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朝煜

作品数:22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5篇肾病
  • 4篇透析患者
  • 4篇维持性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护理模式
  • 3篇病患
  • 2篇血清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肾病患者
  • 2篇肾穿
  • 2篇肾穿刺
  • 2篇肾间质
  • 2篇肾间质纤维化
  • 2篇肾脏
  • 2篇慢性

机构

  • 19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保定市第四医...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 1篇保定市第五医...

作者

  • 19篇毕朝煜
  • 6篇高燕
  • 5篇刘宁
  • 4篇张丽敏
  • 3篇刘占全
  • 3篇李敬
  • 3篇贾艳辉
  • 3篇王艳改
  • 2篇李晶
  • 2篇赵素平
  • 2篇贾海红
  • 2篇王茹欣
  • 2篇郭莉
  • 1篇孙晓静
  • 1篇张海松
  • 1篇赵淑君
  • 1篇冀娟
  • 1篇郑鹏
  • 1篇陈熙
  • 1篇李艳玲

传媒

  • 3篇医学研究与教...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护理服务对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经皮肾穿刺术在临床上是肾脏疾病得到确诊的重要手段,可以依据患者肾脏的组织病理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型的诊断与确定治疗的方案[1]。这种检查属于创伤性的检查,能够引发患者血尿、肾周血肿、疼痛、尿潴留、动静脉内漏、感染等并发症[2]。本文选取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优化护理干预,
毕朝煜贾艳辉刘宁王艳改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术护理服务肾脏疾病组织病理肾周血肿
PDCA循环在肾穿刺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并配合PDCA循环对肾穿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90例肾穿刺患者随机选分为试验组(n=152)和对照组(n=138),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随机的健康教育方式,试验组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并配合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肾穿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配合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可改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贾海红毕朝煜高燕张文英
关键词:PDCA循环肾穿刺健康教育
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透析指标的影响分析
2017年
探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透析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透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TM)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尿素降低率、尿素清除指数、血细胞压积明显较对照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透析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李晶郭莉毕朝煜任茜孙晓静
关键词:老年血液透析
肾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与对策探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影响肾脏内科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适当的管理对策。方法根据肾脏内科危重病人的病情特点及护理特点,总结探讨肾脏内科危重病人所存在的相关的护理安全因素,制定并提出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和措施。结果本组研究对象未发生由于护理安全所导致的医院内的意外事故;病人在住院期间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达到了98%。结论规范和制定肾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不但能保证病人的护理安全,而且可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
毕朝煜王红红
关键词:肾内科危重病人护理安全
持续被动活动器联合功能训练在防止关节功能下降与预防关节畸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持续被动活动器联合功能训练对防止关节功能下降与预防关节畸形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双下肢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训练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持续被动活动器进行功能训练及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HSS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7,P<0.01);根据关节HSS评价标准,对照组HSS得分为(72±5)分,观察组HSS得分为(9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8,P<0.01).结论 持续被动活动器联合功能训练对防止关节功能下降与预防关节畸形具有较好的作用,应在临床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毕朝煜刘宁
关键词:关节功能关节畸形HSS评分
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 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18)、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组(B组,n=18)、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n=18)。C组于术前3天开始灌胃(阿托伐他汀10mg·kg^(-1)·d^(-1),制成混悬液),A组及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处死。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肾小管间质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表达。结果 B组ICAM-1、NF-κB的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明显增加,C组术后第3、7、14天ICAM-1、NF-κB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同期B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3、7、14天NF-κB的表达与同期、同组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下调肾小管间质中ICAM-1、NF-κB的表达,抑制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阿托伐他汀对ICAM-1的下调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而实现的。
张丽敏林海英刘占全高燕王咏梅毕朝煜
关键词:肾病阿托伐他汀胞间黏附分子1
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3 个月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院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李晶郭莉毕朝煜任茜孙晓静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2022年
为了进一步探讨与钻研在胆结石护理过程中接受全面护理手段的实际护理应用疗效。方法:本院将2021年11月-2022年6月为研究目标,对在我院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胆结石94例病人实施分析及探究。接受普通护理手段的胆结石47例病人设为普护组,接受全面护理手段的胆结石47例病人设为全护组。通过详细记录及分析比对普护组和全护组胆结石94例病人的SDS及SAS最终评分、术后临床恢复实际数据、护理实际满意度、术中临床实际数据、不良表现实际发生率;结果:接受全面护理手段的全护组胆结石47例病人术中相关数据、术后临床恢复实际数据、SDS及SAS最终评分、不良表现实际发生率,较于接受普通护理手段的普护组的胆结石47例病人要低很多,而整体生活质量、护理实际满意度却较于接受普通护理手段的普护组的胆结石47例病人高很多。结论:接受全面护理手段能够大幅度提高胆结石病人护理实际满意度以及整体生活质量,有效降低病人术后临床恢复实际数据、SDS及SAS最终评分、术中相关数据、不良表现实际发生率。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临床应用价值。
高越刘凯华毕朝煜宋红霞赵慧卿
关键词:胆结石护理效果
血糖变异性对T2DM患者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共60例。根据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肌酐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18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22例。采用全天多点血糖测定评价血糖的变异,生化检查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结果 DN组的血压、HbAlc、Scr、CysC以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曲线下面积(AUG)显著高于DM组和EDN组(P<0.05),且EDN组的CysC以及LAGE、SDBG、AUG高于DM组(P<0.05)。结论 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张丽敏高燕毕朝煜李敬刘占全贾艳辉陈骅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糖变异性
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和血清N端骨钙素、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变化及相关性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骨密度和血清N端骨钙素(N-MID)、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10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血清肌酐(Scr)及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尿MA/Cr)将患者分为无微量蛋白尿组(A组,19例)、微量蛋白尿组(B组,23例)、临床蛋白尿组(C组,25例)、肾功能不全代偿组(D组,22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E组,1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同时测量患者骨密度及血清N-MID、PINP。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对骨密度及血清N-MID、PINP与DN患者分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各组病程随着DN分期进展逐渐增加,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D、E组腰椎L1~L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降低,且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C、D、E组血清N-MID、PI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DN分期进展,各组血清N-MID、PINP水平逐渐降低,但B^E组血清N-MID、PIN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的骨密度与尿MA/Cr呈负相关(r=-0.579,P<0.05),而血清N-MID、PINP水平与尿MA/Cr呈正相关(r=0.431、0.371,均P<0.05)。结论随着DN分期进展,DN患者骨密度明显降低,同时患者血清N-MID、PINP水平在DN早期即出现明显降低。DN患者尿MA/Cr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而血清N-MID、PINP水平与尿MA/Cr呈正相关。
张丽敏李敬李鸿燕高燕毕朝煜田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骨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