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宝棠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震分析预报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强地震防震救灾对策课题研究报告被引量:2
- 1991年
- 鉴于我国大陆东部在本地震活动期中以中强地震为主。而中强地震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将带来较大的灾害,因此,研究其防震减灾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本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和中强地震及其灾害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及社会心理情况等,提出对付中强地震的基本战略和一些战术原则。可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制订对策作参考。
- 楼宝棠王公学郑嘉烔龚寿荣
- 关键词:地震防震救灾强震
- 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强地震防震救灾对策预案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阐明和列出了防震救灾工作体系和各阶段的防震救灾内容,并在对地震及其灾害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采取分级实施救灾的对策,以使作出的反应作到快速、有效、适度,从而达到减轻灾害、减少损失的目的。本文可供各省、市、县制订一个能直接操作实用的防震救灾方案作参考。
- 王公学楼宝棠戴秉良
- 关键词:地震灾害防震救灾强震
- 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深入开展地震现场社会调查——常熟地震现场社会调查的成功实践
- 1999年
- 开展地震现场社会调查,是防震减灾法赋于地震部门的职责。试图通过对1990 年常熟5-1级地震现场社会调查成功实例的总结和震后对策提供的新鲜经验,对今后开展地震现场社会调查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参考作用,对江苏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震害预测和制订防震减灾对策起参考作用。
- 龚寿荣楼宝棠董颂声季锦玉
- 关键词:防震减灾地震现场调查地震灾害
- 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之吾见
- 1995年
- 本文对《关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规定》中提出的“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群众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防御能力”的具体内容作了阐释。认为宣传的实质是减少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四度”,即减少无知度、减少不确定度、减少疑惑度、减少混杂度。文中还提及,为提高宣传效果,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时,尽可能结合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和评价进行。
- 楼宝棠过娟秀李华郗崇植
- 关键词:防震减灾地震误传灾害地震前兆
- 1949 年以来我国的地震灾害与地震活动性被引量:3
- 1997年
- 根据最近出版的资料,概括了1949年以来我国地震灾害的全貌及其随时间、空间和震级的分布情况,并把这一时期的灾情与地震活动情况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共发生造成灾情的地震事件477次,导致278万人死亡,民房毁坏约11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20亿元。各地灾情的对比(东西部之间、各省区之间等等)表明,我国灾情和震情的空间分布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差别,例如,震情呈现西强东弱的特点,灾情则是东强西弱。这种情况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战略部署中应当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 董颂声楼宝棠龚寿荣郑建华李华
- 关键词:地震灾害地震活动性减灾
- 试论地震系统设备的有偿占用
- 1995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和改变着旧的物资管理体制,冲击和改变着陈旧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地震系统能否实行设备有偿占用改革,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提高物资管理的实效。
- 龚寿荣楼宝棠
- 关键词:地震系统地震仪
- 溧阳6级地震灾害大小经验教训谈
- 1999年
- 着重对溧阳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作总结,其教训为5.5级地震后的重建中仍未采取一些抗震措施,由于多种原因未以做出短临预报,震时人员避防失当群众缺乏地震常识,仓惶外逃现象严重,其经验为5.5级地震后深入地宣传了防震减灾知识,伤员救 护治疗及时合理,震后反应迅速且对策正常,震后较快恢复正常,最后,对6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在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推进地震科技进行与应用,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三者结合方面作了概括,认为是结合得较好的一个实例。
- 楼宝棠孙寿成
- 关键词:地震灾害抗震措施地震短临预报
- 中国地震灾害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功用被引量:1
- 1992年
- 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地震灾害记载最为悠久和丰富的国家之一,多种文献都有地震灾害的记载。随着地震对策、地震社会学研究和“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开展,随着政府对综合防灾工作的加强,对地震灾害数据资料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
- 楼宝棠高德潜李华
- 关键词:地震灾害数据库
- 我国地震灾情的时间、空间、震级分布及其变化
- <正>1 1949年以来我国地震灾情的时间、空间、震级分布特征 (1)1949~1993年间,我国共发生造成灾情的地震事件477次(其中一次由国外地震所造成)。这些地震造成27.8万人死亡,1 090余万间房屋毁坏,直接...
- 董颂声楼宝棠龚寿荣李华郑建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