bp在南里海再获大气田发现。针对国际石油公司开展跨国深水—超深水勘探的做法,总结出三点启示:一是超前布局,抢占有利勘探领域,灵活进退区块;二是战略跟随,不断积累经验技术,稳步提升实力;三是自主勘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勘探创效。建议中国石油公司仍需把握一切机会,积极获取有利勘探区块,形成资源有效储备,通过“一个转变、三个加强”逐步实现“走出去”向“走上去”的跨越。
刘小兵温志新宋成鹏陈瑞银刘祚冬边海光汪永华
关键词:深水油气勘探
南大西洋深水油气分布特征、聚集规律与勘探方向被引量:9
2016年
南大西洋是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热点地区,深水油气资源丰富。基于国际商业数据库油气田数据统计与滨岸盆地成盆规律,分析表明:南大西洋深水油气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六大盆地内、走向上以中段富含盐岩盆地为主、横向上伸展带发现居多、纵向上储集在过渡期碳酸盐岩和漂移期浊积岩内,可以利用共轭特征类比进行被动陆缘深水油气勘探。结合盆地资料与区域地质认识,梳理了南大西洋深水油气聚集规律:1深水油气形成于含高塑性体伸展与挤压和不含高塑性体开阔环境三大构造背景;2含有裂谷期湖相泥岩、漂移早期和漂移中晚期海相页岩3套有效烃源岩;3发育盐上三角洲与浊积碎屑岩、盐下潟湖相碳酸盐岩2套优质储层;4拥有厚层盐岩和海相页岩2种类型区域性盖层;5富含构造—地层、构造等多种成因圈闭类型;6深水油气经断裂短距离运移,紧邻生烃中心聚集;7形成上白垩统、下白垩统和新生界3套重要深水成藏组合;8深水油气晚期成藏,以构造—地层、构造油气藏类型为主。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盆地深水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不同构造段深水勘探重点方向:北段上白垩统近岸叠覆型深水扇、赤道段古近系—新近系斜坡水道及深水逆冲带前缘、中段伸展带盐上浊积岩和底辟—逆冲带盐下碳酸盐岩、南段上白垩统与断块相关斜坡水道。
秦雁群张光亚梁英波温志新王兆明张磊巴丹汪永华
关键词: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盐岩成藏组合
俄罗斯远东北萨哈林盆地油气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对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域内的北萨哈林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已发现油气田的解剖,总结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结合构造演化分析,对影响油气成藏及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北萨哈林盆地油气分布具有陆上储量规模小、海域陆架规模大的特点,在纵向上可以划分为两大成藏组合,但油气主要富集于达吉组和努托夫组。这两个主要含油气层已发现油气藏在平面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靠陆内带以达吉组油气藏分布为主,远陆外带以努托夫组油气藏分布为主。油气富集受多旋回构造演化、富油气凹陷及构造活动差异性等控制,海域陆架裂后坳陷内的低幅度隆起构造区为高丰度大-中型油气田聚集的主要有利区。
贺正军张光亚王兆明梁英波汪永华
关键词:成藏组合主控因素萨哈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