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文
- 作品数:62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羊三联四防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三联四防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动物疫病防控领域。本发明由产气荚膜梭菌β‑ε融合蛋白、腐败梭菌α毒素重组蛋白和佐剂组成。本发明克隆、表达的产气荚膜梭菌C58‑1株的β‑ε(β和ε融合蛋白)和腐败梭菌...
- 张松林林初文刘磊马永彪程立坤沈志强任艳玲公鑫婧陈士运孙翠平
- 国内部分省市肉兔及蜱虫携带土拉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20年
- 本调查旨在探明土拉杆菌在国内部分省份的流行情况。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土拉杆菌通用及亚种PCR检测研究方法,对国内肉兔饲养密度比较大的省份和牛羊存栏的部分省市开展了肉兔和蜱虫中土拉杆菌的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了土拉杆菌亚种的鉴定和基因测序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肉兔肝脏组织和牛羊携带蜱虫中土拉杆菌DNA检测阳性,其中218份肉兔样本中12份阳性(阳性率5.5%),490份蜱虫样本中15份阳性(阳性率3.1%);从地区分布来看,山东、河南、四川肉兔病料检测阳性,云南、山东蜱虫阳性率高;PCR检测显示其亚种为F.h,为土拉杆菌毒力较强的亚种。本次调查显示土拉杆菌在肉兔、蜱虫中存在,山东、云南地区存在土拉杆菌病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引起有关科研院校、医疗单位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 李书光王艺晖曲光刚曲光刚杨丽芳林初文沈志强林初文
- 关键词:肉兔流行病学调查
- 兔瘟的诊断与防控技术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兔瘟又名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是兔业养殖的头号"杀手"。近年来,随着养兔业的不断发展,兔瘟的发病情况也随之出现了多元化现象,呈现出早龄化、非典型性与散发性等特点。笔者通过对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免疫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对该病进行更好的防控有所指导和帮助。
- 李峰苗立中刘一波林初文
- 关键词:兔瘟
- 规模化兔场疫病631防控技术体系建设探讨
- 为进一步加强规模化兔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笔者提出了规模化兔场疫病631防控技术体系的概念,即在疫病防控体系中以消毒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以疫苗兔疫为核心的兔疫技术体系、以兽药预防保健为核心的预防保健治疗技术体系分...
- 沈志强李峰马力苗立中林初文刘吉山
- 关键词:规模化兔场疫病
- 文献传递
- B型产气荚膜梭菌C58-1株ε毒素基因序列分析与可溶性表达
- 2015年
- 利用PCR技术从B型产气荚膜梭菌扩增出ε毒素基因,然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对其进行酶切,回收984bp的ε毒素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在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ε984。将pETε984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C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目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成功表达,融合蛋白大小为51ku,存在于细菌培养上清中,可溶性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相对含量的67.8%。序列分析表明C58-1株ε毒素蛋白序列与目前公布的所有B型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同源性均在99.7%以上,但ε毒素蛋白序列第321位出现了S→Y突变。研究结果为ε毒素蛋白的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 林初文张松林刘磊马永彪沈志强韩文瑜
- 一起貉犬瘟热继发链球菌病的诊疗
- 2007年
- 该特种养殖户共饲养貉子330只,其中发病170只,发病率达51.51%,死亡120只,死亡占发病数的70.5%。
- 吴忆春林初文苗立中李峰
- 关键词:链球菌病犬瘟热诊疗继发养殖户发病数
- 产气荚膜梭菌B型C58-1株α、β1和ε毒素的高效表达与免疫效力评价及生产工艺改进
- 产气荚膜梭菌,又名魏氏梭菌,能引起人类气性坏疽和多种动物的坏死性肠炎及肠毒血症,是近年来导致我国家畜“猝死症”的主要病原。利用梭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可实现梭菌性疾病的有效免疫,因此,培养此类细菌,获得高浓度、强毒力的毒...
- 林初文
- 关键词:Α毒素基因
- 文献传递
- 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 猪致病性大肠杆菌0139血清型是从仔猪小肠分离获得的一种溶血性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临床上可引起仔猪黄白痢和猪脸部、眼睑、结膜、颈部皮下水肿为主要症状的仔猪水肿病。该病原引起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我国较多的猪场都有发...
- 林初文
- 关键词:高密度发酵发酵优化猪传染病疫苗生产
- 文献传递
-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治被引量:5
- 2007年
-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潜伏期短,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几乎100%)。以短时间内体温升高或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死前高声尖叫,死后可从鼻孔流出泡沫样血液,以及呼吸系统出血和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和出血为主要特征。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及成年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100%。
- 庄金秋林初文谢印乾
- 关键词: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出血症病毒发病率死亡率
- 鸭黄病毒SDbz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 2014年
- 鸭黄病毒病为近年来新发的鸭病,给养鸭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深入研究本病的防制,本试验对鸭黄病毒(duck flavivirus,DFV)进行了分离鉴定。取疑似感染DFV的病鸭病料,经细菌分离初步排除细菌感染后,应用RT-PCR检测呈现DFV阳性,处理后将其接种到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和健康鸭胚上进行病毒分离传代。
- 林初文庄金秋陈金龙
- 关键词:病毒病鸭病鸭胚成纤维细胞RT-PCR检测细菌分离