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源流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脊柱
  • 4篇骨错缝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4篇骨质疏松症
  • 3篇重吸收
  • 3篇颈椎
  • 3篇颈椎间盘
  • 3篇颈椎间盘突出
  • 3篇颈椎间盘突出...
  • 3篇MRI
  • 2篇唑来膦酸
  • 2篇绝经后骨质疏...
  • 2篇绝经后骨质疏...
  • 2篇保守

机构

  • 15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15篇林玉芬
  • 8篇翁文水
  • 5篇郑国良
  • 4篇李中钦
  • 3篇陈长贤
  • 3篇杜诚恳
  • 3篇林思雄
  • 2篇张红凤
  • 2篇康景阳
  • 1篇王诗忠
  • 1篇林华
  • 1篇饶华春
  • 1篇林瑞琼
  • 1篇郭颖彬
  • 1篇刘联群
  • 1篇陈炜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三届全国中...
  • 1篇第十三次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泉州地区部分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部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 H )2‐VitD3]水平。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该院就诊骨质疏松患者216例纳入研究组,其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亚组112例,绝经性骨质疏松症亚组55例,继发骨质疏松症亚组16例,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亚组33例,根据年龄不同。另外选取参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 H )2‐VitD3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血清25‐(OH)2‐VitD3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参考值(30~100 ng/mL)。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亚组25‐(OH)2‐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男性25‐(OH)2‐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6,P<0.05)。对照组男性25‐(OH)2‐VitD3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16,P<0.05)。研究组小于60岁被试与大于或等于60岁被试的25‐(OH)2‐Vit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13,P<0.05)。对照组小于60岁被试与大于或等于60岁被试的25‐(OH)2‐Vit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68,P<0.05)。结论不同类型和性别的骨质疏松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存在差异,有必要科学指导中老年人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张红凤卢海景林玉芬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3骨质疏松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后突出组织变化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MRI的转归趋势.[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7月颈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方法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疗效并在半年后复查MRI,观察突出组织大小的...
翁文水林玉芬陈长贤刘联群李中钦杜诚恳林思雄康景阳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MRI
颈椎间盘突出后自然重吸收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其影像学的转归趋势.方法 以2010年1月~2011年5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方法治疗,资料完整的1 5例患者25节段椎间盘为研究对象,半年后复查MRI,观察MRI改变情况...
翁文水林玉芬陈长贤李中钦杜诚恳林思雄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MRI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臂丛神经损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泉州市正骨医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65例,其中男46例,女19例。病程6 d^4年,年龄2个月~85岁,右侧臂丛神经损伤34例,左侧臂丛神经损伤31例,所有患肢分别进行运动传导速度(MCV)、末端潜伏期(LAT)、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及尺神经运动F波检测,对其异常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神经损伤情况。同时用同心针电极对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65例患者中,其中全臂丛损伤6例,臂丛(C5+C6根性)损伤7例,臂丛(C5根性)损伤6例,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8例,臂丛神经上中下干损伤7例,臂丛神经上干损伤5例,臂丛神经束支部损伤20例,臂丛锁骨上下联合损伤6例。其中合并多发周围神经损害1例,合并尺神经肘段损伤1例,合并副神经损伤3例,膈神经损伤2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提供臂丛神经五大分支(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功能状态、受损程度及损伤部位,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柳三凤庄智勇蔡金表郭颖彬郑国良林玉芬
关键词:电生理学肌电描记术神经传导臂丛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34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立体定位斜扳法结合侧隐窝注射及微波治疗"的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侧隐窝注射及微波治疗,疗程2周。实验组采取侧隐窝注射、微波及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疗程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功能量表(JOA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及功能受限有显著疗效。
吴铅淡林玉芬翁文水苏霄乐涂银勇李中钦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侧隐窝注射
不同骨折部位骨代谢生代指标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不同骨折部位的水平回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于该院骨折患者共655例,分为骨折观察组和健康体检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比较χ2=0.10,年龄比较t=0.370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据不同骨折部位分为关节骨病科、脊椎科、康复科、上肢科、下肢科。对骨折术后患者的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同时比较骨折观察组中不同骨折部位的检测结果。早晨空腹抽血,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25-羟基维生素D(Vitamin D-total)等各项水平。选取健康体检人群38例作对比。结果 655例不同部位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统计显示,骨折观察组与健康体检组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观察组与健康体检组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骨折部位患者间骨代谢生化指标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检测结果均数不同或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代谢生化指标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取均数做两两比较后,结果分别为:下肢科与脊椎科的Osteocalcin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椎科与上肢科的TP1NP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骨病科与康复科,脊椎科与康复科,康复科与上肢科、下肢科的β-Crosslaps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转换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产物,可在骨折后早期发生变化。检测骨折患者的骨代谢生化指标,根据骨代谢实际变化情况,对不同部位骨折患者术后纠正骨代谢指标,采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进行治疗,提高骨峰值,以有效改善和防治骨折后期骨质疏松,且可辅助预测骨折风险,提高治疗�
张红凤卢海景饶华春林玉芬
关键词:骨代谢生化骨折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
脊柱“骨错缝”的源流及现代分型思考被引量:9
2013年
“骨错缝”是中医伤科学特有的病名,随着中医伤科学的不断发展,“骨错缝”理论在脊柱损伤中有了新的内涵。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脊柱“骨错缝”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这影响脊柱推拿的规范化和进一步发展。因此,笔者结合古代医家的论述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骨错缝”的认识和发展作简要论述。
翁文水林玉芬王诗忠
关键词:脊柱骨错缝源流
成骨不全症1例报告
2017年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成骨不全症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成骨不全症患者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本组成骨不全症患者骨骼普遍性骨质疏松。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可显著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
卢仁辉林玉芬郑国良潘暂英
关键词:成骨不全症唑来膦酸
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后突出组织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MRI的转归趋势。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7月颈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方法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疗效,并在半年后复查MRI,观察突出组织大小的改变情况。结果:临床有效率达95%,测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以后MRI椎间盘组织大小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能使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并且椎间盘组织存在自然重吸收的现象。
翁文水林玉芬陈长贤李中钦杜诚恳林思雄康景阳陈炜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重吸收MRI
核心稳定训练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训练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份在我们病区住院,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20例(Morse跌倒评估为高危风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遵医嘱指导病人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实施常规预防跌倒的干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训练。实施1年后,考察两组病人的疼痛评估、步态分析结果、下肢肌力测定、跌倒发生率等指标的治疗前后差异和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各项考察指标均有改善;其中,对照组治疗前后改善轻微,实验组治疗前后改善显著,明显优于前者;且实验组的再次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程度两项指标下降明显。结论核心稳定训练能有效缓解OP患者腰部疼痛,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因此该训练是一项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有望成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路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林丽勤吴美婷纪清治林瑞琼卢仁辉郑国良林玉芬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跌倒护理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