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硕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斑马
  • 10篇斑马鱼
  • 5篇蛋白
  • 5篇化合物
  • 3篇药物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突变
  • 3篇基因
  • 2篇修饰
  • 2篇血管
  • 2篇质粒
  • 2篇质粒载体
  • 2篇融合蛋白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活性
  • 2篇活性
  • 2篇基因打靶
  • 2篇脊索
  • 2篇核苷酸

机构

  • 2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21篇林硕
  • 9篇张博
  • 6篇肖安
  • 5篇朱作言
  • 5篇李松
  • 4篇仲寒冰
  • 3篇王展翔
  • 3篇佟向军
  • 3篇杨红波
  • 2篇张雨田
  • 2篇黄鹏
  • 2篇杨震
  • 2篇杨志芃
  • 2篇张博
  • 2篇车超
  • 2篇刘达
  • 2篇李文渊
  • 2篇胡莹莹
  • 2篇刘新星
  • 2篇梁巍

传媒

  • 3篇遗传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Journa...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被引量:38
2011年
锌指核酸酶(ZFN)由锌指蛋白(ZFP)结构域和Fok I核酸内切酶的切割结构域人工融合而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用于基因组定点改造的分子工具。ZFN可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并通过切割这一序列的特定位点造成DNA的双链断裂(DSB)。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对基因组的特定位点进行各种遗传操作,包括基因打靶、基因定点插入、基因修复等,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基因组实现靶向遗传修饰。这种新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方法的突出优势是适用性好,对物种没有选择性,并且可以在细胞和个体水平进行遗传操作。文章综述了ZFN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重点介绍ZFN的结构与作用机制、现有的靶点评估及锌指蛋白库的构建与筛选方法、基因组定点修饰的策略,以及目前利用这一技术已成功实现突变的物种及内源基因,为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肖安胡莹莹王唯晔杨志芃王展翔黄鹏佟向军张博林硕
关键词:锌指核酸酶锌指蛋白基因打靶
过小分子改变蛋白构象调控smoothened蛋白
七次跨膜蛋白 Smoothened(smo)是 Hedgehog(Hh)通路的一个重要组分,在胚胎发育和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研究 Hh 通路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方便的调控 Smo 蛋白的激活或者抑制很重要。利用依赖...
杨红波张博林硕
文献传递
血管新生抑制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新生抑制药物,其具有如下结构式:<Image file="DDA0000448747570000011.GIF" he="213" imgContent="undefined" imgFormat="G...
林硕仲寒冰
文献传递
一种构建TALE重复序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构建TALE重复序列的旁单元,其为两端含有同尾酶或不同的平末端酶识别位点的重复单元DNA片段,所述的重复单元DNA片段编码含有NI、NG、HD、NK或NN的重复可变二残基RVD的重复单元或其变体,其中,在...
黄鹏张博林硕肖安
文献传递
通过以斑马鱼为模式的遗传筛选研究脊椎动物细胞分化与发育
佟向军张博林硕夏梽丹祖尧Helena Telfer胡婧于静怡刘欢张泉苏都莫日根
关键词:斑马鱼插入突变脊索中间纤维
斑马鱼模型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2年
斑马鱼具有子代数量多、体外受精、胚胎透明、可以做大规模遗传突变筛选等生物学特性,因此成为一种良好的脊椎动物模式生物。随着研究的深入,斑马鱼不仅应用于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而且拓展和延伸到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领域。作为一种整体动物模型,斑马鱼能够全面地检测评估化合物的活性和副作用,实现高内涵筛选。近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地发展出新的斑马鱼疾病模型和新的筛选技术,并找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大多数在哺乳动物模型中也有相似的效果,其中前列腺素E2(dmPGE2)和来氟米特(Leflunomide)已经进入临床实验,分别用来促进脐带血细胞移植后的增殖和治疗黑素瘤。这些成果显示了斑马鱼模型很适合用于药物筛选。文章概括介绍了斑马鱼模型的特点和近年来在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方面的进展,希望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斑马鱼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并开展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药物筛选。
辛胜昌赵艳秋李松林硕仲寒冰
关键词:斑马鱼疾病模型药物筛选
应用双荧光报告系统检测斑马鱼microRNA的动态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microRNA(miRNA)是一类细胞内源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主要通过降解靶基因的mRNA或者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在动植物的发育以及其他重要的生理过程中起调控作用。miRNA的功能跟它的表达位置与时间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尚缺乏一个能够在活体与个体水平稳定、持续地实时观察miRNA动态表达的方法。文章以斑马鱼为模式,建立了一个双荧光报告系统(我们称之为miRNA Tracer),用于在斑马鱼整体胚胎中追踪特定miRNA的表达谱及动态变化过程。该系统以Tol2转座子为基础,采用来自斑马鱼hsp70基因的热激启动子分别驱动eGFP和mRFP1荧光报告基因,同时在其中一个报告基因的3′-UTR区连接待测miRNA的互补序列,构成Tracer质粒。该互补序列与斑马鱼胚胎中相应的内源miRNA结合后能够使对应报告基因的荧光信号强度减弱,通过比较两个报告基因在表达谱上的差异辨别miRNA的表达区域,检测斑马鱼胚胎中miRNA起作用的位置和时间。文章选择在肌肉系统特异表达的miR-206以及在神经系统特异表达的miR-219,分别在显微注射瞬时表达和转基因稳定整合等两个层次上验证了上述Tracer系统。结果表明,所用的方法能够如实地在单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检测到目标miRNA的时空表达动态变化。miRNA Tracer系统为在斑马鱼发育过程中对miRNA进行活体、实时的时空定位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有效的方法,也为对miRNA进行功能与作用机制等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杨红波梁巍刘新星朱作言林硕张博
关键词:斑马鱼MIRNA
斑马鱼模型的重构卵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斑马鱼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斑马鱼模型的重构卵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斑马鱼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斑马鱼模型的重构卵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成向导RNA,向导RNA含有能够与靶标片段互补结合的RNA片段,靶标片段针对atp6v1h基因设计;...
林硕秦伟
文献传递
大众化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从TALEN到CRISPR/Cas系统
近年来,以锌指核酸酶(ZFN)和TALEN为代表的人工构建的序列特异性核酸内切酶为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使原来只能在小鼠、果蝇等极少数物种中实现的基因打靶迅速扩展到多种实验材料.本实验室在斑马鱼中建立了一...
刘达王展翔肖安张雨田李文渊祖尧姚少华林硕张博
关键词:斑马鱼基因打靶
用于治疗黑素瘤的药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黑素瘤的药物,包括化学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化学式I如下所示:<Image file="DDA0000156738310000011.GIF" he="175" imgConten...
林硕仲寒冰李松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