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四川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印度洋海温异常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8年
- 利用1952~2001年的印度洋海表温度资料、NCEP/NCAR的高度场资料,采用小波分析、交叉谱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与南亚高压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且春季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对同年夏季南亚高压的东西振荡有一定指示作用。印度洋偶极子指数与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均存在8a左右显著时间尺度。两者在1.5~8a的周期上存在密切联系,在3a左右的周期上,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变化超前于南亚高压东伸指数,说明印度洋海温异常是影响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重要因素之一。
- 林莉李跃清范广洲
- 关键词:海温
- 基于TRMM卫星探测对宜宾夏季两次暴雨过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利用TRMM卫星和宜宾多普勒雷达探测结果,比较分析了2007年夏季在宜宾发生的"2007.07.09"和"2007.08.23—25"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降水云团的水平和垂直结构变化特征、降水云团风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这两次暴雨过程降水水平结构均为中尺度对流降水系统,但"2007.07.09"暴雨过程比"2007.08.23—25"的降水强度和范围要大得多,且垂直结构表现为强对流性降水云团的云顶高度分别达17、14 km;(2)两次过程的层云降水率廓线差异并不大,随高度增加,降水强度呈减小趋势,而它们的对流降水率廓线差异较大,降水增长区分别由碰并层向冰水混合层转移和由冰水混合层向碰并层转移的趋势;(3)雷达风廓线上,发现"2007.07.09"大暴雨区存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典型垂直环流结构,减弱时降水云团的高度有所下降,且在垂直方向上降水云团活动均为连续的,而发现"2007.08.23—25"东风波过来时有冷暖平流的一个变化情况,且降水云团活动是时断时续的。
- 李德俊李跃清柳草林莉
- 关键词:TRMM卫星降水结构降水廓线雷达风廓线
- 青藏高原与邻近海区热状况及其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综述了青藏高原与邻近海区热状况关系及其对大气环流和我国天气气候影响研究的主要进展。从青藏高原的观测试验、高原热状况、邻近太平洋与印度洋海温,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对大气环流和我国天气气候的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与邻近海区热状况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关于青藏高原热状况和邻近海区海温变化的研究成果及其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藏高原热状况和邻近海区热状况及其对环流和天气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青藏高原与邻近海区热状况的关系,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题目。
- 林莉李跃清
- 关键词:青藏高原热状况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