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希阳

作品数:35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合金
  • 8篇韧性
  • 7篇微合金
  • 7篇合金化
  • 6篇正火
  • 6篇复合板
  • 5篇低温韧性
  • 5篇微合金化
  • 4篇结构钢
  • 4篇合金钢
  • 4篇钢板
  • 4篇船体
  • 3篇低碳贝氏体
  • 3篇低碳贝氏体钢
  • 3篇微合金化钢
  • 3篇金属复合
  • 3篇加热温度
  • 3篇钢组织
  • 3篇高强韧
  • 3篇贝氏体

机构

  • 35篇钢铁研究总院
  • 8篇中联先进钢铁...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鞍钢股份有限...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渤海造船厂集...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江南造船(集...
  • 1篇中国船舶集团...

作者

  • 35篇柴希阳
  • 16篇柴锋
  • 14篇罗小兵
  • 13篇杨才福
  • 9篇潘涛
  • 8篇苏航
  • 3篇梁丰瑞
  • 3篇刘静
  • 2篇王瑞珍
  • 2篇陈雪慧
  • 2篇杨志刚
  • 1篇熊玮
  • 1篇高志玉
  • 1篇刘翊之
  • 1篇李健
  • 1篇贾涓
  • 1篇王思成
  • 1篇杨成

传媒

  • 5篇金属热处理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冶金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钢铁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440MPa级高氮易焊接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440MPa级高氮易焊接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合金钢强度差、韧性差及焊接性差的问题。该440MPa级高氮易焊接钢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0.06%,Si:0.20%...
柴希阳师仲然王天琪罗小兵柴锋潘涛杨才福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低温韧性的390MPa级极地船体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低温韧性的390MPa级极地船体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合金钢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钢种不能满足极地环境温度使用条件,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铁水预处理;步骤2、添加优质废钢,...
师仲然罗小兵柴锋柴希阳王天琪陈雪慧王瑞珍杨才福
文献传递
Si含量对10CrNiCuSi钢氧化铁皮的影响
2023年
为改善10CrNiCuSi船体钢表面质量,设计了Si含量为0.08%~0.65%的试验钢,研究了其在1150~1250℃下的高温氧化行为,利用弯曲试验评价了试验钢氧化铁皮的剥离性,并讨论分析了Si含量对富Si反应产物与氧化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Fe_(2)SiO_(4)-FeO共晶温度条件下,随着Si含量增加,固态Fe_(2)SiO_(4)含量增加,其对氧化反应的抑制程度增加,氧化增重呈现下降趋势;在高于Fe_(2)SiO_(4)-FeO共晶温度条件下,随着Si含量在0.20%~0.65%范围内增加,液相含量增加,加快了氧化反应,氧化增重呈现上升趋势。富Si产物的液化现象对氧化铁皮的剥离性具有重要影响,富Si液相浸入基体和FeO中,形成锚状或网格状形态,造成内氧化层与基体界面平直度严重恶化,导致氧化铁皮难以剥离。随着Si含量的增加,氧化铁皮剥离难度进一步加大。温度和Si含量是改善10CrNiCuSi钢表面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本实验研究结果,建议控制Si含量不高于0.20%,加热温度不高于1150℃。
潘涛赵蕾柴希阳罗小兵柴锋杨才福
关键词:SI含量液相
热处理温度对铝-铝-钢与铝-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评价铝-铝-钢与铝-钛-钢两种爆炸复合板的可靠性,对比了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铝-钢和铝-钛结合界面性能稳定性与组织演变。采用箱式电阻炉对铝-铝-钢和铝-钛-钢两种复合板进行250~550℃保温1 h的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剪切性能和拉脱性能测试,并借助SEM和HRTEM等手段对界面反应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钛-钢复合板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热稳定性,在热处理温度的影响下,界面性能损伤量更小,损伤速度更慢。铝-铝-钢在450℃以上出现连续层状金属间化合物,其类型为Fe_(2)Al_(5)和Fe_(4)Al_(13);铝-钛-钢在500℃开始出现不连续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550℃形成连续层状产物,其类型为TiAl_(3)。相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铝-钢界面反应产物厚度远大于铝-钛界面反应产物厚度。同时,对钢-铝和钛-铝界面反应相形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发现钛-铝界面比钢-铝界面的反应驱动力更小,扩散反应速率更慢,这可能是铝-钛界面具有更优异组织与性能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穆晓彪潘涛熊玮柴希阳罗小兵柴锋
关键词:热处理温度
正火型V-N-Ti和Nb-V-Ti海工钢焊接粗晶热影响组织和韧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V-N-Ti和Nb-V-Ti微合金化正火型海工钢模拟粗晶热影响区(CGHAZ)组织和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织的不同使V-N-Ti设计正火型海工钢的模拟CGHAZ韧性比Nb-V-Ti钢的好。对于V-N-Ti钢,较高的N含量提高了富Ti(Ti,V)(C,N)粒子析出温度和铁素体形核能力,使模拟CGHAZ原始奥氏体晶粒和(取向差角为15°)晶粒细化,并生成能阻止或使解理裂纹的偏转细小多边形铁素体,因此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而Nb-V-Ti钢模拟CGHAZ原奥氏体晶界上的链状M-A、粗大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和有效晶粒尺寸,是模拟CGHAZ韧性差的原因。
师仲然赵庆凯刘登辉王天琪柴希阳罗小兵罗小兵
关键词:粗晶热影响区
一种440MPa级海洋工程用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结构钢厚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40MPa级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一种440MPa级海洋工程用超低碳贝氏体钢,化学成分按重量计包含:C:0.01~0.03%、Mn:0.5%~1.0%、Mo:0....
柴希阳王天琪潘涛罗小兵师仲然柴锋李健梁丰瑞周乃鹏
一种低成本高强韧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强韧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结构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钢的高成本元素含量高,成本高;焊接性能不佳、韧性及性能均匀性较差的问题。低成本高强韧结构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0.03%~...
周乃鹏柴锋罗小兵梁丰瑞柴希阳李健师仲然王天琪
加热温度对轧制钛/钢复合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组装钢/钛/隔离剂/钛/钢对称结构复合板坯,研究了加热温度(850~1000℃)对轧制钛/钢复合板显微组织、基材强韧性和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界面剪切性能逐步下降。加热温度影响着界面反应相的种类和厚度。在850、875、900℃条件下,轧后冷却扩散过程中,C在结合界面富集能力强,Fe在Ti中反应扩散弱,结合界面形成β-Ti和TiC;在925和950℃条件下,C在结合界面富集能力弱,Fe在Ti中反应扩散强,结合界面形成α-βTi、β-Ti、TiC和Fe2Ti;在1000℃条件下,Fe在Ti中的反应扩散进一步增强,结合界面形成α-βTi、β-Ti、TiC、FeTi和Fe2Ti。脆性反应相的厚度与加热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相种类和厚度增加使得钛/钢复合板界面抗剪切强度出现下降。
柴希阳师仲然柴锋柴锋苏航杨志刚
关键词:加热温度
一种波形界面钢-钛复合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形界面钢‑钛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管材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扩散复合法存在界面洁净度低、界面平直,使得复合界面强度低、成型性能差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管内表面和钛管外表面加工成凸...
柴希阳柴锋王天琪罗小兵潘涛师仲然李丽梁丰瑞段美琪
文献传递
一种980MPa级海洋工程用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结构钢厚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980MPa级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一种980MPa级海洋工程用超低碳贝氏体钢,化学成分按重量计包含:C≤0.04%、Mn:1.3%~1.5%、Mo:1.0%~1....
柴希阳罗小兵潘涛王天琪李健师仲然柴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